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唐

祐唐

第42章百家说与百家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祐唐 (.)”!

(请半小时后刷新)

封建时代的君主,不论东西,不约而同都采用了极为有利于统治的一种理论基础,即君权神授。在东方,皇帝自称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代天牧民;而在西方,君主需要由宗教的教皇加冕后,才能名正言顺地带上统治者的王冠。

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西方的政治统治者在加冕之后大部分都开始和宗教统治者狼狈为奸了;但在东方,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人开始有意识地将权利关进笼子。

所以东方君主的另一个统治基础叫做天人感应。别管当年老董弄出这玩意儿的时候本意到底是什么,但从天人感应这种理论得到认可之后,就开始隐隐约约变成了制约君权的某种“笼子”。“……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啥意思呢?意思是说,上天还是很厚爱生活在凡人世界的天子的。不信你看,天子做错了事情,上天先弄点儿灾害出来警告一下。如果不认错不改正,那么就搞点儿怪异的天象吓唬吓唬天子。还是不改?那没办法了,派下一个天子过去吧,至于之前那个不认错不改正的,杀了埋了吧……

当然了,这个笼子到底坚不坚固,大概最需要看的并非是灾害的大小和天象的怪异程度,是帝王的脸皮厚度。像李二这样的,心中豪情万丈自信非凡,别管是旱灾水灾蝗灾,也别管是地龙翻身还是彗星冲日,在李二看来就是毛毛雨,谁敢吓唬皇帝,皇帝就敢把谁拖出去一刀砍了。说白了,李二不是没做错过事情,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私德有亏。但是在李二的心里,他对于大唐、对于大唐的子民是问心无愧的。所以在李二看来,上天示警也不是因为他的行为示警的,而是因为“有人要害朕”才示警的……

至于孔颖达,这位士林领袖自然也清楚天人感应这种事情就是某些时候拿来堵嘴捆手的。现在堵不住李二的嘴捆不住李二的手都没关系,因为李二不管怎么看都算是一个挺不错的皇帝。可是以后呢?如果从现在开始,天下人习惯了把天人感应这个笼子视若罔闻,以后的君王谁能保证还能像李二这般?

最最可怕的其实就是李祐今天大殿里的说法所露出的苗头。凡人若是能封神,那么置上天于何地?天人感应的基础都没有了,又如何再想着把皇帝的至高权力再次关进笼子?

看起来仅仅是酒后之言,当不得真,但谁敢保证星星之火不能成燎原之势?这可是在太极殿中的“酒后之言”啊!

李祐心中乱七八糟想了许多东西,抬头便看见孔颖达炯炯的眼神盯着他看。李祐笑了笑,道:“圣人‘敬鬼神而远之’,孔师又为何看不开呢?”

“敬而远之,并非视若不见听而不觉!”孔颖达皱着眉头不满道。

“那小子便斗胆问一句,孔师以为,天人感应之说,何为天?何为人?”李祐也坐直了身体,盯着孔颖达的眼睛问道。

“天即为天,人即为人。”孔颖达继续皱着眉头道。

“孔师笑言。”李祐摇头道,“你我都明白,天不为天,乃是人心。人也不为人,乃是君行。君行不仁,人心便不安、不满,继而便要怒而弃之。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便是天心。孔师以为然否?”

“齐王愿意李唐天下重蹈暴隋后辙?”孔颖达低声吼道,“若是民心尽弃,天下大乱,生民百不余一,难道皆为一世之君陪葬?生民何辜?”

李祐摇了摇头,道:“我为李唐皇子,自然愿意大唐江山永固。但是孔师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至于为何,并非皆为天子不仁。说一句不太恭敬的话,在我看来,孔师家学渊源,但未免过于片面,对于天下翻覆、朝代更迭,皆以一个‘仁’字便欲弥盖之,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了。”

孔颖达一贯平和的表情立刻变得愤怒起来。这和刚才是不一样的。刚才两人讨论天人感应的事情,孔颖达对于李祐的说法虽然不满,但总归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会儿李祐攻击的乃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让孔颖达如何能忍?

“齐王愿意李唐天下重蹈暴隋后辙?”孔颖达低声吼道,“若是民心尽弃,天下大乱,生民百不余一,难道皆为一世之君陪葬?生民何辜?”

李祐摇了摇头,道:“我为李唐皇子,自然愿意大唐江山永固。但是孔师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至于为何,并非皆为天子不仁。说一句不太恭敬的话,在我看来,孔师家学渊源,但未免过于片面,对于天下翻覆、朝代更迭,皆以一个‘仁’字便欲弥盖之,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了。”

孔颖达一贯平和的表情立刻变得愤怒起来。这和刚才是不一样的。刚才两人讨论天人感应的事情,孔颖达对于李祐的说法虽然不满,但总归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会儿李祐攻击的乃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让孔颖达如何能忍?

“齐王愿意李唐天下重蹈暴隋后辙?”孔颖达低声吼道,“若是民心尽弃,天下大乱,生民百不余一,难道皆为一世之君陪葬?生民何辜?”

李祐摇了摇头,道:“我为李唐皇子,自然愿意大唐江山永固。但是孔师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至于为何,并非皆为天子不仁。说一句不太恭敬的话,在我看来,孔师家学渊源,但未免过于片面,对于天下翻覆、朝代更迭,皆以一个‘仁’字便欲弥盖之,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了。”

孔颖达一贯平和的表情立刻变得愤怒起来。这和刚才是不一样的。刚才两人讨论天人感应的事情,孔颖达对于李祐的说法虽然不满,但总归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会儿李祐攻击的乃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让孔颖达如何能忍?

“齐王愿意李唐天下重蹈暴隋后辙?”孔颖达低声吼道,“若是民心尽弃,天下大乱,生民百不余一,难道皆为一世之君陪葬?生民何辜?”

李祐摇了摇头,道:“我为李唐皇子,自然愿意大唐江山永固。但是孔师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千年的王朝。至于为何,并非皆为天子不仁。说一句不太恭敬的话,在我看来,孔师家学渊源,但未免过于片面,对于天下翻覆、朝代更迭,皆以一个‘仁’字便欲弥盖之,未免有些过于简单了。”

孔颖达一贯平和的表情立刻变得愤怒起来。这和刚才是不一样的。刚才两人讨论天人感应的事情,孔颖达对于李祐的说法虽然不满,但总归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会儿李祐攻击的乃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这让孔颖达如何能忍?

阅读祐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