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的道士

蒸汽时代的道士

第二十五章 荒唐文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自从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别的地方还不好说。

这神都之处,天子脚下,却是一天一个模样,正在发生变化。

自从撤销各个总督府,大权重新归于朝廷之后,这神都重新成为整个大齐权力的核心。

自然的,这座城市就难免越来越繁华。

除此之外,就是重新规划道路,设置专门的衙门负责卫生,治安云云,让这座城市,越发的干净整洁。

别的地方不敢说,神都百姓们,自然是对于殷胜之极其拥戴的。

只是这段时日,内朝忽然传来消息,最近天子开始迷上了著书立说,大部分的政务都推给了外朝。

消息传来,自然让朝臣们大愕!

对于皇帝陛下为什么会突然间不务正业开始写书,这让朝廷臣子们面面相觑。

不过也好,最起码随着殷胜之在封禅之后,威望越高,压的外朝上下几乎喘不过气来。

而如今,殷胜之却主动放权,给了他们巨大的喘息机会。

所以出奇的,在殷胜之不务正业的时候,朝廷上下并无半点不满的杂音传来。

当然背地里对殷胜之的行为却是颇有微词,好好的皇帝,没事学别人写什么书,写书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写?

写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古代诸子百家之中也有家么。

结果殷胜之居然写起了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

而且还召集了一批翰林帮他代笔!

殷胜之只提供大纲,故事走向。而其他一切却都要这些翰林们来写……

要知道,那些翰林们每一个都是科举精英之中的精英,饱读诗书,文章个个天花乱坠。

然而现在却陪着殷胜之写通俗,却也让人很是哭笑不得。

尤其是,张秋臣疵着牙花子看着流传出来,已经写好的章节,面色古怪,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话说大明神宗天子在位,万历十八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龙虎山上……

四边并无一物,只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大半陷在

泥里。

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籙,人皆不识。照那碑后时,却有四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洪而开”四个大字。”

“荒唐,当真荒唐……”张秋臣摇头叹道:“翰林人等,居然写出这等文字……”

却是这等文字,在张秋臣这等同样是饱读诗书,翰林华彩的人物眼中,却是粗陋不堪,不忍淬读。

“这等通俗,不过话本而已,当然是给普通百姓们看的。当然不可能写成骈四俪六之文……

其实,这是好事。我估计是天子有意让政……”

“哦?如何说?”

张秋臣听了这卢继普的话之后,心中一动,不免问道。

原本殷胜之登基之后,张秋臣以为自己迟早也要被殷胜之赶回老家吃老米饭的。

却不曾想,当今天子居然有着如此气度,依旧将他留在朝堂之上,委与重任。

此时的张秋臣早已经被殷胜之收拾的心服口服,只愿辅佐明君,复兴大齐罢了。

以前儒家大臣那一套面对弱势君王的圣天子垂拱,却是再也不敢拿出来了。

“天子如今威望无与伦比,聪明圣智慧更是不用多说。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当今天子即使如此,却也没有依旧十分清醒克制啊!

天子估计是有意退让,给宰辅以更多权力!

上次我听天子在朝堂上说,独夫则民贼也。天子就算是不能和天下人共治天下,起码也要和朝廷共治天下……

我原本还以为天子只是随口说说,这世间又哪里有人会主动分出权柄?

现在看来,天子所言非虚!”

“哦?当真如此?”张秋臣动容问道。

“平章大人不也听到过,只是怕从来没有真正放在心中去吧?”

张秋臣尴尬一笑,却似乎正是如此。

那段时间正是他被殷胜之刚刚收拾的死去活来不久,当然对于殷胜之所说的话一点没有听进去。

现在努力回想,果然记得殷胜之说过类似的话。

“以一人而治天下,这就是以一人而敌天下。强势君王或可为之,但是等到后来的君主,在没有那等才干,只会一步步丢失权力……”

张秋臣不知道,殷胜之这些话不只是发乎肺腑。

这些话不只是他从这个世界,还有梦中前世的历史之中总结而出的经验。

更是殷胜之在天柱江山图之中,以大典王朝的数百年兴衰,而验证出的结论。

大体上,开国君王声望能力都是极高,自然能够压服群臣,乾纲独断。

但是越到后来,没有经过太多历练的皇帝能力就会越弱,到最后,渐渐权力分化再想一言而决已经是不可能了。

尤其是最初的君王越是强势,越是理想主义,越是将官僚集团压的太狠,到了后来反弹就会越发的厉害。

这方世界的例子不用多说,单单就说梦中前世的两朝太祖,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两位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是出自社会中下层,都是对于百姓抱有极深的感情。

不同的在于一位太祖想要设计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制度来,限制官员权力,尽量保证百姓的生存。

而另一位太祖却不相信制度,却寄希望于民意觉醒,百姓能够争取自己的权力……

结果不用多说,他们都失败了。

而且,他们生前对于官僚阶层压制的越狠,到了后来,反弹越大。

依赖制度的,制度崩溃,祖宗之法变成了挡箭牌。

而寄希望于民意觉醒的……后来不问可知……

总之两位太祖都有雄才大略,都是五百年一出之人。

结果两位都失败的很惨!

人毕竟不能和规律争!

尤其是后一位,很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却也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殷胜之没有那两位太祖的理想主义,自认也没有他们的胸襟怀抱。

阅读蒸汽时代的道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