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唐

祐唐

第143章以力迫之不如以利诱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祐唐 (.)”!

李二对李承乾问道:“太子以为呢?”

“回父皇,儿臣以为,五弟的想法确实是好的,但若真的想要移关中子民充实四方,必然遭到朝堂诸臣的大量反对。”李承乾仔细思考了一番,将对李祐提议的评价含糊了过去,反正不管是李二还是长孙无忌,都对李祐的提议十分赞同,虽然没太看明白根结在哪里,但顺着两人的话夸一句不成问题。但是也不能人云亦云,作为太子,是一定要提一些不一样的观点的。那么不评价李祐提议本身的好坏,但从这项提议实施的难易程度上入手,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李二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认可道:“没错,也就是今日朕没有立刻下令迁徙关中子民,否则朝会绝不会这么轻易散去。”

“齐王殿下莫不是没有考虑这件事情实施的困难?”长孙无忌对李祐道,“若是殿下事先和陛下商量一番,有了大致的规划再在朝堂发声,必然事半功倍。今日殿下已经将事情讲明,虽然今日诸卿有了防治黄河水患的因由未曾坚决反对,但毕竟已经打草惊蛇了。”

“不是。”李祐摇了摇头,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对李二和长孙无忌道,“实际上在儿臣看来,父皇和舅舅还是略微小看了这件事情要办成的困难程度。”

“哦?”长孙无忌眯了眯眼,道,“殿下此言何意?”

“父皇和舅舅现在只考虑了朝堂文武是赞成还是反对,但是我们要迁徙的可不是家大业大的官员和富商,而是贫寒的百姓。”李祐扫了一眼李二的面色,见李二没有太大反应,便接着道,“要说迁徙关中百姓,世家大族肯定是要受影响受损失的,这个损失虽然有点儿大,但毕竟不是性命攸关的大麻烦。但放到贫寒百姓身上,千里远行,可能真的会要了他们的命!在儿臣看来,这才是最为难办的事情。”

李二微微点头,道:“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朕和你舅舅不是不清楚迁徙百姓对百姓的伤害和影响,但只要一纸诏书……”

“父皇万万不能这么想!”李祐赶紧制止道,“父皇曾言,‘水亦载舟,水亦覆舟’。若没有万全的计划,是决不能一纸诏书强令百姓迁徙的!”

“我老秦人可曾怕过什么?!”李二眼睛一瞪,对李祐气哼哼地道。

李祐微微有些无奈。原本他还觉得李二现阶段的忍耐力还是挺好的,比他隋炀帝要强得多了,可是现在看,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只要是帝王,看到了能解决大麻烦的希望,便会急不可耐地想要立刻将这希望变成现实。李二以前能和世家门阀虚与委蛇一番,关键的原因就是还没有找到能一次性解决世家门阀大麻烦的办法,只好慢慢磨。但现在有了远比隋炀帝当年的手段更好的办法,还有了一个极好的借口,立刻便有些忍不住了。

李祐无奈地看了看李二依然坚定的表情,再看看长孙无忌有些审视的目光,只好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对李二道:“父皇可知,今日儿臣在朝会所说的,防治黄河水患确有其事,而并非只是一个借口?”

“朕自然知道!”李二点头道,“防治黄河水患就需要保护关中黄土上的草被林木,荒地也不能随便开垦。但是关中百姓日渐增长,土地不足自然需要向外迁徙。如此不仅能防治黄河水患,还能充实四方,如此两全其美,岂不妙哉?”

“可是父皇要知道,这黄河水患大多威胁黄河下游百姓。”李祐抬头看着李二道,“黄河下游百姓的生死,与关中百姓有何关碍呢?”

“俱是我大唐子民,自当如手足兄弟!”李二道。

“您是皇帝,自然是这般想。”李祐无奈道,“因为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子民,在您看来自然应该是手足兄弟。可是百姓他不这么想啊!乡邻有难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伸手拉一把是人之常情。可是若是为了千里之外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破家舍业千里远行,连祖坟都舍了,您让关中百姓如何能接受您这一纸诏书?”

李二拈须不语。

李祐便又道:“儿臣的封地有这么一个地方,地处济州,原本是两个县,一个叫博城,一个叫肥城。因为连年战乱生民凋敝,肥城县在贞观元年被裁撤,并入博城县管辖。就这么两个相邻的县城而已,到现在十年的时间,依然没能融合无间。博城县县令换了三届了,每一任博城县令都想将原本肥城县的百姓真正置于博城县管辖,可是到现在依然还只能将县丞派驻原本的肥城县代为管辖。两个紧邻的县城都是如此,又更何况是远隔千里的百姓呢?”

李二微微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为了两个县城的小事儿闹到太极殿中的也不是没有。所谓的地域纷争,可是真的源远流长,一直到后世网络时代,地域歧视和地域攻击依然屡见不鲜——这都是有历史根源的。

“那你有什么办法?”李二问道。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祐道,“以力迫之不如以利诱之。儿臣之所以没有和父皇提前商量便直接在朝堂上说起此事,并不担心这话让世家门阀警惕,原因就在于,我们其实现在根本担负不起大规模的移民。

“移民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并不是朝堂一纸公文便能解决的事情。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移民路上消耗;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保证移民在路上的平安;我们没有足够的产业让移民落地就能有活干有饭吃……但这些准备对于移民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

“如今世家门阀知道了父皇有移民的想法,早晚是要施行的。他们为了留住百姓,无非就两个办法,其一便是加强约束,可是就如同拉满的强弓,弓弦绷得越紧,越是容易断。世家门阀这么干很容易将好不容易积攒下的那一丁点儿好名声败坏掉,到时候只要我们准备充分,父皇下一纸诏书,不用强迫,立刻便有在世家管辖下活不下去的百姓景从。第二无非就是更多送一些小恩小惠而已。但是人心不足啊,只要第一批移民在别处过得好,有了消息传回来,立刻便能勾起留下的百姓更多的欲望,小恩小惠便拦不住这些百姓了。

“所以儿臣今日在朝堂便事先和这些门阀世家出身的官员打个招呼,然后回齐州苦炼内功,发展齐州的产业。只要齐州百姓过得好,关中百姓想要走是谁都拦不住的!”

李二哈哈大笑,长孙无忌冷汗涔涔,李承乾一脸恍然大悟。

阅读祐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