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这个大宋太不正经

第22章瘦马会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翌日清晨。

陈庆文拿着笔墨与麻纸,绕着瘦西湖走了一圈,最终在赏云亭中坐下。

清风吹拂过脸颊,他望着水光潋滟的湖面,体会到难得的轻松与安宁。

正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然而现在虽不是三月,但扬州秋景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他也曾经想过,不如放弃跟着李仲永去开封冒险,寻个僻静之所安居乐业。

不过转眼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自己目前还是被李仲永保释出来,若是就此离去,一旦秦熺派人追查下来,到时候李仲永自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力保,结果很可能就是漫漫逃亡路。

所以,眼下先想办法,让二十一人能够顺利出城才是。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将玉佩系在腰间较为醒目的位置。

提起玉佩,他撇了撇嘴,昨日买了玉佩回去,便被众人一眼认出假货,好生嘲笑一番。

还好银子都是李仲永出的。

他这般想着,心中稍微好受些,卖假货这种事情,果然是任何时代都会出现。

随后,心中吐槽一阵,他将麻纸摊开,研墨后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词,又思忖片刻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将写有诗词的纸置于石案之上,转过身去眺望湖面,大明寺在旭日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

“咦”

身后传来一道惊异之声,陈庆文稍稍偏过头,一名青年正皱着眉,仔细端详起石案上的诗词。

倏而间,他抬起头,只见陈庆文负手而立,颇有文人雅士之风。

一湖、一寺、一旭日;一人、一亭、一诗词。

或是被周围景色衬托,亦或是他本身气质卓绝,一时间竟是令那青年失了神。

恍惚之后,陈庆文轻咳一声方才让他反应过来,陡然欣喜若狂,作揖道:

“请官人加入瘦马会……”

……

“听说王兄近来有纳妾之意,难道就不怕家里那位摔门去找安抚使吗?”

“不怕。”王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授我爹之意,她自当认了这事。”

“原来是有伯父撑腰,想来也是,王兄之妻素来泼辣,成婚二年又无孕像,应是再挑个妾室早些传宗接代,万万不可断了王家香火。”

提及此事,王集无奈地叹了口气,愤然说道:“只怕我那岳丈不悦,担心他女儿在我王家受了委屈,带官兵找上门来……”

王集乃扬州布商之子,前年官家迁都之时曾留于扬州一段时间,随后扬州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期间王家也凭借殷实的家底一跃成为扬州最有潜力的商贾之一。

届时,王家风头正劲,扬州安抚使梁付林将其女儿许配给王集,官商联姻之后,王家借助官府的关系,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

然而正所谓有得必有失。

王集之妻,也就是梁娇,从小娇生惯养,其性格是出了名的强势跋扈。

所以,在友人当面指出梁娇性格泼辣之后,王集也只能是无奈叹息,权当是娶了个母夜叉罢。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他得到父亲应允纳妾时,心中却是有些窃喜。

妾室自当称心如意才好。

他便是如此告诉自己的。

故而来到这戏楼参加瘦马会,从中挑选一名心仪姑娘纳作小妾。

将烦恼的事情抛之脑后,王集看了看天色说道:“薛兄,我看现在时候差不多了,不知程兄何时能到?”

薛亮闻言,抿起嘴揶揄道:“原来是王兄等不及了,一会儿还是按老规矩,若是出现同时看中一位娘子,那便以诗词论胜负。”

他同样望了望天色,接着说道:“程兄应是要到了……”

下一刻,门外传来朗笑声,只见两名青年走了进来。

“王兄、薛兄久等了……”

程检大踏步走上前来,在其身后跟着不认识的青年。

见到昔日同窗好友疑惑的眼神,程检笑道:“虽说路上耽误了时日,但总归是遇到同道之人。”

他侧身引着那青年,接着说道:“陈庆文陈毅恒,清晨路过赏云亭,偶遇陈兄观湖有感,提笔写了一首诗词放在石案上,我出于猎奇便上前观摩,却是大吃一惊,其诗迷人神韵又不失典雅,清新自然,心旷神怡……”

程检夸完陈庆文,便斟了四杯酒水,举杯邀饮。

饮罢,雅间内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见陈庆文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王集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这青年看似弱冠之年,而形貌昳丽,举止投足之间不失文人风范,谦虚、沉稳、幽默集于一身,更何况有程检举荐,自是内心欢喜。

“陈官人冒昧问一句,见你眼生,不知你是哪里人?”王集笑着问道。

“我家本是临安昌化人,自幼便在外求学,久闻扬州美景,特来赏景游学一番。”陈庆文答道。

“原是求学之人,正巧我们瘦马会有许多名师高徒,文人才子众多,陈官人若是不嫌,不如与我等互为良师益友,共赏佳人良景,岂不美哉?”薛亮说道。

陈庆文起身作揖,举起酒杯说道:“若是能与诸位才子结交,自是在下人生之幸事。”

“善!”

四人复饮罢。

过了一会儿,雅间外传来叩门声。

“薛官人,时辰已到。”

薛亮顿了顿,眼中笑意更甚,说道:“牙公带娘子们过来了,各位兄台不如移步清水阁,那边地方宽敞些。”

王集率先起身,脸上已然泛起微红,大笑道:“待会几位兄台莫要与我同争一娘子才是。”

程检起身,跟着笑骂道:“嘿,王兄又开始胡言,如今有陈兄在场,恐怕最漂亮的小娘子非他莫属了。”

话音刚落,审视的目光便在陈庆文身上再次扫了一遍。

王集瞥了一眼陈庆文腰间玉佩,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又快速收回目光,笑道:“我们快去吧,早就听说今日品质不错。”

几人绕过戏楼的大厅,途径一处竹园后,兜兜转转才来到清水阁。

由于是秋季,竹园枯叶铺满小径,似乎给清水阁平添几分萧瑟之意。

随后,四人陆续落座,在牙公带领下,数名女子从门外走了进来。

阅读这个大宋太不正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