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山河志异

丁卷 第五十二节 岂有无事献殷勤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对陈淮生来说,得到唐经天这样一句话就足够了。

他来睢郡这边,本身就只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

甚至也只是和商九龄提过一句,说万一鬼蓬宗那些不愿意归附太华道的弟子流离失所,重华派其实也可以去吸纳接受。

商九龄当时应承了一句可以,到底放没放在心上,陈淮生自己心里都没数,但他也还来走了这么一遭。

唐经天这样的态度也表明他愿意去把这个话带给仍然在百灵山上不愿归附太华道,想要离开却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们。

至于说这些人如何选择,陈淮生觉得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他预计起码这些人中七八成会选择去重阳山试一试。

重阳山在济郡,距离睢郡不算太远,如果说结果不太满意,那再离开也不为迟。

而以目前玉菡宗整体加上部分元荷宗弟子都愿意加入重华派这个示范在先,陈淮生觉得这些人选择暂时在重华派栖身的可能性很大,至于说日后重华派能不能吸引住他们留在重华派,就要看重华派未来的发展以及为大家画的饼如何了。

对陈淮生来说,走这一趟,除了传递这个消息外,另外也还是要让唐经天帮忙弄一些幽蓬鬼实以及百灵山上其他一些灵植种籽。

每一家宗门因为自身的灵山福地特殊性,都有一些特殊的灵植种籽,百灵山也不例外。

在这等人心散乱,太华道也还没能完全接管百灵山的时候,从中捞取如灵植种籽这类好处根本就是无人在意的。

大多数人的心思都还聚集在经楼经阁这些贮藏着经卷功诀的地方,要不就是法器重要灵材的所在,像灵植这种可再生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人关注,更别说是种籽类的物事了。

但对陈淮生来说,这些特有的可再生的灵植种籽才是最重要的。

像现在的重华派在卧龙岭灵山福地面积广大,但却缺少能广泛种植栽培的各类灵植。

在这方面上,重华派在朗陵蟠山朗山时候就是最大短板,到河北之后虽然一度专门让吴天恩来负责,但是其效果也没能有多少改观。

这和宗门原本骨子里习惯性的对这方面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转的。

可陈淮生却没法再拖下去,宗门在这方面有些拖后腿,他就打算自己来干。

云中山灵气十足,自己好歹还有玄黄神壤和赤岩元浆这些灵物相助,改造提升灵田的灵力大有可为。

当然要供应整个宗门不太现实,可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能做到的。

这一点上,陈淮生打算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百灵山是阴性灵山,算是水性的一個分类,幽蓬鬼实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灵宝,若是能引来一些种籽,在卧龙岭那边寻地栽培起来,那意义非比寻常。

看看人家天云宗专门用一个副门来负责灵植种植栽培,就能看出一个大宗门的底蕴,在这方面,重华派还差得远。

但从现在开始,重华派理应要以未来成为一个超级宗门的标准来对标,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那一步。

唐经天作何选择,陈淮生觉得没什么悬念,除非他真的准备当一介散修。

重华派是最佳选择,或许不会有鬼蓬宗那种半独立于九莲宗那时候那么自在,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他也没更好的选择。

陈淮生甚至都没等唐经天他们如何抉择就离开了睢阳,从睢郡一路北上到济郡,去了重阳山。

重阳山这边的情况还有些混乱,玉菡宗的弟子何去何从,商九龄与令狐醉、丁宗寿、齐洪奎以及伤势仍然不轻的朱凤璧还在商议。

玉菡宗弟子按理是不能留在重阳山了,而应该去卧龙岭,这一点令狐醉也明白。

这也是当初重华派能赢得天云宗、花溪剑宗以及太华道这些超级宗门勉强允许接管重阳山和玉菡宗的条件。

继续让玉菡宗留在这里,无疑是挑战当初一众超级宗门彻底肢解九莲宗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拆分肢解九莲宗,让其不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鬼蓬宗、玉菡宗乃至于如紫萏宗、火莱宗、汐芸宗、锦蕖宗都是如此,山门要彻底易人,其他三大宗支——妖莲宗、元荷宗、净芙宗更是如此。

像大騩山和金莲山,元荷宗与妖莲宗的弟子都要离开,换来天云宗的其他弟子,甚至给某个副门使用。

陈淮生只在重阳山呆了半日便离开了,他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睢郡百灵山的言行和结果告知商九龄,然后离开。

当然他也看到了重阳山这边的混乱局面。

玉菡宗在存活下来之后肯定心态有所改变,或许又不想那么绝对地离开重阳山这座他们一直生存的灵山,但同样他们又面临着来自清光道的直接威胁,还有天云宗、花溪剑宗、万象派这些超级宗门的压力。

不过这都和他无关了,到时候他们会找到一个妥协办法。

从天王渡渡河北上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下旬了。

大河已经解冻,但陈淮生没遇上鳌龙,很平静顺利地渡河进入河北燕州汤水道。

安家集。

这是当初踏入河北时候歇息的一处落脚地,属于妙峰山的散修魏鹏的地界。

应该说重华派踏入河北之后这几年,给整个河北尤其是燕州六道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变化。

首先变化最大的就是滏阳道。

整个滏阳道基本上成为了重华派的势力范围,即便是号称燕州第一宗门的漳池道天鹤宗,现在也不得不承认滏阳道是重华派的势力范围。

原来天鹤宗每年还要来滏阳道这边收录弟子,但两年前开始,就基本上不在这边招录弟子了。

不过从重华派这边来说,倒是不太在意这一点。

滏阳道人口实在太多了,每年涌现出来的道种数量很大,对重华派来说每年吸纳最优秀的弟子也是一个问题。

都想要进宗门,可宗门又哪里容纳得下?

尤其是现在又接纳了凌云宗,为了顾全凌云宗当年在大槐山立足时对周遭宗族许下的承诺,现在每年重华派还不得不从卫怀道那边招录一些弟子。

再加上为了继续在大赵境内保持影响力,弋郡那边,在义阳府和朗陵府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弟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了与白石门和紫金派争夺影响力的必要手段。

现在玉菡宗纳入进来,也就意味着以重阳山为中心的济郡这一区域每年仍然需要招录一批弟子,目的一样,保持这个区域的影响力,不可能因为玉菡宗归入重华派就废弃这一举措了。

甚至可能日后元荷宗和鬼蓬宗的弟子们也都会提出要求,希望宗门在大騩山周围和百灵山周围区域也要招录一定数量的弟子。

毕竟当初他们大多也是来自这些区域,一样幻想着日后能重复旧山河,那么在这些区域吸纳一些弟子也有助于日后万一宗门能重返这些区域时的影响力。

现在的重华派已经不再担心没有优秀的弟子,而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的诉求,同时还要甄选出最优秀的弟子来。

同样重华派势力的膨胀,也同样对整个河北特别是燕州六道产生了巨大影响。

像三年前重华派踏入河北地界时,陈淮生一行人都是悄然而行,而沿途即便是经过各个势力范围,也无人问津。

倒不是说当时重华派的实力就比那些个散修弱了,而是大家都不确定重华派在河北地界上能否生存下去,而不在一个道,相距甚远,估计也没什么机会打交道,装聋作哑不闻不问也就过了。

但现在,哪怕是陈淮生单人独马过安家集,人家就来拜门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淮生能感受到这位妙峰山散修的一份热情,关键是人家实力比自己强得多,而且还没什么有求于自己的。

“魏兄何必如此客气,叨扰一顿也就罢了,这般厚礼,小弟如何承受得起?”看着堆放在一角的礼盒,陈淮生连连推辞。

汤水道不比滏阳道,滏阳道上重华派可以大声说话,但在汤水道,重华派的势力远未影响到这边来,而且中间还隔着一个翟谷道。

对眼前这位妙峰山散修,陈淮生没多少了解。

重华派知客院的重点探察方向不在汤水道和翟谷道。

除了滏阳道外,首先是漳池道,然后才是卫怀道,如汤水道和翟谷道以及邗山道这三道,重华派并不太关注。

重华派也没有太多精力放在河北这边,除了滏阳外,漳池道是因为有天鹤宗,卫怀道又是月庐宗渗透重点,所以要予以关注,其他三道重华派关心不过来,大赵那边才是重点。

“陈师弟难得来我们安家集一趟,魏某得闻,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何况魏某虽然孤陋寡闻,但也听闻陈师弟在汴京上元道会上一法称雄,荣登龙虎青云榜的第九位了,前程不可限量啊。”

魏鹏满脸殷勤,笑意盈面。

(本章完)

阅读山河志异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