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第247章 出幽州罗成任团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二四七回 出幽州罗成任团长

燕王罗艺接到秦琼请柬。夫妻俩一商议,燕王不能离开幽州。王妃秦胜珠本来想去探望老嫂子,但今年,身体不太好,老染病,不宜长途跋涉。那怎么办呢?两口子就把儿子罗成给叫来了,想要罗成代表他们俩去山东历城向舅母宁氏夫人贺寿,问罗成可愿意否?罗成乐得一蹦多高,又听说自己父母不去,那更好了,无拘无束啊。“我太乐意了!准备什么礼物呢?”

老王爷说了:“我们是至亲,不须要准备太多的礼物,心意到了也就是了。当然了,那也得拿出手去。我和你娘商量过了,我们各自掏纹银两千两。你比我们小,算晚辈,就掏纹银一千两。咱们一家掏纹银五千两。”

五千两银子!那玩意儿就不少了。但光有银子有点俗气。秦氏老王妃又捧出一顶珍珠嵌凤冠说:“这顶冠是我请能工巧匠给我专门打造的。等我那老嫂子大寿那一天,让她戴上风风光光地过个寿诞。”

罗成一看,这珍珠嵌凤冠光华缭绕,是用金丝编织而成的,上面嵌着颗颗珍珠,大珍珠、小珍珠嵌得那个漂亮劲儿就甭提了,这要戴上去,高雅而且贵气。罗成把这珍珠嵌凤冠给收好了。

老王爷罗艺也说了:“我也请能工巧匠为你舅母专门做了一件袍子,叫做金丝百花袍。你把这金丝百花袍也带过去。过寿诞那天,让老太太穿上。戴上冠,穿上袍,风风光光地过个好寿诞。”

这真是妇唱夫随呀,跟老王妃说的一点儿不带差的。

罗成接过金丝百花袍一看,哎呀!这底子是上等的丝绸,上面是金丝纤、银线连,绣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朵,有莲花、有梅花、有牡丹、芍药、月季等等等等。你仔细数,一百单八朵花。所以,叫金丝百花袍。

就这珍珠嵌凤冠、金丝百花袍虽然是人穿戴的衣冠,但也是无价之宝啊!您说值多少银子,都能值!您拿银子没处买去。这是罗艺跟秦氏老王妃两个人的心意。让儿子收好了。“银子无所谓,这两件东西一定送到你舅母手上!”罗成答应着就收好了。

结果,罗成要到历城县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一下子,燕王府那十二家旗牌官连同杜叉等人全坐不住了,都来向老王爷请假,说:“我们也想到历城县走一趟,也想给老夫人拜寿!我们跟秦琼关系都很好,跟兄弟似的。有这样的大事,我们焉能不去贺喜呀?”

这些人跟这么一请假,老王爷一想:这些人平常也够忙活的,一年到头也没一个假,平常也没向自己张过口。那么这一次人家好容易向自己张回口了,向领导要请回假,领导不准假,从人情上说不过去。另外,他们去也长我的面子呀。如果说我的儿子代表我们两口子、代表亲戚,那这些旗牌官们就代表燕王府、代表幽州城啊,也给叔宝长了脸了。所以,老王爷跟老王妃这么一商量,两人就同意了。

这些人高兴坏了,能够跟罗成一起去历城看秦琼,那自然是满心高兴。但是,他们贺寿也不能空手去呀,也得随份子。随多少呢?罗成一千,他们不能超越,那就往下减吧。减多少呢?打对折,一人五百两。一共是十五个人,七千五百两!

说:“怎么十五个人呢?不是十二家旗牌官吗?”是十二家旗牌官。但是,还得加两个中军官呢——杜文忠、史大奈正副中军官,这就十四个了。还得加秦琼的干儿子玉面韦陀秦用呢,这就十五个了。十五个人,一人五百两,七千五百两。但是这里头可有人能拿得出来,有人拿不出来。五百两银子那什么概念呢?!真得咬着后槽牙可能也能掏出来,但那样一来就太费劲了。

张公谨还是明白事理的,张公瑾说:“咱们跟叔宝哥哥关系不在银子上。叔宝哥哥也绝对不愿意看着谁掏银子困难。这么着,老王爷、老王妃加上燕山公人家一家人掏了五千两。咱十五个人,不能高过这五千两。干脆咱十五个人打一个稍微的对折,咱就掏三千两,一人二百两,这样一来,人人能掏得起。”

众人一合计,张公瑾这个提议比较符合实际。于是,这十五个人就兑了三千两。

也就是说,幽州这边光纹银——八千两!

但是杜叉说了:“我要对二百两!我觉得于心有愧。我跟你们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因为叔宝哥哥曾经救过我的命啊。所以,按说我该多掏银子。但既然大家伙儿都掏一样的银子,那我就不能犯了规矩。那这么着吧,这二百两银子我随着大家。另外,我再拿出二百两银子。干嘛呢?采买一些幽州的土特产,咱装上车给老太太送过去,算大家伙的,但这个钱我来掏!”他是中军官,平常钱也多,所以这个提议没人反对。

但是,秦用这小孩为难了。因为秦用当瓦口关的守将刚刚上任没多久。您想想手里能有多少积蓄啊?“我叔宝爹爹曾经救过我亲爹的性命,这一个恩我怎么报呢?我奶奶过大寿,我做孙子的就对二百两银子,我觉得也于心有愧呀。”

阅读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