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红楼御猫

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贾家出神仙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刘怡这厮也是个杀伐果断之人,在贾琮的一再劝说下,没几日就开始安排人在军中传播军屯之事,特别是朝廷给愿意留在倭岛将士的丰厚待遇。

这种国家发媳妇、发房子、发土地等等一应政策,很快就在军中广为流传。

正好大家伙都在猫冬,除却必要的巡防之外,军汉们最喜欢的事就是躲在温暖的营房中,靠着火吹牛打屁。

自打朝廷打下数藩之地,出云等新建州府皆已种植了土豆这等高产之粮。

因天寒之故,军中对饮酒的禁令也松了松绑。

烤炙野味,香甜软糯的烤土豆,再饮一口小酒,那日子简直赛过神仙……

“听说了吗?已经有人去掌记文书那报名了。”

这几日什么事传的最火?那必然是军屯之事,营房中刹那间就又一次陷入了热切的讨论中。

房中唯一的军官,大胡子伙长消息要比他们这些大头兵强的多。

伙长一提及此事,顿时就让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只听大胡子说道:“都护府已经定好了规矩,只要愿意留下,安家费五十两,朝廷不但给发媳妇,还会分田五十亩,并会在城中盖上两进的宅子,每月军饷翻倍,子女入公学读书……”

嘶!

众人齐齐深吸了一口凉气,这待遇简直太吸引人了!

若不是故土难离的情绪还在心中作祟,怕是人人都要挤破头要去登记了。

“不过倭岛距离家中太远了,光是海上的路程,就要两三个月,还得看天气……”

期间年纪最小的那个少年军汉话音未落,脑瓜上就挨了一巴掌。

大胡子伙长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你哪里有家?当初要不是正好碰到文安公主赈灾,你早就饿死在路边了。如今有了成立家业的机会,别人能挑挑拣拣,你有什么资格挑?”

与别人不同,少年军汉父母兄弟皆死在了数年前的一场雪灾中。

他是靠着朝廷的赈济捡回了一条命,后来在官府以工代赈的政策下,靠着勤快养活了自己,最后投身军武混一口饭吃。

别人离开倭岛是回家,他离开了倭岛还是只能在军营过活。

除非有一日他能立下不小的军功,否则这辈子都有可能没办法盖上几间房子,娶妻生子。

大胡子不是非要贬低少年,实在是担心这孩子一根筋,错失了这个难得的良机。

他甚至大手硬压着少年的肩膀,满脸的不可置疑,极为严肃的对其说道:“别人怎么选,我不会管。但伱不同,你明日就去掌记那里登记!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家就剩你一个独苗,朝廷给你发媳妇,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

少年的心中要是没点心动那是不可能的,他都十八了,还没尝过女人嘴唇上的胭脂呢。

但他还是再三犹豫,幽幽说道:“可我不舍得离开头儿,还有几位哥哥们。等打完了这一仗,哥哥们都回去了,就剩我一人……”

“谁说我要回去?”

大胡子闻言一笑,用粗糙的大手在少年脑瓜顶一顿搓。

旁边众人中,越有好几个咧嘴笑了起来。

其中一人憨笑道:“我还以为你们都不愿留下呢,这日子让我好是为难,没想到头儿你也不打算回去。”

大胡子摇了摇头:“我出身北庭草原,塞北的风雪可比倭岛要烈的多。对我来说,倭岛已经是洞天福地了。朝廷大恩,让我有了这个机会。等帅府安排妥当,我就让你嫂嫂带着孩子过来。”

“我也差不多,当初活不下去了跟着人跑到了海上。亏得汪老大投了朝廷,才有了洗心革面的机会。如今朝廷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得赶紧抓住,娶妻生子,给我家延续香火……”

等被派来倭岛的将士,要么是京营中的精锐,那些几乎都是武勋世家或是京畿的良家子,这些人留下的几率不大。

还有一大半的人,是当初从受灾的流民中招募,亦或是草原降卒、招安的海寇。

这些人除了杀人,没什么谋生的手段。

又因为出身在军中很难往上发展,回中原又只能当大头兵。

与其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还不如应了朝廷的号召,留在倭岛安家置业,说不定还能得个机会再升上一两级呢。

……

类似的讨论在大雪漫天的时节,几乎成了军中最热的话题,一度压过了朝廷从京城送来的犒赏之喜。

刘怡也没有想到这个在他看来极为难办的事,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两个月内就登记了多达三万人的名字。

王子腾的身子骨在李时迁老爷子的调养下,腊月底前恢复了大半。

虽说亏损的精血一时半会是补不好的,但总算已经能处理军中的公务了。

贾琮将军中之事全部扔给了王子腾与刘怡,他则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倭岛新建州府的安民之事上。

“军屯是一方面,咱们还得想办法从中原迁徙一部分百姓过来。”

啪嗒……

贾琮的话刚说了一半,刘怡手中的筷子就掉在了地上。

象牙制成的筷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如同刘怡的心跳声。

“你小子能不能安省些,光是一个军屯就差点把本王折腾死,你竟然还想着迁徙百姓?”

这回就是王子腾也不看好贾琮的想法,倭岛,未来的扶桑布政使司,中原的百姓从来都是拿化外之地、烟瘴之所看待。

历代帝王为何对周边这些藩国多是施行羁縻之策,不是打不下来,是觉得好地方他们都已经打下来了,他们对什么倭岛、南越等等没兴趣。

就是如今的国朝官员,都对来倭岛任职极为抵触。

我一个好好的从七品京官,朝廷竟然让我来倭岛当什么正五品的知府,这不是流放是什么?

瞧,这就是天朝官民对倭岛的印象。

还迁徙百姓?有本事你用绳子绑上几万十几万人试一试能不能迁来倭岛!

贾琮也是焦躁的挠头,他有信心将军屯之事完成。

但迁徙百姓东渡大海,来此“化外之地”,还真没什么信心。

“可若不迁徙汉民来此,我总是不放心。”

唯有用汉民稀释倭人的比例,然后不断的用汉民的风俗习惯来引导倭人作出改变,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的用文化统一整个倭岛。

贾琮与王子腾、刘怡最大的分歧就在这里,这两人都是秉持杀伐震慑之道,贾琮的想法则是军事手段、文化手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始皇帝陛下威武,早就给出了统一最基本的准则。

只有做到文化统一,才算是真正的统一。

他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再次讲述了一遍,刘怡这个铁憨憨满不在乎,但王子腾却是听进去了。

“你这么说倒是有一定的道理,昔年朝中三次攻下南越,却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统治,就是因为南越那边始终跟咱们汉人不是一条心……”

王子腾打了一辈子的仗,对于如何治理新附之地还是有些经验的。

贾琮这么一提醒,他也就想通了许多以前疑惑的事。

昭武年间,太上皇带着一帮老兄弟,就差一寸一寸的在草原上犁地了。

可最后瓦剌、鞑靼还不是降而复叛,跟天朝打的不可开交。

唯独这一次的归附,草原上的数十万控弦之士竟然都成了天朝最忠诚的那一批人。

他们如今以天可汗的子民为荣,一个个嗷嗷叫着要给天可汗陛下打下整个世界。

为何?还不是朝廷的民族融合之策起了作用。

王子腾突然盯着贾琮上下打量,沉吟许久。

这小子短短数年,竟然能引导朝廷制定了这么多的治国良策,若是当初他能帮我王家……

怪不得二圣对其如此放纵优容,这样的臣子哪个帝王会不喜欢?

“这样,咱们还是把这边的情况写成密奏,送去京城让陛下定夺。就算要迁徙百姓过来,那也不是咱们能做主的。没有内阁的同意,便是陛下要迁徙百姓来此,都无法将其付诸行动。”

王子腾这话倒是没错,大夏的政治制度已经极其完善。

像这种大规模迁徙百姓充实倭岛之事,内阁不点头,皇帝的圣旨都出不了紫禁城。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迁徙百姓的可能性与实施的难度,最后在夜幕降临时才各自离去,回了自己的屋子。

……

小年很快就过去了,倭岛上的百姓也开始了过年的准备。

与往年不同,出云城的百姓都收到了州衙发放的粮米肉蛋,还有糖果等物。

最重要的,是州衙遵照朝廷旨意,给每一户都赐下圣人、天子的半身像,以及一副红底黑字对联,还有一对门神。

出云城的百姓第一次沐浴圣恩,一个个将二圣的画像供在神龛中,上香叩拜。

贾琮瞅着贴在门上的新门神,神色古怪。

“为何这门神会是我爷爷跟英国公他老人家?”

被府里派来的二狗子脸色苍白,扶着门框才能勉强站稳了身子。

遭老罪了,没想到他堂堂贾家家臣,荣国府狗爷竟然会晕……晕海!

这都下船一天一夜了,他还觉得脚下的大地在上下起伏。

他习惯性干呕两下,给贾琮解释道:“三爷出发没几天,圣人连续数日噩梦难眠,请了终了真人张神仙解梦。张神仙说这是鬼祟侵扰,需有杀气最甚之忠臣守护,方可斩去鬼邪。故而圣人下旨让英国公他老人家,以及老爷披甲执锐,入宫护卫……”

原来是老圣人做噩梦,诏了英国公张岳以及贾赦这两个国朝当下最具杀气与忠诚的大将守卫皇极殿。

还别说,两人往殿门口一站,老圣人睡觉那叫一个踏实。

不过张岳到底是七十岁老臣了,哪能一直让七旬老人守门,那不是得累死。

第二日张道士又献上一策,找来画师,要为两人画像,打算贴在皇极殿的大门上。

张岳自是没什么意见,要当活神仙了,这是老张家的大好事。

不过赦大老爷这回特懂事,说是自己不比张老爷子,没这个资格,奏请二圣将自己换成了他老子,已故荣郡王代善老爷子。

就这样,两张杀气腾腾却也正气凌然的军神画像,就贴在了皇极殿的大门上。

自此,老圣人还真没有再做过噩梦。

一时间,京城四处都在流传着荣、英二公两位军神的故事。

传统的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可没有老圣人这个活广告令人信服,加之朝廷有意推动,今年的门神就变成了荣郡王贾代善与英国公张岳。

王子腾那叫一个羡慕啊,老圣人对贾代善的好,简直越过了所有人。

这再过上几年,贾代善与张岳这两位新鲜出炉的门神就会深入人心,世代流传下去。

到时候张家与贾家,那就是出过神仙的家族。

老天爷,我老王好羡慕啊!

王子腾怎么想的贾琮猜不到,但二圣是怎么想的,他还是能猜出几分的。

皇家已经在为将来布局了,这是打算从信仰上加深老刘家对天下的影响了。

封神不过是顺势而为,将来天下一定会多上几位甚至十几位的敕封神仙。

“陛下还下旨敕封老太爷为齐天护国神威显灵真君,命礼部、工部在京城、金陵等地修建真君庙。原本还要敕封英国公他老人家的,不过被张神仙拦了,说生前立庙有违天道,这才暂时按下了此事。”

好家伙,二狗子带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劲爆啊。

贾琮对自己的猜测更加确信了,抛开老圣人对他异父异母亲兄弟代善老爷子的真情,二圣已经在为老刘家的将来铺路了。

政治层面的变化谁也料不准,但文化信仰上的影响力越大,对老刘家来说,那才是万世一系的可靠保证。

就算将来某一天老刘家无力掌控朝堂,只要义务教育还在施行,国朝还信仰着老刘家敕封的神仙,老刘家就能始终在民间有极大的影响力。

曲阜孔家、龙虎山张家不就是这样成为千年世家的吗?

……

欣赏完老爷子的神像,贾琮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温暖的屋中。

没了旁人,二狗子这才给贾琮说起了这几个月京城的热闹。

“京城最近闹得最大的事,就是《大夏宪法大纲》的问世。张正矩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国朝最为完善的律法草案,其中最为令世人震惊的,是张正矩竟然敢将律法的地位凌驾于天子之上……”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阅读红楼御猫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