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唐

祐唐

第47章旧地重游,时间怎么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祐唐 (.)”!

历城县就是后世的山东省会济南市。

济南这个名字来的比较早,汉代的时候就因为地处济水之南而有了济南的名字。不过当时的济南是一个地区概念而不是城市概念,济南在汉代先是济南郡后成为济南国,东汉末年曹操曾在灵帝时期任济南相。当时济南郡的治所在东平陵——相当于后世济南市区附近的章丘市——在西晋年间才迁到了历城县,也就是后世的济南城区。从南北朝到唐朝,济南地区的名字改来改去好几次,从济南郡改为齐郡,又从齐郡改为齐州,后来又被改回齐郡,一直到武德年间,才算是把齐州这个名字暂时固定了下来。

李渊武德元年改齐郡为齐州,第二年在历城县设总管府,到了李二贞观五年,齐州总管府被撤销。两年之后,依然在历城县设总督府。不过这时候可不仅仅是齐州总督府了,而是齐淄青莒莱密等七州总督府。当时在这里坐镇的,就是李祐的三哥,李恪。

李恪当年在历城县坐镇的时候才十四岁,比如今的李祐大不了多少。当年李恪是齐淄青莒莱密等七州军政总督、齐州刺史。不过李恪在这边就呆了一年的时间就跑回长安去了。

如今李二的儿子里面,除了四胖子之外,就属李祐身上的封地最大最广,也是如今唯一一个赴任封地的皇子。李祐如今赴任齐州,身上除了齐王的封爵,还挂着齐济郓兖等十三州军政总督的职务。与李恪当年相比,少了一个刺史的官职,但他本身的封地却就在本地,而且总督的地方也比李恪要大不少。

所以在名义上李祐虽然是齐济郓兖等十三州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在实际上,如果能力不济,还是有可能会被崔习德、卢闻道这样的地方官员架空的。虽然李祐并不知道当年李恪在齐州到底是什么样子,但猜也能猜的出来,十四岁的少年总督七州,实际上肯定是管不了太多的事情的。哪怕就在总督府驻地齐州,虽然当时李恪身上还挂着一个齐州刺史的官职,但怎么能同这帮老狐狸斗?政务肯定是交由王府长史和地方官员手中操控的,李恪这个皇子,也不过挂个幌子充个泥菩萨罢了。

不过这也正是李祐所奇怪的地方。李祐自己都能想得到,没理由这帮地方官想不到。既然皇子就藩是来做泥菩萨的,那么最起码面子上肯定要过得去。否则亲王想要在地方成事不易,但要在皇帝面前坏事,那可太简单了。但是崔习德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根本没来迎接李祐,这是连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啊!难道不怕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十三州军政最高长官给他小鞋穿?

崔习德这个名字李祐并不陌生。实际上贞观七年李恪在齐州做齐州刺史的时候,崔习德便是齐州刺史府的别驾。这位当年的崔别驾用了三年的时间,从正五品下的中州别驾蹦跶到了正四品上的中州刺史,不得不说,还是挺厉害的。

这个厉害可不仅仅是指崔习德能力厉害,这家伙掌握的资源肯定也厉害得紧,猜也能猜出来,这位崔刺史肯定不是寒门出身,要么出身清河,要么便是出身博陵。

天下五姓七望,崔氏便占了其中的两望,分别是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但是往上数的话,这两家实际上是一个祖宗,汉朝才分了家。崔氏从西周初年便一直延续到如今,历经汉魏南北朝,子孙众多名贤辈出,在民间有着莫大的声望。《红楼梦》的贾史薛王四大家族和崔氏这种延续了前年的世家豪门比起来简直连弟弟都算不上。如今在民间,崔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这样的家世出来的子弟,能在三年时间里从别驾跳到刺史,也算是正常。

李祐如今初到齐州,自然没时间营造什么齐王府。不过倒是不愁没地方住,当年李恪担任都督之时的都督府名正言顺就是现成的住处。李祐进了历城县,也不管卢闻道如何,打头便沿着大街朝着历城县的中央行去。

如今的历城县和后世的济南城区肯定是没办法比的。唐朝历城县留下的人文建筑在后世寥寥无几,几乎全都是宗教建筑。不过这会儿建筑低矮,远不是后世的高楼大厦遮蔽天际线的模样,从北门进了历城县下意识往南边一瞅,立刻就看到了那座不太高的山——这就是如今李祐能确定的唯一的标志物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祐眯着眼睛打量了那座山头一会儿,嘴里忍不住嘟囔了几句诗。后世那可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但是现在,这座山头还仅仅只因为远古时期的舜帝耕种于此而闻名,那些摩崖石刻如今才刚刚完成不久,兴国禅寺也还仅仅是个小小庙宇,甚至有可能还没改名叫兴国禅寺呢。至于十八罗汉和卧佛,以及那巨大的、金灿灿的弥勒像,还有万佛洞,更是如今的唐人土著想都不敢想的景象。

李祐沉默着骑马行在历城县的大街上,不仅仅是景物不同,就连语言都是不一样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但实际上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放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委实短暂,如今李祐的灵魂穿越了将近一千四百多年的时间长河,当初那熟悉的乡音或许只能去梦里寻觅了。

李祐沉默着缓缓而行,石板铺就的街巷、一座座小小的拱桥,李祐寻不到熟悉的景致,心中竟出现了些许荒唐的感觉。不过细细去寻却又觉得好笑:自己从后世而来,本就是一件荒唐透顶的事情,还想去寻找那些车水马龙,那就更是荒唐至极了。

整理了一下心情,李祐便带着些许的好奇打量起如今的这座小小县城。

济南地理形势特殊,南边的泰山余脉和北边的黄河冲积平原造就了南高北低的地形。再加上地质基座的的可溶性岩与致密岩的交替分布,既让底下发育出了暗河、溶沟,又对隔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泉城”。济南最著名的趵突泉的文字记载,在商朝末年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这会儿对地下水的开采远远不及后世,这座以泉水著称的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相貌才更符合它“泉城”的称呼。短短的一小段路,李祐便经过了好几座拱桥,清冽的泉水就在街边流淌,浣衣的妇人木棒一下一下敲打在衣服上,溅起的水花让冬末干冷的空气都潮润了几分。

李祐就带着这种复杂而好奇的心情,到了历城县的中央。十字街头,兵荒马乱如同战争一般。

阅读祐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