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考古大师

满级考古大师

第九十六章 开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文峰塔墓地,是随州修建“文峰塔还建小区”时发现的。

文峰塔社区这片的老房子,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了。

也是因为都成为了老破旧,这才会被政府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全部拆迁重建。

当时工地上机械施工时,一条墓道直接被挖出来了。

也是因为这条墓道的出现,才使得工程暂停,当地考古所介入,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考古调查钻探。

这一勘探,一下子就在已经被拆迁的原“文峰塔社区”的位置上,发现了几十座年代不一的墓葬。

最先被发现的就是施工现场被挖出来的三座墓。

分别是两座东周墓,一座明代小型砖室墓。

编号分别是M1、M2、M3。

这块新确定的文峰塔墓地,是随州溉水东岸义地岗墓群的一部分。

义地岗墓群早在九十年代就被勘探发现了,但是文峰塔这片在之前却没有被当地文物局注意到。

毕竟之前这片地方都盖满了房子,考古队也不可能对地底进行勘探工作。

不过,擂鼓墩曾侯乙墓离着这里只有5100米远。

上个月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也在文峰塔墓地东北方向9100米的位置。

可以说这几片墓葬群互相之间都是有关联性的。

而且规格又都很大。

所以哪怕还没开始进行正式挖掘,不管是市里还是省里的领导,都猜测这两处墓地肯定也和曾国有关。

......

美美的吃了一顿开工宴后。

翌日,社科院考古所的大部队,就准备进行抢救发掘了。

他们所住的流动板房,离着施工现场非常的近,就在施工区域的最边缘。

早上八点多,陈翰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一月底的湖北,温度甚至低于零下。

哪怕有一个小太阳对着自己吹,但是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后,陈翰也还是忍不住的打寒颤。

比起北方那种直白的干冷,两湖地区这种零下1-5度左右的阴冷,更加折磨人。

晚上睡觉的时候,上半截被小太阳照到的地方是暖的,下半截却冰冰凉,还带着潮湿感,怎么都捂不热,简直就像是冰火两重天。

拍拍脸强迫自己清醒起来后,陈翰翻身下床,穿上衣服就走到了庄云鹏的床边。

“庄师兄,起床上工啦!”

拍了拍庄云鹏的被子,将他从梦中叫醒后,陈翰就又走到墙角,抱起了一个洗脸盆,打开门走出了流动板房。

迎面而来的刺骨冷风,立马就给了陈翰一击重击,很少说脏话的他,都难得爆了一句粗口。

“妈的,好冷!”

湖北湖南这种夹杂在南北方中间的地方,气候兼具了南北方的特点。

如果说南方的冬天是魔法攻击,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击。

那湖北的冬天就是双穿透!!

但是再冷也得适应,发掘项目可不会根据天气来安排,更不可能按季节出现。

抱着洗脸盆,陈翰连忙走进热水房,接上一盆热水后,就在门外的盥洗台上洗漱了起来。

来来往往的,不断也有其他同事们抱着洗脸盆来接热水洗漱。

颇有一些大学宿舍的生活气息。

流动板房也就这个条件了,想要洗漱或者洗澡之类的,都要到专门的公共洗浴室进行,独立卫浴啥的是别想了。

简单的洗漱一番后,陈翰也差不多适应了寒冷,到食堂区拿了几个包子油条后,就拎在手上,一边吃,一边往发掘现场走去。

流动板房离着发现的M1号墓,连一公里都没有,不过五六分钟他就走到了发掘现场。

此时,已经有一批社科院的同事们,正在画探方、捋地层、测量绘图。

在很多大众眼里,考古就是把土挖开,再将文物拿出来就行了。

顶多就是在取文物的时候认真仔细一点,用一用刷子和竹签清理清理土。

看起来好像谁都能干似的。

但是实际上“刨开土,把东西拿出来”这是盗墓贼的行为。

考古发掘工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事情,需要做非常多前期工作,并且在发掘过程中也非常麻烦。

可能在纪录片里,出现的那五秒钟文物提取视频,在观众眼里,就是一个人伸手将文物从泥土里拿出来了。

但是实际上在提取之前,要做无数论证、准备、观察,确保提取的过程不会导致文物被二次破坏。

而且一些极端的文物,比如丝织品、混合在泥土里的竹简,那都不是田野考古工作者说提取就能提取的。

甚至碰都不敢碰,

需要专门请一些技术人员,比如荆州文保中心的专业修复师,飞到考古现场来亲自提取。

一些重要的墓葬,可能挖出来的土都要来来回回筛好几遍!

还得是人工筛!

一直筛到土都只有砂砾那么大,确定没有漏掉任何文物,才算是完成发掘。

因为一些小件的文物,或者文物碎片,只有一两厘米大小都是常有的事,如果漏了就太可惜了。

凤凰山168号墓的棺椁,大件文物提取只用了十几天。

但是后续对棺内沉积物的筛查,足足花费了两个半月。

考古是一个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工作。

所以哪怕是很赶时间的抢救性发掘,哪怕社科院考古所的大家都放弃了春节假期,赶来开工。

但是也没有一开工就直接挖墓室了。

而是按照流程,一点一点的进行测绘,开探方。

估摸着,光是测绘和开探方,都需要花费几天时间。

不过这也不代表陈翰就啥都看不到了。

因为这次文峰塔墓葬群是抢救性发掘,事先施工单位已经挖到墓道了。

所以陈翰蹲在施工的大坑旁边,就能够看到一个大致的墓坑情况。

从施工现场已经挖出来的地层断面,可以观察到墓地的地质状况。

施工单位一共挖出了五层地层,从最上面的耕土层、黑褐色土层、红褐色土层、砂石沙土层,到红砂岩层。

两座被挖出来墓葬,便是在红砂岩层中开凿的。

形制均为经典的竖穴墓。

就是墓葬在施工中已经被毁的有点严重了。

M1号墓的填土基本上都被挖出来了,墓室也没有多少残留,只剩下残存的薄薄一层填土。

在陈翰旁边堆着的就是挖出来的填土堆,里头主要都是红、黄色为主的五花土,不过也有少量的一些青膏泥和木炭颗粒。

早在东西周时期,古人就知道青膏泥和木炭颗粒的密封效果很好了,一个可以隔绝氧气,一个可以吸湿度。

其实华夏人在古代的时候,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挺深的,一点不比同期的希腊文化差。

就是后来路子走歪了,甚是可惜。

“小陈啊,来了?”

早就到现场指挥工作的孔建文,看到陈翰后,便走过来忧心忡忡的说道:“M1号墓的情况很不乐观。”

“现场施工将墓坑破坏的很厉害。”

“墓里的东西,都已经被挖土机粗暴的当沙土挖出来了,现在全露天堆在那呢。”

孔建文伸手指向了不远处的一个大土堆,已经有一些考古工作者围着这个大土堆在进行清理工作了。

“这个沙土堆就是从M1号墓的位置挖出的填土,里面充满了各种随葬文物,急需清理。”

“小陈,你也去帮忙吧!”

阅读满级考古大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