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劝刘备下岭南,种植砂糖橘

三国:劝刘备下岭南,种植砂糖橘

第110章:东击南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广信城内,刘备召集众臣诸将,商讨防守反击策略。

将军有关羽、张飞、赵云、甘宁、沙摩柯等,魏延在猛陵布防,糜芳驻守端溪,陈到安扎荔浦,傅肜防御始安。将军士仁,不幸染恶疾病逝。

文士有赖恭、马良、蒋琬、糜竺、孙乾、简雍、向朗、邓芝等。赖雄和徐庶运筹帷幄,是主要的谋士。

秭归豪族文布、邓凯等在外,管理着苍梧境内的秋收。一般两季稻的早稻,随着气候的变化,生长四五个月即可成熟。辅以晚稻,能实现两季丰收。

而今两季稻大汉只有交趾郡、零陵郡进行推广。苍梧郡的一季稻生长周期非常漫长,能达到七八个月。一季稻春耕以后,直到秋季才完全成熟。

岭南气候炎热,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荒郊野岭还有犀牛、鳄鱼生存,不过汉军没打算开拓未知的领域,都是在先辈经营四百年的土地上扎根。

传闻,春秋时期渭南山地、汉水上游、淮河流域直至长江下游,还有野生犀牛活动。到了汉时寒气南下,中原地区便没有野生犀牛的记载了。

这时候的岭南是有机会进行三季种植的,只不过没有必要。一来水稻培育艰难,二来土地的肥力不可能跟得上。一年两季,都能把地力掏空,三季种植容易颗粒无收,岭南又不是上天恩赐的黑土地。

“秋收关乎百姓生计,关乎我军的生死存亡,绝不能让士燮破坏。文良有信望于南土,能号召苍梧百姓,须多劳心。”刘备交代任务道。

赖恭眼眸微微放亮,义不容辞施礼道:“皇叔放心,只要猛陵、端溪二县能守住,苍梧的秋收便不会耽搁。”

刘备轻轻点头赞许,眸光望向群臣道:

“士燮举兵数万号称三十万,声势浩荡。据细作的探查得知,其兵马数量大抵在七八万众。郁林方向为主攻,南海方向为佯攻。”

“南海士武即使是佯攻,也集结了两三万的兵马,军势远胜我军。兼之有吴巨作为前锋,威胁反而比士燮还要大。”

敌军人多势众,汉军唯有仰仗坚城和敌人周旋,才能窥得胜机。苍梧秋收后,汉军能获得一大笔粮食补充,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缺粮的困境。刘备进行布局,慎重中又带着游刃有余。

“士家兵分两路,给了我军逐个击破的机会。当派遣五千将士,遏守猛陵,阻挡士燮,随后集结剩下的兵势,奇袭南海军。只要能破一路兵马,将成功瓦解敌军的士气。士燮来势汹汹,没讨到任何好处,除了退兵别无选择。”徐庶轻呷一口茶,眼睛盯着上首的位置。

“南海郡在下有一定的了解,士武最多集结几千本郡兵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吴巨收拢溃兵,能得到两三千人相助,已经是极限了。也就是说,俚人和高凉民是作为他们联盟的主力,人数超过万众。”

“俚人和高凉民向来桀骜不驯,摄于士燮的威势,他们的确有可能听从士武的军令。时间一长,盟军很容易闹出矛盾。我军从中挑拨,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下非常赞成以南海郡作为突破口。”

阅读三国:劝刘备下岭南,种植砂糖橘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