情绪收藏家

情绪收藏家

第6章 一点零碎的记忆和想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印象深刻,高中某个周六放学。

我坐车到市区,下车等第二班公交回家。

公交有点难等,我就看着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发呆。

背后走过来一个收废品的爷爷,佝偻着背,在我旁边的垃圾桶停下。

老人皮肤很黑,看得出来天天在太阳下暴晒。

背上装废品的麻袋上面有补丁,可能是生活太节俭,连麻袋破了都舍不得换新。

垃圾桶上放着一杯喝剩果茶,吸管上沾了点口红,应该是草莓或者玫瑰味,茶是玫红色,里面还剩了点椰果和西米露。

老人看着果茶,舔舐了一下干裂的嘴唇,把废品放下,扒拉开杯子上塑封的纸,一口喝完,随后开始翻找垃圾桶,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有心疼,有无力,词汇量实属匮乏,说不上来了。

想去对面的超市给老人买一瓶水,这样喝完了瓶子还能回收。

可我没有多的零钱,我等的公交也到站了。

那时候是疫情刚过,路边的海报或者商场的大屏幕都写着,出门要戴好口罩,和人交流要保持距离。

再看到老人随意得喝着别人剩下的果茶,突然很不是滋味。

想到垃圾分类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城市都颁布了不同的政策。

上海那边是分干垃圾和湿垃圾的。

那段时间去上海旅行,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具体的分类方法。

每天出门,在地铁的垃圾桶附近,都能看到很多热心肠的志愿者,告诉路人垃圾怎么分类。

有次我也是喝剩了果茶,里面还有两颗葡萄实在是不方便吃,走到地铁站的垃圾桶,我大脑飞速运转,葡萄应该是属于其他垃圾的,果茶属于湿垃圾,塑料杯应该是干垃圾吧。

一个环保阿姨看我在垃圾桶旁边站了半天,走过来:“妹妹,我帮你扔吧。”

上海人好像很喜欢叫小姑娘“妹妹”,可能这样称呼能很快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阿姨把我的塑封膜撕开,果汁,水果,杯子扔进了不同的垃圾桶。

“你下次喝剩的水啊,果汁啊,直接扔这里就好啦,主要是干湿要分开哈。”阿姨特别耐心地和我说。

“哦好的好的,谢谢阿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垃圾分类的本意是保护环境,也方便对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但从别的角度来说,如果我在的城市也是干湿垃圾分类,那收废品的大爷应该也不会喝到别人喝剩的果茶,而且收废品的话也只要去翻找“干垃圾”的桶,不至于双手总是沾着乱七八糟的液体,不至于身上总有那么多难清理的污渍。

后来坐在公交车上漫无目的地看着窗外,看到拖着好大好大的纸板的老人,一个垃圾桶又一个垃圾桶地翻找着废品,都会想起在车站看到的那个爷爷。

后来垃圾分类不再成为热门话题了。

很正常,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很多的新闻消息,碎片化的时间去看碎片化的消息,也只剩点零碎的记忆。

觉得遗憾,总觉得这个时代少了点什么,依然词汇量匮乏,说不上来。

阅读情绪收藏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