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643章鲜卑之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建兴二年,夏。</P>

在陆逊送出书信后不久,便收到霍峻从武汉寄来的书信。</P>

得见书信上霍、葛批复的内容,陆逊欣喜不已,在霍、葛建议的计策之间,陆逊决定一起施行。</P>

先让姜冏向郭淮投降,看能否吸引郭淮南下。若郭淮不上当,则让姜冏向马超谎报军情,尽量诱骗马超至金城</P>

在基本的计划确定下来之后,为了确保阴平山道的通畅,陆逊让魏延征剿阴平道中的恶夷。而后增兵与王平,让其征讨汶山羌,实则为日后伐陇而准备。</P>

在陆逊针对马超展开围猎行动之余,邓芝带领两三百人的使团,向马超所借道,行至陇右北端的祖厉,而后顺黄河而行,在凉国骑兵的护卫下,穿过安定故郡北部,抵达西套平原。</P>

西套平原,为北地故郡遗址。昔因羌乱之故,北地郡几经迁往关中,最终落户在关中。当下之北地故郡,被鲜卑人、羌人、匈奴人所盘踞,其中有车盖、乞伏、秃发等部鲜卑。</P>

因人种部落不同,互相攻杀,积怨颇深。但在北地故郡内,总体而言,鲜卑、羌人、匈奴人各有领土,互不从属。且因离汉地较近,诸夷早些年向曹魏称臣。</P>

随着马超的崛起陇右,因马超武力过人,让不少鲜卑、羌人、匈奴人转而向马超称臣。马超则示意他们劫掠在凉州与关中通行的商贾、信使,行断凉之策。在鲜卑、羌人长期劫掠下,凉州与关中的通道时断时隔。</P>

其中秃发部落入北地故郡不久,本与拓跋部落为同支脉。但因父拓跋诘汾病逝,将大量遗产留与幼子拓跋力微,故长子秃发匹孤不得已南迁至河西。</P>

秃发匹孤初入河西时,虽遭排挤,但凭借武力,以及豪壮气魄,得到不少鲜卑人敬服,最终也盘踞下来。在邓芝经过时,秃发匹孤得闻汉使,因听闻霍峻之名,热情地招待了邓芝。</P>

在邓芝将出北地故郡时,护送的凉国骑兵归程,留下邓芝率使团向轲比能王庭而行。</P>

在途中,邓芝将上北地故郡的内部情况,全部如实记载下来,且作为日后的情报使用。</P>

记录沿途的情报,为霍峻所布置的任务。今天下虽未一统,但为长久而计,邓芝此行不仅有出使轲比能的任务,还有为大汉获取鲜卑一手资料的任务。</P>

沿着黄河‘几’字形而走,邓芝出北地故郡,入朔方故郡。朔方故郡亦被鲜卑所占据,其中势力最大者为没回鹿部落。</P>

没回鹿部落首领为窦宾,其为朔方旧郡地区的鲜卑部落首领,因父死而分家的拓跋力微则是窦宾之女婿。</P>

在拓跋诘汾去世之后,长兄秃发匹狐率部南下,拓跋部落遭西部鲜卑大人的蒲头所袭,部民离散而逃。秃发匹狐趁机北上,又招募走不少部人,拓跋部落势力大减,依附没回鹿部落。</P>

因兼并问题,窦宾与蒲头开战,被蒲头所击败,幸得拓跋力微相救,窦宾才捡回一条命。为报答拓跋力微的救命之恩,窦宾将女儿许配与拓跋力微,让拓跋力微到北川肥沃处放牧。</P>

得闻大汉使团至朔方旧郡,窦宾设宴款待邓芝,向邓芝询问汉室情况。邓芝为扬威名,将马超归属汉室的消息说出来,以及讲述了大汉屡胜曹魏的战例,这令窦宾甚是敬服。</P>

因考虑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窦宾告诉邓芝盘踞在五原、云中、朔方三郡的蒲头与曹魏合作,仇视轲比能,建议由他长子带路,绕过蒲头部落,抵达轲比能所在王庭。</P>

蒲头,昔西部鲜卑大人之后,初与轲比能联手解决步度根,而后轲比能被二人瓜分之后。轲比能率先向蒲头下手,与彼时兵败的窦宾联手,夹击盘踞在中套平原的蒲头。</P>

蒲头为了抗衡轲比能,则派人向雁门太守牵招求援。经牵招、田豫、解俊商量,遂决意扶持蒲头,与盘踞漠南的轲比能对抗。</P>

漠南、河套草原上的局势较为分明,因轲比能之故,西部大人蒲头与曹魏合作。而轲比能采取远交近攻的计策,联络被蒲头所击败的窦宾,东西夹击蒲头。</P>

一旦轲比能解决了西部大人蒲头,轲比能将能收降西部鲜卑。而东部鲜卑,因素利被击败,部众被轲比能所侵占。加之辽东慕容、段氏、宇文等三部鲜卑势力弱小,尚不足以与轲比能抗衡。</P>

大体上,轲比能今下击败蒲头,他就能将西、中、东三部整合起来,形成堪比檀石槐时期的鲜卑。</P>

邓芝虽未见到轲比能,但通过与窦宾的沟通,却已基本意识到这些。</P>

为了见到轲比能,邓芝同意窦宾的建议,由其儿子窦速侯率骑,从北面绕过蒲头所在部落,经数日骑马奔波,邓芝终至轲比能王庭成乐城。</P>

云中成乐城,大体是耳熟能详的敕勒川所在地,因近山靠湖,水草丰盛,故被轲比能所看重,将王庭治所迁于此。</P>

因轲比能多重视汉家文化,当邓芝抵达成乐城时,他在乡野间看到大量汉人百姓耕作。甚至些许鲜卑人有样学样,亦在田亩中劳作。</P>

很快,邓芝抵达王庭的消息,迅速在城中传播开来。</P>

阅读季汉大司马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