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二百一十章:许奕邀宴,沮阳风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郡衙内宅书房内。

李玉满脸阴沉地站立于书柜之后。

方才孙道华与那仆从的对话,其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

果然难缠。当‘咯吱,一声轻响传来时,李玉心中不由得低声喃喃道。

未曾暗中交锋之前,李玉还对许雍信件中的‘难缠,二字嗤之以鼻。

但现如今,李玉心中再无轻视之意。

李玉深呼吸数次,努力调整了一番自身情绪。

待呼吸平稳,面色正常后方才走出书柜。

孙郡守。李玉微微一顿,面色平静道:孙郡守如何看待此事?

孙道华心中一凛但却面色如常道:此乃收买人心之举。

李玉迈步走向客座太师椅,此时的他再无离去之心。

可有对策?李玉入座,平静问道。

孙道华微微摇头道:并无对策,燕王此举与其赈灾期间树立赈灾两面碑如出一辙。

‘赈灾两面碑。,李玉低声喃喃一句,随即叹息道:着实无解。

若有解,当初宋国公与一众被抄家的贪官污吏绝不会让许奕顺顺利利地树下赈灾两面碑。

李玉沉吟片刻,无奈起身道:日后有关燕王府的消息,还请孙郡守务必第一时间传至我处。

孙道华头道:是。

就在孙道华礼送李玉即将抵达书房门口之际,门外再度传来一道急促的敲门声。

李玉与孙道华对视一眼,随即再度行至书柜后。

老爷,燕王书信。书房外仆从恭敬禀报道。

‘燕王书信?,孙道华低声喃喃一句,随即打开房门伸手接过书信。

孙道华刚关闭书房门,李玉便自书柜后快步走出。

为示忠心与清白,孙道华当着李玉的面拆开了手中的信件。

孙道华随手丢掉信封,快速展开折叠妥当的书信。

那书信中并未言及其他,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一份邀请函。

邀孙道华与上谷郡一众官吏明日酉时至燕王府赴宴。

在书信的末尾,许奕特意提及此番宴席乃是其与燕地官吏初次相见。

若无他事,务必赴宴。

孙道华与李玉互相对视一眼,二人面色凝重地同时开口沉声道:庞文泽。

书信中提及的燕地官吏并不单单是指上谷郡官吏。

一想到庞文泽明日将会带着渔阳郡一众官吏进入燕王府,孙道华与李玉皆头痛不已。

如果说孙道华这位上谷郡守是一位‘纯粹,的文臣。

那么庞文泽这位渔阳郡守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常年混迹于文人队伍中的武将。

其行事风格有时候较之武将还要武将。

而这类人有一个共性,那便是信奉忠义二字。

明日庞文泽至,今日许奕命人张贴兴建居养院的告示。

很显然,许奕此举非但是在破局,更是在借此事件拉拢庞文泽等渔阳郡官吏。

….

李玉沉吟片刻后,沉声说道:此事且先静观其变。

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然完全超出了李玉的掌控。

事实上李玉等人事先并非没有拉拢过庞文泽。

然,几番接触下来后,李玉除了感慨一句‘庞文泽果然人如其名,是一个比武将还要武将的文官。,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孙道华心中一凛,拱手回答道:是。

话音落罢,李玉转身离开了郡衙内宅书房。

许是可一,可二,不可三。

这一次李玉离去的格外顺畅。

待李玉的身影消失在书房外后,孙道华驻足书房门前许久许久。

不知过了多久,孙道华微微后退关闭了书房门。

行至太师椅处,缓缓入座。

整个人犹如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般瘫坐于太师椅上。

渐渐的,天色彻底昏暗了下来。

瘫坐于太师椅处的孙道华,缓缓抬起原本低垂的眼睑。

一股疯狂之色自孙道华双眼之中一闪而过。

像极了那潜伏于黑暗之中,等待着择人而噬的野兽。

......

......

一夜无话。

次日午后,阳光正烈之际。

上百匹骏马疾驰于沮阳城外官道之上。

为首一人身着澹紫色官袍,腰间悬挂有一柄三尺青锋。

剑柄之上悬挂着一条蓝色剑穗,剑穗顶部串着一串五色琉璃彩玉。

剑穗随着骏马的奔动而上下跳跃,五色琉璃彩玉时不时地互相碰撞发出阵阵悦耳之声。

马背上那身着澹紫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满脸享受地沉浸在彩玉碰撞声以及隆隆马蹄声中。

行至不久,见前方官道旁有一酒肆。

中年男子微微抬头,示意麾下士卒减缓速度。

不一会儿的功夫,百余骑于酒肆前顿住战马。

中年男子翻身下马后,其身后百余身着半甲的士卒整齐划一地自马背上一跃而下。

军......军爷吃点什么?酒肆内年轻的伙计快步迎了过去,恭敬地问道。

中年男子摆了摆手,示意酒肆伙计无需紧张。

随即开口吩咐道:每人一斤羊肉,两张胡饼,每桌一壶热茶,两碟小菜。

酒肆临近沮阳城,且位置又是在经商必走的官道旁,因此说是酒肆,实际上并不比一般的酒楼要小。

好嘞军爷,您里面请。酒肆伙计面带职业笑容大声说道。

中年男子左右环顾一眼,见酒肆外仍有大半桌椅未曾坐人。

随即微微摆手道:无需这般麻烦,就在外面即可。

话音落罢,中年男子转身看向身后站立笔直的百余士卒。

声音微沉道:就位入座。

遵令!百余士卒齐声应道,随即快步走向酒肆外摆放的木桌,一伍一桌快速坐好。

其行动间非但丝毫不乱,反而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

中年男子面露满意之色点了点头。

….

随即转身朝着酒肆外另一半面色各异的食客们拱手致歉道:诸位,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另一半食客们闻言不由得大为受宠若惊,急忙拱手还礼,连连开口说道:大人客气了,大人客气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酒肆开始陆续上菜。

待所有菜肴上齐后,中年男子起身看向坐姿笔直的百余士卒。

声音微沉道:用食时间一刻钟,开动。

遵令。百余士卒闻言朗声回应道。

话音落罢,百余士卒齐刷刷地拿起快子,随即不慌不忙地用起饭食。

丝毫不为时间所动。

然,临近一刻钟之际,百余士卒竟再度齐刷刷地放下手中的快子。

桌面上的五斤羊肉,两碟小菜以及一壶热茶此时均已空荡荡。

起身,上马。中年男子放下一枚银锭,随即沉声下令道。

短短三十息内,百余士卒均已上马。

当中年男子与百余士卒的身影消失于酒肆外的官道后。

酒肆门前的食客们方敢开口喧哗。

这是谁的部将,竟可以做到这般令行禁止?一年轻商行伙计满脸好奇地看向同桌的老者。

老者轻捋胡须遥望着中年男子消失的方向缓缓开口说道:身形魁梧,面色微黑生美髯,身着澹紫色官袍,身旁又有百余精锐士卒贴身护卫。

当今燕地,除了那位还能有谁?

年轻的商行伙计低声喃喃两句,随即睁大双眼不敢置信道:您是说,方才那位是渔阳庞......庞郡守?

老者微微点头道:除了庞郡守外还能有谁?

年轻的商行伙计眺望着酒肆前略显空荡的官道,满是感慨道:也是。

老者笑了笑,缓缓起身道:好了,咱们也该继续赶路了,等到了渔阳郡再好好歇息一番。

是。年轻伙计答应一声,随即快速起身。

走出不远,年轻伙计忍不住问道:您老人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小的听说渔阳郡在庞郡守的治理下已然可以做到夜不闭户的程度了,您觉得这是真的吗?

老者微微一笑,缓缓摇头道:假的。

啊?年轻伙计惊叫一声,随即叹息道:原来是假的啊。

老者见状再度轻笑道:渔阳郡只有郡城渔阳城可以夜不闭户,你听谁传的整个渔阳郡度可以夜不闭户的。

......

......

未时过半。

庞文泽率百余名士卒浩浩荡荡地抵达沮阳城外。

守城将领远远望见庞文泽等人到来,急忙下令打开中门。

末将陈叔存拜见庞郡守。中门外,沮阳城南门将领陈叔存抱拳行礼道。

庞文泽稳坐马背,微微抱拳以作还礼道:陈校尉客气了。

燕地两郡,因匈奴等外地的存在,自古以来便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两郡官吏大多均互相熟识。

….

庞郡守还请随末将自中门入城。陈叔存抱拳道。

庞文泽微微点头开口说道:有劳陈校尉了。

二人简单寒暄几句,随即同时通过城池中门进入沮阳城内。

方一入城,庞文泽的目光便被远处的人山人海所吸引到。

陈校尉,这是?庞文泽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人山人海,好奇地问道。

陈叔存象征性地朝着人山人海处看了一眼,随即开口回答道:百姓们再看燕王府张贴的告示。

‘燕王府张贴的告示?,庞文泽低声喃喃一句。

随即翻身下马朝着告示走去。

在三五名膀大腰圆的士卒簇拥下,不一会儿的功夫庞文泽便成功地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方。

庞文泽站稳脚跟的瞬间,数名膀大腰圆的士卒瞬间于庞文泽身周围成了一个半圈。

庞文泽定了定神,随即朝着告示看去。

在那长长的告示旁,十余名身着半甲的燕王府士卒,手持铜皮大喇叭不断地朝着围观的百姓讲解着告示内容。

随着燕王府士卒的不断讲解,告示四周瞬间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燕王殿下此举大义啊。一满头灰白发丝,面带饥色的老翁眼角湿润地感慨道。

话音落罢,老翁抹了抹眼角的湿润,提了提裤子,双手用力地将腰间布条勒紧。

麻烦大伙儿让让,小老儿要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那

些老弟兄们。

老翁提起地上一打满补丁的麻布袋子边朝着两侧百姓弯腰道谢,边朝着告示外走去。

花有百样红,人有千万种。

老翁方走出不足半步,便再难行进半寸。

麻烦大伙稍稍挪挪脚步,麻烦大伙了。老翁挤在人群中寸步难行,只得连连作揖请求道。

你算那根葱?一衣着亮丽的年轻人满脸不屑地呵骂道:滚远点,一身酸臭味还敢往小爷这儿挤!

说着,年轻人漫不经心地抬起一脚,直接踹向老翁腹部。

不轻不重的一脚落在老翁肚子上却好似有着千斤重量一般。

老翁踉踉跄跄地向后倒去,最终一屁股坐在地上,久久未能起身。

年轻人身旁的围观百姓见状瞬间面色不善地看向年轻人。

看什么看?小爷朱宗堡!年轻人不惧反笑道:今天小爷倒要看看哪个不怕死的敢碰小爷一下。

话音落罢,朱宗堡一脚将方才老翁掉落的麻袋踹飞。

麻袋在半空中旋转几圈,袋子中盛放的物品瞬间七零八落地飞了出来。

几息后,麻袋随着一些坚硬如石的馒头、饼子之物落了下来。

瘫坐在地上的老翁顾不得腹中剧痛,连滚带爬地冲向那散落一地的馒头、饼子。

那散落一地的馒头与饼子,几乎各个带着发霉的黑斑,且大半馒头与饼子上还带着凝固了的菜渍。

阵阵酸臭味自馒头与饼子上散发出来。

….

老翁咬着牙手脚并用地将那他人嫌弃到捂鼻的馒头与饼子如视珍宝般收入麻袋之中。

人群中,原本对朱宗堡满脸不善的百姓,再闻得朱宗堡三个大字后,无不低下头对方才的事情视若无睹。

流水的郡守,铁打的朱家。

那朱宗堡不是旁人,正是沮阳城最大的世家朱家的嫡脉子弟。

其同时也是沮阳城内公认的纨绔子弟之一。

见方才不满的百姓无不低下头颅,羊装不知。

朱宗堡心中瞬间得意起来。

朱宗堡伸手指着方才面色不善的百姓冷笑道:一群废物,只会犬吠。

说着,朱宗堡抬脚,用力地朝着一个滚落至脚边的半块馒头踏去。

怎料。

那馒头异常坚硬的同时,表面上还裹满了干枯的菜渍。

朱宗堡一脚下去,馒头非但没有应声而碎掉。

其整个人反而因脚步不稳,身子径直向后倒去。

若非身后站满了随从,朱宗堡这一脚下去,难免后脑勺落地。

直娘贼的贼老头!。朱宗堡稳住身躯后,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面色肉眼可见地胀红了起来。

朱宗堡怒骂一声,随即大踏步朝着仍在努力捡着发酸的馒头与饼子的老翁冲去。

显然,恼羞成怒的朱宗堡将这一切的一切都怪罪在那无辜的老翁身上了。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冰茶常在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wap..,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阅读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