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到清朝

春秋到清朝

四大名将(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HD,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HD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SX省XY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另有一说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赵时,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

历史地位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将白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乐毅。[11]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战绩名单

白起战绩

时间

战役

简介

公元前293年

伊阙之战

白起率秦军在伊阙同韩、魏、东周联军展开战争。此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

公元前292年

白起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

公元前291年

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公元前286年

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

公元前281年

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求和。

公元前280年

白起再次伐楚,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前279年-前278年

鄢郢之战

白起率秦军伐楚,攻破楚国都城郢、别都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重创楚军,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

公元前273年

华阳之战

白起、魏冉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

公元前264年

陉城之战

白起率秦军攻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此战斩首韩军5万人。

公元前263年

白起伐韩,攻占韩国野王。

前262年-前260年

长平之战

白起率秦军于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人。

历史评价

蔡泽:“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HD,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苏厉:“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寒泉子:“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秦昭襄王:“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赵胜:“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陈馀:“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张唐:“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司马迁:“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HD,武安为率。”

谷永:“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

扬雄:“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诸葛亮:“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

孟达:若乃权君谲主,贤父慈亲,犹有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种、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类也。

何晏:“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

邓艾:“忠臣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孙楚:“烈烈桓桓,时维武安,神机电断,气济师然,南折劲楚,走魏禽韩,北摧马服,凌川成丹,应侯无良,苏子入关,噭噭谗口,火燎于原,遂焚杜邮,与萧俱燔,惟其没矣,古今所叹!”

李世民:“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赵蕤:“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胡曾: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

司马贞:“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杜甫:“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赵匡胤:“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以利动之,以本待之。’起佯北致赵军而以奇兵劫之。又曰:‘诸侯乘其弊而起。’起谓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是也。”

黄道周:“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四十万人,一夕坑尽,应侯受知,武安失意,及败请之,坚卧不起,士卒先迁,杜邮受死,虽君寡恩,实天报理。”

唐甄:“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敕修武安君白公庙记》:“窃以武安君威灵振古,术略超时,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

阅读春秋到清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