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新秩序

东亚新秩序

第3章山海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

“吴总兵,崇祯皇帝已崩,大顺皇帝乃是不世出之豪杰,出潼关,破长安,最终入主中原,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吴总兵早一日归顺,天下也能早一日重归和平,何必再生事端呢?若吴总兵降于永昌皇帝,仍不失封侯拜将之位,何故负隅顽抗?”顺贼劝降信的每一个字眼都让吴三桂感到刺眼,这些流民草莽,即便一朝登入金銮殿,也不知忠义为何物。吴三桂看完信后直接把它扔到了火盆中,这样的垃圾即使是烧成灰烬也让他感觉作呕。

“将军,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吴三桂的副将迷茫地问道。

吴三桂看着被他扔在火堆里,被火焰逐渐点燃,蹂躏最后变为灰烬飘向空中的劝降信,有些无力地叹息道:“我不知道,投降闯贼的话辽东军民可以得到长久的安宁,我相信李自成也有能力防卫清军,但我祖上世代收大明恩泽,当初我被陛下派往宁远,本想收复辽东失地,可是时局所迫,不得不放弃关外所有据点。想来我恐怕确实并无多少能力吧,收复辽东,攻破盛京永远也只能是一句空言了。”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战事不利,非将军之过,乃是先代诸位总兵累积之过。李成梁总兵虽然制霸于东北,却促使满洲人愈发团结,以致于萨尔浒一战主力尽数被歼灭,吴总兵已经做得足够了。所以,只有归顺闯贼,我等才能有东山再起,复兴大明的可能。”

吴三桂摇了摇头,从战袍中掏出崇祯皇帝册封的伯印道:“看到这个了吗?这是崇祯皇帝授予我的平西伯印,即使现在陛下已然殉国,我还是大明的平西伯,你们可以投降,我却绝对不能投降,就算死,我也要与大明共存亡。”

“将军...”

“不必多言,召集所有将士吧。”吴三桂说罢便离开了总兵府,向山海关城楼走去。

吴三桂又一次登上了山海关城楼,这一段路他不知走过了多少次,然而最近他愈发觉得瞭望关外已经要变成一种奢望了。他从侍从手中接过与荷兰人贸易而来的望远镜,注视着关外的平原。通过望远镜,他依稀可以看到远方的宁远城轮廓,曾经宁远是大明在关外最后也是最坚挺的据点,但随着关内政局变动,他们也不得不放弃这一军事重镇了。现在,宁远城已经落入满洲人手中,城外连绵不断的帐篷令他心碎。只需要一个时辰,最多不过一个半时辰,吴三桂心想,清军就可以突袭到山海关发起最后的进攻。清军拖延到现在还没发动进攻的唯一理由便是——他们想要看着吴三桂与李自成双方大战随后趁虚而入。

“将军,辽东现在大部分兵力已经聚集城外了,弟兄们都在等您呢。”侍从王和附耳提醒道。

“其实,你们就算离开甚至投靠李自成我也不会多说什么,因为这场战争已经与你们普通士兵无关了,甚至绝大多数大明将领都可以全身而退,但我不行,不管李自成是否这般认为,至少我认为自己已经是明朝的遗老了。同时身为大明的贵族,我必须承担剿灭叛贼的责任,哪怕局势已经无可挽回,我也会想尽一切手段延续大明江山。而你们呢则不完全不用承担这般责任,你们这么多年来卫国戍边,敌人始终是关外的清国满洲人,所以你们不用过多承担责任,李自成起兵时的核心力量中不就有一部分陇西边军吗?”吴三桂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交代遗言一般对王和诉说道。

“大人,这番话现在说还为时过早,至少对我来说,大人给了我住所,给了我家庭,所以我誓死追随大人。我想其他兄弟大抵也是这般想的。”

吴三桂挥手苦笑道:“阿和,永远不要擅自揣测他人思想,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生对于他人的重要性。吴起曾说过‘师出之日,有死而荣,无生而辱’,可是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军队能做到呢?我只能以此要求我自己罢了。”说罢,他步履沉重地走下城楼,他走的很慢,但每一步似乎都蕴含着这个大明北部最后一位名将的全部力量。

当吴三桂接近集结点后,他欣慰地发现即便在双面夹击的情况下,辽东都指挥司的军队也没有军纪涣散,士兵们依然维持着旧时秩序,肃穆地等待着他的到来,等待着他的号令。吴三桂笑了,这是他听闻崇祯皇帝死后第一次真心地而非自嘲式的微笑:

“我很感谢诸位即便到了这个时候仍没有乱了阵脚,实属大明之荣幸。不过,闯军逼近,清军也在关外观望。感谢诸位这么多年来的付出,真的,我很感激。但是,还请你们,为了自己的妻儿,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选择吧,是留下来陪我和这座山海关一同送死,还是向李自成投降从而幸存呢?我尊重每一个官兵的选择。”

吴三桂闭上自己的双眼,哪怕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还是不忍看到自己训练多年的部队在自己面前解散。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听到任何移动的声音,耳边只有呼啸的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

“我们愿与吴将军,愿与山海关同生死共患难!”士兵们整齐地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没有人选择离开,他们的声音响彻天际,似巨人垂死的哭号,又似困兽向死而生的怒吼。

吴三桂眼前居然泛起了一层水雾,同时他也对战败的恐惧释然了。是啊,还有这么一群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愿意与他战死沙场的挚友。那么战争就还有希望,帝国的未来就还有可能,直到此时此刻,大明的旗帜仍在山海关飘舞啊。吴三桂恢复了斗志,重新下令道:“全军听令,从现在开始,立刻前往我们还剩下的京畿控制区,告诉守军我们要坚清壁野,收缩阵线,绝不能给敌军提供一点物资,我们要让闯贼饿死在荒野上。轻骑兵部队从闯贼入辽开始就不断骚扰他们的补给线,不可与主力冲突,遇之即退。一片石区域也要调五千人布防,凭借地利进行防御。如果实在支撑不住我们只剩山海关了,那么我的命令就只有一个:‘一步也不许后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是!”

吴三桂在战前动员后回到了总兵府,他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就是记录下来他的最后时光,也许他的记录不会被流传下来,但至少做了总比没做强。、

“阿和,如果到了最后关头,请你一定要投降,然后将我的遗书交给李自成。”

王和不满地问道:“将军,王和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请您收回让我投降的命令。”

“不是的,我希望你活下来,记录下来我的真实生活。这样待得大明光复,我就不会以投降叛徒,守城不力的无用败将的身份被后人铭记,而是血战到最后一刻的大明忠臣。”

“我不明白,皇帝已经作古,为何将军还要继续效忠。”王和问出了埋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辽东官兵想问的问题。

吴三桂捋了捋胡须,思索道:“因为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而我就要以命相报。”

“属下明白了,那属下就先退下去了。”王和作揖退出将军府。

已经是子夜了,但山海关还有人未进入梦乡。

王和以及其他高级将领会面于北水门,这里是山海关与关外的一道重要城门,连接着关内以及广阔的关外平原。

“王和,吴大人还是没有想过投降吗?”一名部将问道。

“没有,吴大人甚至已经开始写遗书了,看样子是要视死如归了。”

“吴大人想要与这个腐朽的大明朝一起殉葬,可是我们这些镇守边关的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明朝有什么好的,我们这几年吃穿军饷全是吴大人拨的,朝廷的专员更是连看都没来这里看过,只因为一句京师有难,我们弟兄就要放弃宁远,放弃我们好不容易继续下来的那一点地盘。吴大人觉得大明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要守护他,可吴大人同样对我们有知遇之恩,我们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再造山河,仅仅是希望吴大人能活下来罢了。”王和感叹道,竟有几滴斗大的泪珠从脸上滑落。

“是啊。”其他将领也纷纷忍不住哭泣道。

此时一名藏于城楼阴影下的男子阴沉说道:“我不是来这里听你们哭诉的,我代表的人可没什么耐心。”

王和抹了把眼,与其他几个将领点了点头,最终下定了决心:“我们愿意打开山海关大门,迎大清入关,只希望大清能够救吴大人一命。”

“哦?有趣,那么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剃头归降我大清,迎大清入关。而我,也将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作为回礼。”男子转身准备离去。

“且慢,不知阁下尊姓大名?竟能当即做出如此决断。”

那男子缓缓转身,走出了城楼的阴影,将自身置于皎洁的月光下。周围诸将也终于看清他的脸庞,那张脸他们太熟悉不过了,吴总兵曾无数次指着他的画像咒骂他那魔鬼般的作战天赋以及政治手段。他随后微微躬身,向所有人行了一礼:

“介绍一下,大清摄政王,和硕亲王,爱新觉罗福临皇叔父,爱新觉罗多尔衮。”

阅读东亚新秩序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