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太监监国

贾太监监国

第18章太监监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贾富贵问了许多问题。

两位皇子的答案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就会产生矛盾,两位娘娘的脸上开始不好看起来。

起初会以为两兄弟会一致,但从他们口中的答案来看,一个是怀柔,一个是强武。

对于治理国家,没有独特见解,只是模仿老祖宗而已。

但意见却相左,难以达到平衡。

最后,开始谁也不服谁。

于是便有了两位皇子在某个问题上产生争论。

比如说,皇上,他们的爹醒过来,他们该当如何?

哥哥说,既然已经坐上了皇位,不可能退让只说。

然弟弟比较孝义,说退位给父皇。

一个引经据典的说,历朝历代没有退位让父皇的说法。

一个用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劝说哥哥。

两人同时管理国家,一定会发生这些矛盾。

如今,两位娘娘也看到了,并不是她们想象中,那么和睦。

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一起治理国家就会出现这种争吵,更何况朝堂之上其他大臣们。

怎么办?

薛老将军听了许多,但是只问了一句:“贾公公的问题,是你当如何呢?”

贾富贵看着薛老将军。

许久后才慢慢道来。

用几句成语概括的话,就是集思广益,分田入户,广开学堂,教化民众,货币流通,统一语言,政权集中,以法治国,以人为本,抓生产,重工商,抓教育,抓生育。

两位皇子,默默的消化中。

两位娘娘听后,也是眼睛一亮。

薛老将军听后,也是连说了几个好字。

薛老将军让贾富贵去泡茶,贾富贵就离开了这间房间。

然后,薛老将军说道:“你们应该知道,他是有真才,可惜只是个太监,这也是他的优点,你们也就放心,他不会独揽大权,毕竟后继无人,这样吧,让他监国吧,看看她所说的太平盛世,到底是个如何景象。希望那天,我还能看到。”

“那他日后贪恋权贵呢?”

“对啊,不放手怎么办?”

“呵呵,你们忘记了他口中所说的,政权集中?这样吧,大皇子爱武就进入薛家军历练吧,二皇子爱文就从政吧,两位皇子意下如何?”

两位皇子相视一眼后,笑着点头。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其实,玩归玩,闹归闹,真的在一个问题上,出现相左意见的时候,真的谁都不服谁,所幸一个习武,一个习文。

“那大臣们有意见怎么办?”

“你们去安抚吧,如今,老夫实在想不出来,两位皇子中谁能胜任皇位,先这样吧,如果当战事不断,就让大皇子继位吧,如果天下太平,就让二皇子继位吧。”

两位皇子表示认可,两位娘娘也是觉得只能这样了。

贾富贵怎么都没有想到,将来自己会监国。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还是有的,以死明鉴的也有。

但在薛老将军,拔剑血染朝堂后,这个声音就消失了。

贾富贵开启了,监国的重担。

他约见了,京城内大大小小的世家。

强行让他们捐钱捐物,然后许下了好处。

比如说,重工商。

让世家们开始建造工厂小作坊,投入人力物力修桥铺路,打造贸易之路。

自然,也有头铁的,不把贾富贵放在眼里的,直接硬钢的。

第二天这家就不复存在了,直接被抄家灭族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不配合的,贾富贵也不是仁慈的人,毕竟经历过战场上的洗礼,该杀鸡儆猴的杀鸡儆猴,该怀柔的怀柔。

都跟你们许下好处了,不听是吧,唯有杀了。

连续杀了几家后,其他几家连忙捐款捐物,名下的田地也捐了不少出去。

没办法,命要紧啊,这是真杀啊。

朝堂上的人,各个笑得乐哈哈,尤其是户部,但接下来的操作,让户部再一次眉头紧锁起来。

当然,从世家手中拿来他们所拥有的田地,并还给百姓,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问题不大。

让百姓耕耘,自给自足。

分田入户,登记造册。

还有就是,广开学堂,三岁的孩子必须启蒙,入学,并且免费。

这可是一大批白花花的银子啊,这钱还没有捂热乎,又要光了。

户部老头的坐在地上发呆.........

之前有多高兴,如今就有多悲伤。

科举,在也无须举荐信,只要文人们通过各乡各城各府的应试,从中脱颖而出者,即可获得来京的路费,参加科考。

征兵,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全民年满十六岁后,必须入伍满二年,全民皆兵,男女不限。

生育,三胎者国家赏钱赏地,减免一半税收,四胎五胎六胎国家出钱来养。

修桥铺路,建设两江,整改水路,修缮堤坝。

说道修缮堤坝,贾富贵让人从大山中修一条路上堤,他打算在堤坝植树。

水土流失,是决堤的关键因素。

多植树,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但树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大山里面挖,这都需要人力物力。

现如今,没有战事,就让将士们去挖。

修缮堤坝,保卫两江,修缮律法,保卫百姓。

尤其是那一句,皇子犯法与民同罪。

改善居民环境,街道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整顿山匪,强盗,路霸。

武国,正在大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宦官弄权,太监监国,虽然起初是民生沸腾,讨伐声不断,特别世家子弟,怨声载道。

但慢慢的,全国百姓发现,这样的发展还不错。

世家也一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但他们霸占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比如商业,工业。

厂房越建越大,工人越来越多。

得益于贾公公这小子,弄了许多商品出来,尤其是改善了务农工具,锄头之类的产品。

特别是发明了肥皂,贾公公这个发明,让世家子弟再也不敢说话了。

毕竟,一个城里面,一个世家独家代理啊。

还有服饰,尤其是女性内衣之类的。

商品越来越多,运输越来越发达、

百姓有钱,货币流通。

世家的口袋,越装越多。

并且比之前,更好。

信仰方面,贾富贵立了道家,也没有限制佛法普渡。

京城内,路不拾遗,夜晚灯火通明。

开放了夜市,贾公公发明的火锅,烧烤,铁板烧。

尤其是冰镇啤酒,直接让世家的工厂忙的热火朝天,种田有这个挣钱?没有,还真的没有。

呵呵,现在让世家雇人种田,还不如干这个,你看看,一大批人来这里订单。

虽然之前,被贾富贵敲诈光了,但如今的回报,真的跟他预计的一样。

他们还是把握了整个武国的经济命脉。

周围百姓也有活做,一举二得,百姓的生活大大改善了许多。

尤其是寒门子弟,再也不是举报无门的现状,他们可以凭借着各种场所,发表言论。在贾公公的鼓舞下,他们寒门子弟,边打工边学习,半工半读的模式。

言论自由,这是一项重大改革。

朝堂之上,不再是一群老者,如今输入了新鲜血液。

如今的武国,在各大城里面,都有一个论证辩驳大会,每一周一次。

就当时的国事,参与讨论。

广纳贤才。

阅读贾太监监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