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给明朝官老爷们来一场小小的黄巢震撼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世民确实等了挺长时间。

自从唐僖宗李儇你给路哒哟后,他就一直在太极殿中枯坐。

一直从早朝结束等到中午,也不见黄巢入城,磨磨唧唧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李世民等得实在难受,便拽着老朱他们几个一起打扑克消磨时间。

打牌的时候,老朱棣摸着牌还在那感慨,说自己这一生北征蒙古,南下西洋,治大典,修运河,难道这一生的功绩,都洗不清他造反的罪名?

结果被老朱一巴掌糊在脸上,骂他老朱家人做事,何须在乎腐儒的眼光?

眼看着好好的扑克大会就要成为老朱家的教子现场,李清连忙喊停。

要是黄巢再不来的话,老李兴许都会去找他了。

“是啊,我来了。”

黄巢抬眼看着上方那看不太清楚面容的男人,哪怕现在二人处于敌对之中,黄巢也忍不住升起一股子敬意。

敬他是条汉子,没有像那么多祖宗一样,一旦情况不对,拔腿就跑。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大唐皇帝的优良传统了。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

“你不应该来的。”李世民叹了口气。

这口气,是为黄巢哀叹的。

想到黄巢以后要给贤弟打工,李世民就有点绷不住想乐。

“但我还是来了。”黄巢沉声说道。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来不来的,现在都已经进太极殿了——难不成你还有埋伏不成?

我该不该的,怎么着,我几十万大军,你能秒我?

那你早干啥去了。

“你来干什么?”李世民好整以暇地看着黄巢。

“我来杀人。”黄巢的声音颇为冷酷。

“杀什么人?”李世民挑着眉问道。

“杀该杀的人!”黄巢的目光逡巡着上方坐着的李世民。

这一路走来,反正黄巢自己觉得杀的都是该杀的。或许其中混了一点无辜的,但黄巢不在乎。

“谁是该杀的人?”老李翘起二郎腿。

“你是该杀的人。”黄巢指指李世民,动作很放肆。

他当然有放肆的本钱,面对唐僖宗李儇他可是一点都不怵。

但他压根儿就不知道,面前这人就不是唐僖宗,而是唐太宗。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唐僖宗的祖宗从坟里爬出来了……

李世民对于黄巢的放肆也不是很在意,不知者不罪嘛。

“你手上的是什么?”他注意到了黄巢手里拎着的刀。

“是刀。”黄巢拍拍那柄长刀。

“是什么刀?”老李好奇地问。

“杀人的刀。”黄巢回答。

“杀谁的刀?”老李问道。

“杀该杀之人的刀。”黄巢眯着双眼,抽出那柄寒光熠熠的刀。

“朕是该杀之人?”李世民乐了。

黄巢冷冷地看着李世民,心想你李儇自己是个什么王八蛋你自己不知道?

任用宦官,喜欢享乐,飞鹰走狗,令大唐日渐混乱……

“难道你不该杀?”黄巢冷冷地问道。

李世民笑了,他站起身,俯视着黄巢。

“朕这一生,北征突厥,西拓西域,虚心纳谏,爱惜百姓……”

“可总有人在说,你杀兄屠弟,逼父退位,喋血玄武门,给大唐开了一个坏头……”

“难道朕一生的功绩,都不足以洗刷朕的罪名?”

朱棣在一旁脸都抽抽起来了。

他说的是我的词儿啊!我的词儿啊!

黄巢也惊了,他怎么品怎么不对。

你这……你这说的不是你李儇吧?说的是李世民吧?

废话!我在大唐生活这么多年,谁在玄武门杀哥宰弟且为乐,难道我不知道?

不过给大唐开一个坏头……也不至于吧?除了李泰和太子不对付,可也没过分到要政变不是?剩下哪个是被玄武门影响了?

黄巢心想我虽然不是进士,可我也读过书,你别特么骗我。

哪个他妈人云亦云的蠢货说的?大唐后面那几个政变,武后废立是以母废子,那是李显的确类人;神龙政变是去周还唐,算是正统;景龙政变是李重俊被逼无奈的自保,想杀武三思和韦后与安乐公主,目标也根本不是李显呐,不然直接就奔着李显去了……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诛杀弑君是韦后与安乐公主,也是正义之举;最后的先天政变是身为皇帝的李隆基去除掉权势熏天的太平公主,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和李世民压根儿就不沾边……

“你是……”黄巢突然间就尬住了。

按照他对李儇的理解,这小子绝对是个窝囊废,按道理来说,在自己攻下潼关的时候就该跑了。那既然面前这位不是李儇……整个大唐皇帝之中,如此有英雄气的男人,那还真就非李世民莫属。

但这是李世民?黄巢是真不愿意相信。

老子费劲吧啦地打下长安,你告诉我李世民从昭陵里头爬出来了?

我特么谁啊,敢和这个男人同台竞技?

“装神弄鬼!”黄巢擎着长刀,回头喊人。

跟着黄巢的农民军士兵冲进殿内,黄巢指着李世民,便下令先把这个狗皇帝擒下。

结果从殿后涌出一群安西军精锐军士,将连带黄巢在内的人,都用枪逼到了墙角。

“现在,可以和朕好好说话了吗?”李世民闲庭信步地走到黄巢的面前。

但没曾想,黄巢并没有如同他想象中的那样痛哭流涕,恳求他放自己一条生路。而是昂着脖子,冷声说道:“死在太宗皇帝的手中,我黄巢不丢人,没什么好说的,我黄巢自知罪孽深重,让你的人动手吧!”

说罢,他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却没曾想,半天也没感受到疼痛。

再次睁眼时,其他人都已经撤了下去,只剩下李世民一人,在他面前站着。

“罪孽深重?朕不这么觉得。”李世民笑着说道:“汝之义军所杀,都是当杀之人,再说你也是走投无路才选择了这条道路,朕又怎么会怪罪于你呢?”

黄巢心里悚然一惊。

怎么事?太宗皇帝不仅不杀我,还夸我?

他伸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疼。

是啊,没做梦啊……

“行了,朕又不是那等心胸狭窄之辈。”李世民示意给黄巢等人松绑:“朕与你,并无私怨,那些个世家门阀趴在我华夏身上如同寄生脓疮一般,汲取着华夏大地每一个朝代的生命力,朕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现在你替我华夏除去如此毒瘤,朕感谢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你呢?”

“另外……仙师想见见你。”李世民最后补充了一句。

黄巢看着李世民,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

大唐太宗感谢他这个几乎撅了大唐的造反者,这和耗子给猫当伴娘有什么区别?

嗯……不过提到仙师,那问题就可能出在这儿了。

或许仙师看重咱老黄?

带着这样的疑惑,黄巢开始了和李清的谈话。

二人相谈甚欢,就地主阶级与世家门阀坦率发表了看法。李清指出,所谓的世家门阀,还有士大夫官僚阶级,只不过是寄居在各个朝代身上吸血的寄生虫的不同表现形式,一切寄生虫行为,都应该被根除。黄巢就此事发表了看法,并且表示愿意在仙师的领导之下,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之上,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把除虫作为己任。

重任在肩,容不得半点松懈;使命神圣,激励我奋勇前行。

总之黄巢很容易便接受了李清的招揽,一方面是因为他也被李世民的精神所感动,二来是他也想收拾李清所说的那些个寄生虫,三是因为跟着仙师干肯定不会亏待他。

黄巢也有一个请求,那就是投靠的是仙师,而不是投降大唐。李清当然没意见,只是一边的李世民哼哼唧唧的,嘟囔着你投降我李世民又如何?

但也没强求,强扭的瓜也不甜。

李世民派出一支军队,前去抓捕唐僖宗李儇,还有神策军的首领田令孜。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逃跑的文武百官,并李儇全部捉回了长安。

本以为是黄巢,但李儇万万没想到,抓自己回来的竟然是李世民。

“太宗……太宗爷爷,您没死啊……”李儇被两个壮汉按着跪在地上,虎头虎脑地问道。

结果回答他的是一个大嘴巴子。

“咱没你这样混蛋的孙子!”李世民和朱元璋接触得时间久了,也染上了一点咱的口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属于是。

老李也懒得和李儇废话,他直接就把李儇丢给了朱樉。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他懒得收拾这种不肖子孙。

朱樉给李儇安排的套餐也很合理,你不是喜欢打马球吗?那就让你当马球被人打就是了。

很难怀疑朱樉上辈子到底是不是在爱抚必挨或者克鸽勃进修过,收拾人的套路简直层出不穷,小叮当的口袋在他面前都得学封飙大喊一声爷。

在李儇cosy马球的时候,李世民也开始了对唐末的整合。

没有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冲到秦淮河畔,将李恪给抓了过来,按在了龙椅之上。

“不是,阿耶……”李恪想要挣扎,这沉甸甸的父爱他完全不想消受。

当什么皇帝啊,那应天府的爷就是爷,一天天除了吃就是喝,没别的。当什么皇帝啊,那么努力给谁看那?

只是李世民实在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儿孙了,只能把李恪给按到龙椅上,让他好好当皇帝。

在朱樉几兄弟的挤眉弄眼之下,李恪只能唉声叹气,肩负起了这项重任。

“外臣见过大唐皇帝!”朱樉和朱棡一起冲着李恪挤眉弄眼地行礼。

李恪深吸一口气,悲忿地指着他们几个,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太特么气人了这也!

朱橚手欠,他拿着手机,开始给李泰发消息。

这种大快人心的好事儿,一定要分享出去,让李泰也知道,自己这位倒霉兄弟竟然也做了皇帝。

“恭喜三哥。”这是李泰得知李恪当皇帝之后发的消息,还配了一张花开富贵的表情包。

李泰现在的心情,就如同那朵盛开的牡丹一样。

太他吗爽了,让你老三没事儿总在微信里晒我,天天不是上秦淮河就是去杭州,你知道我有多馋吗?

现在可倒好,我儿子李欣马上就可以即位了,而你,哈哈哈哈哈……

李泰在得知消息的当天晚上,忍不住多吃了一碗饭。

唐朝食物的画风现在是越走越偏,李泰能加一碗饭,属实是有点难为他了。

就如同当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带英一样,实际上原本带英的食物也还凑合,和法国意大利什么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奈何工业革命的威力实在是过于巨大,相比于如何满足口腹之欲,带英更倾向于简单填饱肚子。

现在的大唐也是一样,像炸鱼薯条那都属于是上等的美食,更别提是浑羊殁忽那种大菜了,现在大唐的国宴有时候都上两道炸鱼薯条招待客人。

与此同时,黄巢的精简也在进行着。

朝廷已经承诺,对于黄巢的部属不再追究,所以去留全凭自愿。在去掉十多万想要留在大唐,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还有十多万意志不坚定,对仙师不忠诚耍两面派的人后,黄巢得到了四万精兵悍卒。

这四万人,李清打算先把他们带到大明年间,让他们先练练手。

是时候给明朝的官老爷们一点小小的黄巢震撼了!

到底应该选哪个时间点,李清有点儿纠结。

但这也不重要,时间有的是慢慢去想就是了,当务之急是先把黄巢的军队战斗力给拉上来。

把黄巢的军队编到天策军,让李绩带着他们训练,并且接受一些新式武器装备和战术的训练。

天策军现在的战术极为先进,什么“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这六大战术还是在武器装备更新到1910s的时候李清首先提出来的,可谓是天策军的立军之本。

所谓“一点两面”,一点,就是将优势兵力集中在主要的攻击点上,而不是在各个进攻点平分兵力;两面,就是要对敌人实施包围,不给敌人以突围的机会,力求全歼。

三三制,这个战术的重点是进攻中的组织形式,是规范最基层单位的进攻队形,是“战术动作的部署问题”。在以班为单位的进攻行动中,一个班要分成三到四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到四人,由正、副班长并挑选一到两名战斗骨干为小组长。各战斗小组以班长为核心,各小组组长率领各自小组,根据敌情和地形,在班长的指挥下,散开一定的距离进行作战。各小组的间隔距离,以班长口令所能达到的范围为限。这些战斗小组平战结合,平时的训练、生活等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确保在战斗中能有效配合,灵活运用战术,从而发挥作战效能。

三猛战术,即猛打、猛冲、猛追。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三种情况指的是针对战场上的三种态势。一是敌人防守,一是敌人要退不退,一是敌人退却。对这三种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打法。

四快一慢。所谓四快,是指向敌人前进要快,进攻准备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一慢,则是是指发起总攻前要充分准备,不仓促进攻,该快的要快,该慢的要慢,不能“乱用一气”。

四组一队。所谓四组,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四组一队主要强调是连队在突击时要有专业分工,每个小组相互配合、相互掩护、逐次推进,并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战术动作。

但是天策军毕竟还是留了一手,对于黄巢军并没有将这些天策军独有的战术教给他们,只是按照二德子的作战方式训练黄巢的军队。

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李绩教其他朝代军队的时候都是留一手。

李清也懒得管,他们不学正好,反正学起来还麻烦呢。黄巢的军队毕竟不像天策军一样人人都识字不说甚至还有文凭,他们识文断字都困难,更别说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他也没打算让黄巢的部队成为什么威武之师,仁义之师,那是天策军应该做的。至于黄巢的军队,单纯的做一下工具人也挺好。

黄巢有黄巢的使命,天策军有天策军的职责。

在天策军学习训练了半年,李清也只令天策军给黄巢军配备步枪和轻机枪,甚至连重机枪都没给配。但这些武器装备,别说收拾明朝的那些个地主老财了,就算收拾带明的正规军,那都是手拿把攥的。

大唐给黄巢军配备的军服也和二德子差不多,灰突突的顶多戴上一顶钢盔。战术方式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服也是,甚至连伙食都差不多,光从作战方式来看,拉到凡尔登填线绝对没有任何违和感。就是手里没有重炮和重机枪,长相也不太相似而已。

李清也闲了半年,在家里天天除了吃就是睡,日子过的很是咸鱼。

他也将目标锁定完毕,就选在天启朝,让黄巢和东林党们去掏心掏肺地交流交流感情。

(求月票)(本章完)

阅读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