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别院

华山别院

002 入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杳暮冥冥,长庚西至。崖涧里,霜风渐起。

鹫鸟归林,鸡宁犬静。

衰草杂林的山岗中,一团黑影形似幽魂,起伏不定。

刘老六提了一条熟木棍,顺着前路疾驰而去。他得了二爷的口令,誓要捉拿那窃物的小贼,左右不过二三里,只须疾足强奔,旋踵之间,便可得手。

二爷德高望重,素有名威,方圆百里,哪个不知我刘氏?哪个不知我刘二爷?此番二爷受了难,我却是得了运,活该我发财。捉了那小贼,立了功,扬了名,族里族亲,哪个不知我刘老六,哪个见了面,不得喊一声六哥?至于赏钱,那还能少得了么?

只要有二爷在!

日后跟了二爷,了了这一段故事,少不了得了重用,岂不美哉?

须得知,刘老六本是刘氏族亲,乡里山民,此番得了巧运,如何能不利用?

往年间,这青羊镇上,生儿嫁女,六服出丧,哪一样少得了刘家,但凡有个大事小事,乡里乡邻,都是争着来帮忙,出劳力,攀关系。其中缘由,盖是刘氏家财势大,不曾知晓哪一天,便要求到人家府上。

休说近日,便说早年,刘老六他娘,便是刘氏族人从仓山县县府里拐来的。说是拐,倒是谦辞,就是伙了一伙人,瞧见了哪家姑娘妇女,年轻的、漂亮的、老的、少的,一律不论,趁人不备,伙同上去,用药迷晕了,装在麻袋里,一伙绑回来,嫁与乡人,作妻作妾。有那不中用的,打死了,丢在山岗,丢在山涧,谁也不知,都是族亲,都是作的肮脏事儿,彼此口风甚严。便是那官差来询问,也只当不知道,插科打诨,也就糊弄过去了,实在瞒不过,有那丢妻遗女的人家,找上门来,也死不承认。互相掩护,或是打杀了,丢在山涧,或是予那官差送些银两,也就过去了。那些被拐来、绑来的女人,若是从了便罢,认了命吧,虽然苦些、作践些,倒也还能活命;若是那性格刚烈,死命不从,或是假意屈从,想方设法逃跑的,则更是惨痛。抓住了,先是打一顿,不论生死,后是游乡示众,剥去衣物,人人凌辱。若是几番折腾下来,人还活着,便送予那孤寡鳏独的乡民佃户,今朝你一日,明朝我一天,轮流蹂躏。活得,连那县府里的娼妓,也有不如。

只比他人,那家里圈养的牲畜,略好一些罢。

许多人,不到半年,也就死了,活着的,也是疯疯癫癫,内心绝望,生不如死。

刘老六知道这些龌龊事儿吗?

他当然知道,即便她老娘不讲,他也该从乡邻族亲中听说了。

那么。

他干过这些龌龊事儿吗?

他当然干过。要不,他怎么能在刘二爷手下做事呢?

他不仅干过,而且还干得相当顺手,驾轻就熟,深得重用。

照他的话说。

“这仓山县,我六爷……!”

说完,他一指那熟木棍。

“这棍子……!就是金科玉律!”

刘老六自然是得意的,在这青羊镇,他也算是一号人物。

手里握着熟木棍,一路上,犬吠声绵延不绝。

脚下健步如飞,足蹬软底布鞋,耳听得,脚下“嚓嚓嚓”,鞋底摩擦声连绵不绝。远处,矮小翻腾的黑影越来越近。

惊弓之鸟!

插翅难逃!

山岗中。

吴中有内心惊骇,三魂消,七魄散,似怒海,似狂涛,似沉星坠月,似地覆天倾。

心如阵前擂鼓,目似水月镜花。

脑袋里昏昏沉沉,脚底下踉踉跄跄。

背上背着床面,手里握着柴刀,气喘如牛。

再看他,眉上血满头骨,背中汗如雨瀑,两臂桡棹如桨,足下翻沙似燕,行迹轻巧,却又好似败军之将。

山风拂过两耳,犬吠浸入胸膛,似催命符,刀下鬼,又似勾魂令,索命无常。

啊呀呀!

将!

去无路!

眼见得那刘老六先前还在镇子中,相距二三里,眨眼间,已到近前,不足一里之遥。

稚童如何敌得过壮年?

终究是龆年稚齿,弱骨难扶。

垂死挣扎,属纩之际罢了。

“噗噗噗!”

林中惊起飞鸟,刘老六越靠越近。

“小贼!哪里走?”

耳后一声厉吼。

木棍划过长空。

“咻!”

“噗!”

吴中有猛然前趋,背后结实挨了一棍。

一回头!

只见刘老六已近在咫尺,短短相距不足五十米。

气力不俗!

刘老六一击得手,脚下瞬时奔出,只待捉拿吴中有。

这熟木长棍傍身多年,耍得又精又细,乃是他的心头重宝。浸油、刮蜡、包浆,棍头棍尾,盘弄得如同铜棍一般。往日里从不舍得丢手,今日瓮中捉鳖,倒不曾细想,果然一击而中。

心下自是得意非凡。

凌空一击!

吴中有挨了这一棍,瞬时惊得冷汗淋漓,彻底慌了手脚。此时已容不得他再做细思,只觉得后脑中电流四溢,惊惧昏神,腹中气脉一滞,头发根根竖起,似那炸毛的猫,入笼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鼠,手脚错位,不听使唤。

耳目昏慌之下,纵身一跃,钻入荆棘丛生的左侧山林之中,仓惶而逃。

腊月寒冬,这山林里又是如何干净?

一时间,头上、身上、脸上,手臂、脚踝,尽是麻、痒。他原是受了伤,那草里的毒素、虫尸一齐渗入伤口,痒得人直想剖心裂肺。

山林无路!

荆棘布身!

吴中有无有他法,只得举臂开道。

只听得。

“噗噗噗!”

荆棘断裂。

“唰唰唰!”

柴刀乱舞。

三寸长的棘刺刺入手臂,头脸拉出血丝,身上、腿上更是伤刺无数,有那枯死的棘刺,落在地上,刺入脚掌,瞬时血流如注。

吴中有顾不得疼痛,兀自拔出,仍自顾逃命。

这也就罢了。

难的是那林中的枯枝腐叶,累年积蓄的细絮浮尘,杂错之间,迎面而来,径入口鼻,双目两耳,无不受此折磨。

他只得埋头,盲目勇进,双目虚合,毫无章法。

行进艰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头,吴中有止才行进了数尺。

那头,刘老六已在两丈开外。

相距不过止息之遥。

“釜底游鱼!”

刘老六三步两步奔到近前,俯身拾起熟木棍,踏入林中,喝到:“小贼!哪里逃!”

言罢。

刘老六提棍上前,杨臂甩尾。

“啪!”

一棍子打在树枝上。

“咔嚓!”

半截树枝连根带叶,掉落在地。

他这一棍!本意是,将那小贼一棍打死!

只是他胜券在握,十拿九稳,想到垂手可得的功业近在咫尺,一时间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之下,扬眉奋髯,用力过猛,一棍子打在了头顶高处,一段横生的杂木树枝之上。

吴中有被吓得暗自掉魂,踉跄几步,身形一蹲,也顾不得砍断荆棘,寻了两丛荆棘交织的一处缝隙,钻了过去。

山林中,草木昌盛,若旬日里无人打理,止余数年,便可参天罗列,这荆棘丛也是如此。棘丛有大有小,有窄有宽,大的百丈,小的盈尺,宽的御马可就,小的一步难行,有的对面不盈尺,过境却要绕行数丈,有的对角相距数丈,通行可就一息,所谓山林杂草,便在一个“杂”字。

吴中有年仅七岁,身短体亏,巧似鳅鱼,一缩身,便可钻过,可这吴老六已是中年,身材魁梧,体态壮硕,如何可过。

加之此处山林并不平坦,杂草丛生,多有碎石。刘老六一时不曾得手,恍然间,竟让得吴中有逃出了两三丈。

荆棘阻路!

顿时。

怒从心起。

刘老六伸手去拨。

怎料!

“嘶!”

一枚棘刺扎入手掌,疼得刘老六心尖儿一颤。

“你娘!”

刘老六怒声自骂。

蜷回手来,只见一节半寸长的黑刺,连根带刺,扎在无名指上。好在他往日里不仅翻枪耍棍有招有势,伺弄庄稼也是一把好手,手上肉茧很厚,因之伤得不深。只是体格魁梧,身体健硕的人,血气也旺,这棘刺一拔掉,血液流得也比常人多一些。

刘老六受了伤,怒气上扬。

眼见得那小贼钻林爬洞,呼吸之间又爬了两丛棘刺,当下也没了言语,后槽牙却咬得如石磨一般,嘎吱嘎吱作响,两腮绷得笔直,面部麻木,双目含冰,仿佛石佛一般。

拔掉黑刺,提棍便打!

那爬枝牵蔓的荆棘顿时被打得左右离分,偶有打不断的,也被他信手折断,从容慢进。

俗语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此言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山穷水恶之地,必然民风彪悍,加之官府逼迫,诗书难礼。历朝历代以来,常使以羁縻之策,愚民之术,重税以锁民,是以生活困苦。居之僻地,你若不凶恶,便守不住家业,难免为他人所夺。家中妻儿,父母老小,如何养活?因之,偏僻之乡必以忠信,富庶之国必以礼仪。

所谓。

穷山生戾气,恶水养勇夫。

是也。

通目千载,良将必出于富地,劲卒必发于穷乡。

那刘老六自幼生于斯,长于斯,一身戾气自然是拔地倚天,恣意狂狷。如今遽然受挫,脾性上来……。

心虎张目!

便要噬人!

吴中有!

枉自惊惶,步履错乱!

骤然间,听得背后声势一顿。

“啪!……,啪!……,啪!……。”

棍声一阵强似一阵,刚劲有力。

再听得,那荆棘。

“嚓!……,嚓!……,嚓!……。”

断裂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回头看。

那刘老六正提着熟木棍,一棍一步,一步一棍,渐渐紧逼。

心下稍松一口气。

环眉四顾,西处,山楞渐隐。

其势在我!

惜我之时,贻我之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吴中有埋头苦奔。

二人你追我赶,不知不觉竟耗费了小半个时辰,距离却越来越远。

棍子愈舞愈急,怒意愈累愈盛。

盛怒中,短短才追了一里路,身上已被棘刺扎了数十次,脸上也被划了一道。刘老六正待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拼着如何受伤,先把那小贼捉了再说,却不曾想,先前的山道中,突然传来一阵狗吠。

“汪!汪汪!汪汪汪汪……!”

那狗吠声连绵不止,刘老六驻足回头,天色太暗,却也瞧不清。

“莫不是谁家的狗没有拴好,跑出来了?”他想。

这年月,是没有野狗的,只有豺狼,野狗不会出现在此处地界。

又等了一会。

那狗吠声处传来细微的嘀咕声,听得不太真切。

“……人?”

“谁……,怕……人……。”

“有人!”

“我……,……,走……。”

“你……,信我……,狗叫……。”

“……,狗……,打柴……。”

“真……,……叫嘞……。”

“你叫!”

“我……,鬼嘞……。”

“……,你……鬼……。”

“……。”

“吁……。”

那边话语渐低,这头刘老六却是听明白了,吸气高喊:“谁在那边?”

山道那头闻言声音一滞,狗吠越来越急促。

刘老六再次高喊:“我刘老六,对面谁啊?”

这次山道那头答话了:“刘老六!吓死我!你三婶还当你是个鬼呢!这狗老叫!……你在这作啥呢?”

刘老六答道:“有个小贼!伤了二爷!跑了!正捉呢!前面林子里!”

山道那头闻言一惊:“二爷伤了?贼呢?抓着了么?”

刘老六答道:“莫有!那贼子狡猾得很,让他跑了!三叔,你搭把手!你那狗好用!”

三叔答道:“成!我让你婶给族里报个信!”

刘老六答道:“不用!我在镇子里提前打过招呼了!用不了一刻,乡里人就来了。三婶!你也过来搭把手!”

那三婶本就是拐来的,与他三叔生了七八个娃,如今年纪大了,走也走不得,动也动不得,好在往日里丈夫对她还算优待,也没让她吃多大的苦,日子也就过得去。此刻听了刘老六的话,如何肯信,心道:“这丧尽天良的龟孙,莫不知又在坑害谁家的姑娘,作孽啊……!”

当下靠在路边,伸手扯住他三叔的衣角,低声细细道:“莫要去!”

三叔也低声回道:“捉贼么,怕甚么?你不听伤了二爷么?一起捉住了,不卖了老六一个好?说不得还得得个赏钱么?”

三婶哀求,仍旧是低声细语:“莫要去!莫要去!这山林往日里都是荒的么?蛇虫又多,万一伤着你咋么办?去年还有……有老虎了么?”

三叔见她哀求,只当她是害怕,宽慰道:“莫怕么,这寒冬腊月的,哪来的老虎?莫要怕!莫要怕!”

三婶见他执意要往,顿时死死抓住他,急声道:“莫要去!莫要去!这天色都这般黑了,你能捉甚么贼?那贼万一捉不着……,万一伤着了?我可着么办?”

三叔见她扯住自己,顿时心里不悦,恼怒道:“你懂甚么?都是我刘家子弟,出了事,我还能站在旁边看着?你个妇道人家,你懂个甚么?”

三婶不懂吗?

她当然懂。

被拐到这青羊镇前,她还是个富家小姐。父亲请了西席,读书写字,也算是知书达理。可谁知,八月十五,中秋,家里表兄带了她出来赏月,家里仆人走散了,无人护卫,这才被这青阳镇恶人贼子绑到这里,嫁做人妇。家里人,此时怕不知道她还活着,只当她死了罢。可怜她那表兄,为了护她,当场被人打死。那血流得,填满了柳树下的坑塘。

三婶见了男人发怒,不敢忤逆,只得低声道:“你是家里的,你说了算,可是咱那孩儿,你若是出了事,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办?”

三叔见她这么说,一时答不上来,沉默了一会儿,道:“莫怕莫怕!我带着狗哩!那刘老六也说了,族里人稍后就来。我喝不了头汤,还吃不了二灶么?即便没有赏钱,出了这档子事儿,办好了,日后宗族面前,也好说话不是?”

三叔说完,见她还是不言语,硬声道:“你个妇人!果真是没得见识!我去了,你在此处等我!”

好个三叔!

字不曾识过一个,书不曾读过一章,倒说这知书达理的富家小姐没个见识,真是!真是……。

三婶知道这青阳镇人的秉性,心内哀怜一声,也不知是哀怜自己,还是哀怜他人。

只是无声地,心道:“妾不知你是何人,也不知你何处来,何处去,只愿你免此劫难,一生平安。”

“妾,仓山县,垂柳庄……。”

“李氏,小名儿翠娥。”

“留!”

那三叔见妇人不再言语,也就回头不理。

“哆!旺财!”

三叔唤了一声吠叫的狗。

“老六!三叔来助你!那小贼在何处?”

(本章完)

.

阅读华山别院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