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后

2012后

第42回 金属电力重获得居民生活新收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四十二回金属电力重获得 居民生活新收获

三秒记住: ?齐齐读为您更新,.9486135,帮忙推荐给你的好友,.3854029,马上,.4050516

水泥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生料。然后进行煅烧,一般温度在1450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叫熟料。然后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才称之为水泥。这时候的水泥叫普通硅酸盐水泥。

三秒记住: ?齐齐读为您更新,.2935542,帮忙推荐给你的好友,.9732004,免费注册会员看书积分还有奖呢,马上,.3363004

作者:徐佩迅

粘土就是他们制砖用的原料,即掺了火山灰泥的陶土。铁矿粉也是现成的。只是石灰石和石膏需要它们寻找。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两样物资,藏经阁的仓库的顶部有很厚的一层石膏作为隔热装置,而仓库墙壁上涂的石灰和石灰石成分一样是碳酸钙。

经过煅烧以后,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的混合物体积变大了,加上模细的石膏粉,就成为他们自产的水泥了。水泥马上被用在砌风车支架塔的工作中,虽然这种水泥的质量还不能尽如人意,不过经过徐东石的小心使用,还是能够使他们的风车塔变得很牢固的。

炼铁的规模继续扩大,他们需要大量的铁来制作一根根可以固定风叶的钢材。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只能通过制造模子来锻造他们希望的钢材形状。现在人们的制陶手艺已经可以用高超来形容了,他们制作出大小一致可以一个套一个的圆锥形陶器,将这些陶器套在一起,灌上钢水,冷却后砸碎外面的陶片,就可以塑造出他们希望的钢材。这些钢材是为了固定风叶而制造的,砖砌的塔虽然坚固,但是没有办法直接将风叶安装在砖头上。所以这些实心、沉重而坚固的钢柱是用来支撑风车了。

风车塔是塔形的结构,底边也是正方形,占地面积大约10个平米左右,向上慢慢收窄,三面的墙壁都是类似于金字塔向上倾斜,剩下的一面是垂直于地面的,这一面将安装风车的风叶。塔身几乎是实心的,在建造的过程中人们将那些沉重的钢柱包含其中了,钢柱和砖结构的塔身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相信能够承受得起风车的重量和风暴的考验。

接下来就是风叶部分的建造,这项工作大部分都是木匠活。幸存者当中不乏木匠,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工具。他们没有锯子,刨子,凿子也没有大圆规和大尺子。于是新一轮的工具制作又开始了。

现在的关键是锯子,有了锯子就可以锯开木材制作圆规和尺子了。至于刨子和凿子之类的小工具是很容易制造的。居民们没有一个知道锯子是怎么制作的,徐东石只能采用了一个笨办法,先用陶器制成像锯子一样的模子,然后灌上铁水冷却后托模制成了锯子。托模后的锯子徒有其表,不锋利的锯口根本不能发挥作用。他们只能将锯条再至于高温后锻打,将锯齿部位打倒相对很薄的程度后,再用磨石将锯条磨得锋利一些。这项工作足足花了人们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他们拥有了几把像样的锯子了。 更新2012后第四十二回金属电力重获得 居民生活新收获

在制作锯子的同时,人们收集了从江面上飘下来的树木。徐东书对于木材也相当有研究,他分辨出什么是榆木什么是枞木,还有柳木、柚木、和山毛榉。一番评估之后,徐东石决定使用榉木作为风叶的原料,榉木作为坚固的木材一向被用于家居的制造,在铁甲船发明之前,榉木也常常被用来造船。

有了工具和原料,风叶的制作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木材有的是,因此木匠们用整棵榉木来制造一片风叶,每个风车需要四片风叶,而徐东石足足建造了14个风车塔,因此他们用了56棵山毛榉来制作他们的风车群。中国的山毛榉大部分产于江浙一带,处于浏河小镇上游的苏州东山就满是山毛榉,这种珍贵的树木因为得到国家的保护而没有遭到砍伐,不过现在这些树木已经被狂风连根拔起,扔到了长江江面上了,居民们也没有必要再顾及他们的行为是否属于滥砍滥伐。他们只需要知道,榉木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就行了。

木匠们为榉木的风叶又安上了榫头,一片片风叶很快被组成一个个风车。风车套在同样是榉木制成的粗大的轴承上,轴承被巧妙的固定在钢柱之上,一阵风吹过,风车就开始转动了。不过还需要解决风车和发电机组的联动问题,风车后固定着一块圆形的木板,木板相当厚,是榉木的一个横断面,在圆形的边上安上了一根联动轴,风推动风车的时候,圆形木板跟着转动,同时拉动联动轴上下运动。14台风车的联动轴的动力都将汇集到一根主轴上,这根主轴的运动方向是和所有联动轴的运动方向垂直的,也就是说14根分支轴的运动是垂直于地面的,而主轴的运动方向是和地面平行的。14根支轴只有往上运动的时候才能将动力传到主轴上,这样避免了不同的风车动力相互抵消的问题。 更新2012后第四十二回金属电力重获得 居民生活新收获

主轴最后将动力集中于发电机组残留的风车动力轴上,靠着木制的凸轮,徐东石解决了新轴和旧轴的连接问题。发电机组又能够正常发电了,检修了电路以后,藏经阁中又恢复了电力。

徐东石没有急于把电力拉到金字塔里面,人们已经过了这么没有电灯的日子,再等一段时间,也无所谓了。况且徐东石手上也没有足够的电线和照明设备去驱除金字塔夜晚的黑暗。藏经阁的电灯泡储藏虽然丰富,但是现在他们的人口远比藏经阁的设计人口来得多。如果所有金字塔内的房间都需要电灯的话,耗光所有的电灯储备都不够,而且灯泡又是消耗品,最长命的灯泡的照明时间也不过数千小时。想要在金字塔内安装照明设施,除非居民们有能力制造出灯泡来。目前看来制作灯泡还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他们并不灰心,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有了电力,可以打开藏经阁里的宝库,那记录在电脑光盘上的知识的宝库。

藏经阁电力的恢复要比金字塔中安装电力来得简单也必要得多。恢复了藏经阁的电力,他们就可以打开电脑读取萧东来花大力气整理的各种资料了。徐东石虽然是一个工程师,但是装在他脑子里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藏经阁电脑中的各种知识和科技要比人脑记忆的多出无数倍,有了知识人类就像打开了一个宝库,一切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这个宝库被制造出来。

除了知识的宝库外,藏经阁中的冷库也是非常有用的,堆放在金字塔仓库中的肉类虽然没有腐烂,但是由于失水,很多肉类看上去都像是腌肉。对于腌肉人们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失水的过程再持续下去,腌肉都将变成木乃伊了,到时这些肉类可能只能当作柴火烧掉了。人们已经通过洒水维持着肉类的水分,现在冷库正常运行以后,这些肉类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冷库里。

藏经阁中的浴室设备也大受欢迎,金字塔里没有热水设备,只能通过烧水勉强维持着个人卫生。如果要在金字塔里洗澡的话,势必消耗掉大量的煤炭,虽然目前他们的燃料是够用的,但是毕竟这些煤炭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洗过澡了。而藏经阁里是不同的,加热水的能源来自电力,而电力又来自于风能,所以这项资源是可再生并且无限的,所以人们可以完全放心的在藏经阁里洗澡。

时间过得很快,居民们打铁造风车的工作中已经不知不觉的过了四个月了。气候又一次的转冷,不过这是正常现象,北半球的冬天又来临了。根据他们的计时工具,恢复藏经阁电力的那一天正是灾难来袭的一周年纪念。人们决定休息两天,第一天用来哀悼在灾难中遇难的人们,第二天庆贺他们还活着。当然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享受一下他们工作带来的成果也是很必要的。精通厨艺的人们烧出了可口的菜肴,享受完美食的人们还享受了热水澡。孩子们在热水中嬉闹,天真的笑声同样也感染了成年人。现在这里的人们都称得上是生死之交了,大家也都是从地狱边上捡回一条命的,彼此之间只有理解和包容,少了斤斤计较和尔虞我诈。几个月的工作中人们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连脾气最暴躁的人都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尊重他人。可见灾难也不是一无是处,由于它的清洗,人类似乎改掉了自身的弱点,遥远年代人类具有的美德又一下子回到了人们身上。

许之源感触良多地对王泽道:“你担心的人性的残忍贪婪的本质似乎没有在我们中间发生啊。”

王泽道:“这完全归功于我们所处的环境,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在现在的环境下,只有团结才有出路。其实任何时候人类都是需要团结的,可惜只要物质文明一旦丰富了,人类就会忘记这一点。鲁迅先生对人类有过一个深刻的比喻,人类好比是一群在冬天里的豪猪,彼此需要对方的体温取暖,但太过接近又会被彼此身上的刺扎伤,所以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我们这群冬天里的豪猪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寒冷,所以才把我们驱赶得如此接近,彼此都能容忍对方身上的刺了。不过今后寒冷消退了,人们又会在乎起对方的刺的。”

许之源道:“你似乎对将来的形势估计不是太乐观么。如果我们把现在的经历都记录下来教育我们后世子孙,告诫他们一定要团结,可能会有点用吧。”

王泽道:“可能有一点用,不过至多就一点点而已,人性的弱点是改不掉的。不过现在的这些孩子他们将来必将团结,因为一方面豪猪的寒冬还没那么快就过去,另一方面他们的人数还不是很多,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要比彼此抢夺物资来得简单。但是一旦他们的子孙人口达到一定数量以后,从自然界获取物资会比彼此抢夺来得困难,到那个时候,人性的一切弱点都会卷土重来,至于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萧东来一直在旁听他们俩的谈话,这时他插嘴道:“王泽,照你的说法,人类只要一个字就可以形容了,那就是贱。不过我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很贱,如果我承认了我就成了越王了。”

许之源不解的道:“什么越王啊。”

萧东来道:“越王勾践(够贱)啊。”

两天的休息日很快就过去了,不过人们约定在元旦是再休息几天,反正冬天里的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多休息几天也无所谓,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地球上大多数民族的节日都是在冬季的。人们还筹划在元旦的休息天里,举行一个集体婚礼的意识,萧东来和吴臻是其中一对,另有其他几对也将在仪式上喜结连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2012后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