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第32回画地为牢夸昌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姬昌时期周国良好世风的传说

诗曰:

以德治国乐融融,蔼蔼春光煦煦风。

遵纪守法新常态,画地为牢夸昌明。

各位贤达:

据《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所言,姬昌到殷都有七年之灾,指的就是被殷纣囚禁于羑[you]里和食子肉之事。

言归正传。

话说姬昌被殷纣释放回周,出羑里城西约十五里地,下马用手抠咽,食物随即吐了出来,其中肉末尽化为兔儿。姬昌舐[shi]犊情深,忍不住老泪纵横。据说,在当地留下了吐子冢。

回周后,姬昌“重赏三军,轻收差税;重修有道,除去不仁;济赡[shàn]生民,恤孤怜寡;招贤良,用忠直。天下军民尽喜。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治政恤民,囹圄[ling yu]皆空;行人让路,耕夫垂道;结绳为政,坐朝问道。吊民伐罪,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乃行仁政之德。(《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简直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啊。

周国在姬昌的治理下,百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路不拾遗、礼让有加,精神境界达到了空前高度。

且说当时有一位叫武吉的孝子,住在国都南门外附近,与古稀老母靠打柴度日。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一天,武吉进城卖柴,恰巧在南门内赶上姬昌的车驾路过。由于正是闹市时候,街上过往人员摩肩接踵,武吉担着两大捆柴十分不便,需要换肩。谁知换肩时不小心塌了一头,造成了扁担一头轻一头重。轻的一头猛地上翘,阴差阳错地戳[chuo]在了军士王相的后脑勺上。也许是天意,没想到一下子把王相给戳死了。

军士们看到武吉“打”死了人,也不问青红皂白,拿住就来见在场的周伯。

姬昌问明情况,认为武吉属于过失杀人,且性质较轻,需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随即命人在南门外的空地上画了个十平米的圈儿作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在“地牢”里关了起来。同时,专门对王相家属给予慰问和抚恤,让王相的儿子接替了王相的工作。

三天后,贤大夫散宜生出访回来路过南门,见一对母子抱头痛哭,且有一个大圈儿,就询问缘由。这对母子就是武吉和他的老母。

当得知武吉因服刑而无法照顾老母时,就说道:“你们放心,我会向周伯禀报你们的实际困难,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散宜生入城进殿禀报出访情况后,随即将武吉母子的情况作了汇报,建议道:“贤伯,对待武吉这种情况,您看采取以下措施可行否?一是让武吉监外服刑,同时赡养老母;二是先让他完成赡养老母之事,再来服刑。”

姬昌听后,认为切实可行,就夸道:“散爱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遇事明察秋毫,考虑问题周到缜密,寡人十分欣慰。就按散爱卿说的去做吧。”

各位贤达:

散宜生对武吉采取了监外服刑的办法。既不影响赡养老母,也不违背法律法规,可谓一举两得矣。

阅读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