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

第25回星星之火可燎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盘庚迁都的故事

诗曰:

商朝中落待复兴,雄才大略帝盘庚。

星星之火可燎原,难阻迁都锦绣程。

各位贤达:

1930年1月5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给林彪写了一封长信,批评了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情绪。1951年,此信收入人民出版社《***选集》第一卷时,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言归正传。

话说汤崩后,经历了18位君主,到了盘庚时期(都城奄,即山东曲阜)。之前,商朝已4次迁都,其中还经历了五代九王的“九世之乱”,再加上水妖旱魃

á]肆虐、异邦外族侵扰,商朝已经千疮百孔。

盘庚如热锅蚂蚁,不想让祖宗基业像高空坠物似的摔个稀巴烂。为摆脱困境,决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小屯)。盘庚当时的考虑是:殷土地肥沃,无论自然环境、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比奄地要好得多;迁都以后,一切都须从头做起,权贵都将会受到抑制,从而缓和各种矛盾;能避开叛乱势力攻击,都城相对安全,有利于稳定。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但是,盘庚的意见几乎遭到举国反对。对于权贵来说,大多数贪图安逸,搬家不像拿篮子那么轻易,不愿“瞎折腾”;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虽然家小业少,但拖家带口迁徙几百里并非易事,况且人生地陌。在此情况下,个别有势力的权贵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十分厉害。

盘庚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决心。于是,就树起了“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因当时人们的思想往往受“天命”和“先王”支配,所以盘庚得以成功迁殷。

马克思告诉我们,干工作要善于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盘庚就是这样的帝王。他把反对迁都的权贵找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王立国是为了救民于夏的水火。现在,寡人迁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是继承光扬祖先的基业。大家作为关键少数,世受国恩,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在大局上要立旗帜、树标杆、做表率。”

迁都前,盘庚还发出警告:“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gui],我乃劓[yi]殄[tiǎn]灭之,无遗育,无俾

i]易种于兹新邑。”(《尚书·商书·盘庚上》)就是说,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坏蛋遗留在新都蔓延滋长。盘庚还对某些权贵故意煽动平民闹事、阻止迁都予以严厉批评,批评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是“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ě

,其犹可扑灭?”

各位贤达:

盘庚可谓软硬兼施。在他的坚定意志和强力推动下,商朝终于成功迁都。迁都后,他整顿政治、发展经济,为武丁中兴奠定了基础。

看来,真理有时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源自盘庚。

阅读成语生香之西周之前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