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胖

大明第一胖

第十八章 终于回家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朝中有内奸。”齐泰立刻大声说了出来,“查,必须把这内奸揪出来。”

黄子澄也是重重点头。

朱允炆是心态都差点炸了,可想了一会,一阵苦笑,如何查?如今勋戚就是一堆干柴,要查他们等于是送把火过去,要是真惹恼了那些人,自己的皇位怕是不保。

朱允炆想到这,立刻摇头。朱允炆没了主意,只有再次看向方孝孺,他真庆幸,有着肱股之臣为他分忧。

方孝孺道:“盲目查访不可行,如今只有陛下密令曹国公多加留意,等有了线索,再行查证!"

朱允炆点头同意了。齐泰二人也无奈,可这燕王三子该怎么办。

朱允炆其实想法,既然没有理由扣留三人,那就放回去,他有朱高炽这个卧底呢。

就在三人心思各异的时候,智囊团老大方孝孺再次发言了:“二位大人执意扣留燕王三子,是为何?”

齐、黄两书呆子被方孝孺问愣了,不一会才疑问道:“燕王三子在京,燕王就不敢谋反,希直先生难道不知?”

“孝孺当然知道,可我再问二位,如今情形朝廷可还有名目继续扣留他们?”

齐、黄立刻被问住,如今的情形他俩当然知道,一个不好就是满盘皆输。

齐、黄二人不说话,方孝孺对着朱允炆道:“陛下,依臣看来,如再强扣燕王三子在京,那必将使朝局大乱,对削藩大业也是大大不利,与其如此,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归,使那燕王放开手脚,早日举事!”

“什么。”建文帝朱允炆他想过放燕王三子回归,可没想过让燕王造反呀。一直以来他就是怕燕王造反,才小心翼翼,不敢强行削燕,如今却要促进燕王谋反,实在是让他不知所措。

半天后,才追问道:“方先生所言何意?能否说的明白些?”

方大儒微微一笑,一副智谋在握的样子,缓缓说道:“陛下,臣斗胆妄言,陛下一直不敢削燕,原因无非有二:其一,燕王一旦举事,朝廷措手不及;其二,燕王与周、齐诸王不同,他有大功于国,威望素著,平日又小心谨慎,少有过失,朝廷削之无名!”

“不错!”这话说到他心坎子上了。

‘陛下,如今此一时彼一时,眼下北平城中七卫尽握谢贵、张昺之手,北平四周又有宋忠、马宣、余瑱、耿璿、徐凯等将领大军,燕王与我朝廷,强弱已分,那之前的顾虑,已然不存。“

黄子澄作为一个捧哏手,立刻道:“可师出无名?”

“对,这正是臣请放燕王三子的原因所在!皇上抚治天下,一举一动皆为万民表率,自需端言正行,所作决议,必须与正道相符。既如此,凭着燕王的大功,只要燕王反状一日不明,朝廷便一日不能削燕。若陛下让这三子回归,只要燕王一有反志,其不轨之心便昭然若揭,朝廷便有大义之名,到时候削燕,那就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正所谓师出有名耳!“

建文帝听完,不错,很有谋划,于是点头同意,四人针对细节又是商议了一番,三位大臣高高兴兴的出了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高熙,朱高燧两兄弟已经是坐立不安,走来走去的在朱高炽面前晃悠,朱高炽虽稳稳坐着,心里也是有些打鼓。就在三人大眼瞪小眼时,宫里来了太监,让三人速速接旨,

朱高熙两兄弟惊讶,朱高炽却是果然如此。三人连忙前去迎接跪下接旨,来的太监正是那马利,尖细的声音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三子久居京城,如今燕王病重,令其三人明日奉天殿陛辞后速速归燕,以待尽孝,钦此1"

朱高熙朱高燧听后大喜,不敢相信的看着大哥。朱高炽规规矩矩接过圣旨,横了两兄弟一眼,立刻跪谢天恩。

谢完天恩,朱高炽起身,塞给太监马利一些金银,马利笑着接过,这是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不过他在接过金银时顺手提了一张纸条给朱高炽。

二人不动声色,寒暄几句,马利带着人就走了。

朱高熙朱高燧高兴的围着朱高炽好一顿话语,接着二人就跑回去作北归的准备。

胖子也回到房间,拿出那纸条一看,上面短短的三句话,谢世子救兄大恩,削藩已定,方孝孺大才慎重。

胖子看完,对这马利太监刮目相看了一番,因为他一件顺手之事,就敢冒如此大险,是个极其重恩义的太监。

二日,朱高炽三兄弟于奉天殿里陛辞。出了皇宫,又去舅舅家徐府告别,徐府给三人设了践行宴,宴上徐辉祖不断的给朱高炽说君臣之道,就是提醒他朱允炆对他的拉拢,朱高炽不断陪着笑脸。

宴席完毕,三兄弟又陪徐家兄妹在花厅说话,他们的四姨徐妙锦拉着朱高燧说去西花园看花,众人不疑有他,过来一会两人有说有笑的回来,到了晚上,朱高炽带着两兄弟起身告辞。

三个舅舅把他们送出门外,几人告别一番,三兄弟上了马,就骑马出城而去。

出了京城十多里后,朱高燧把他四姨拉他到一边的缘由说了,原来这徐妙锦跟当今的马皇后交好,在坤宁宫无意听到建文帝即将削藩的消息,心中担心自己的姐姐,于是借此机会告知了他。

朱高炽骑着一匹异常高大强壮的汗血宝马,说来还得感谢朱允炆,正是他所赐。朱高炽当然知道朱允炆定会削藩,他这四姨如此做法让他感动,徐辉祖这个大舅可能对国家来说是好的,可对家人来说他太无情了。

兄弟三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终于赶回了北平,一路上,他一直在分析这一个人,方孝孺,看来好多事里有这个人的影子,可他不懂朱棣,不懂战争。看着北平城南的丽正门,他感慨良久。好多时候他也怀疑,自己能不能再次回到北平,万一因为他的一些改变,历史也发生了改变怎么办。

三兄弟回到北平燕王府,朱棣和徐王妃都是喜出望外,朱棣更是难得的为三兄弟设宴接风洗尘。

家宴上,朱棣难得开心,对他来说,心中一直后悔,他的一切谋划大半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们,如此顺利的回来出乎他的意料。

朱高炽见父王如此高兴,许多事也就没提,两个弟弟如今自然而然的以他为主,见他不说也就没说什么了。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饭,就各自去歇息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二日早上,一直早起的朱高炽因为连日的奔波很是劳累,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一顿洗漱后他出了门,对于这洗漱,要不是他穿越成了世子,已是荣华富贵,要是普通人,这古代洗漱可非要了他的命。

出门一看,一个太监内官已经在等候了,不是一直跟随他的梁中,而是他刚穿来时的王景弘,这个以后出名的太监,他也是佩服的。

热情的道:”你怎么不早叫醒我?我久未回府,今早也应该给父王和母亲请安,你也不用一直等着不是。“

王景弘一听,这世子爷如此对他,心中感激,立刻道:“世子爷心疼奴才,昨日王妃已经吩咐奴才了,说三位殿下一路辛苦,今日就免了这虚礼,让你们睡个踏实觉。”

自从穿越过来,朱高炽虽紧记礼仪,但是也不是那么放在心上,只是昨晚睡觉老是听到一些鹅叫,让他很是怪异。

于是问道:“王府里养了鹅了么?”

王景弘看看四周,才凑到朱高炽耳边道:“眼下风声越来越紧,朝廷削燕恐怕也就这几个月了,王爷从京城回来后,就暗中命人在后宫打炼铁甲,因为这声音太大,道衍师父想了一法,就养了一大群鹅,为了不被外人察觉,如今我燕府上下,对外称王爷病后好吃鹅肉,世子爷可要注意呀。”

朱高炽一听,明白了,然后对其点头,拍了拍王景弘的肩膀就走了,王景弘一愣,世子爷对他太好了,拍肩膀的举动说明是一直把他当自己人。

不管王景弘高兴,朱高炽却是要找父亲朱棣去说一些事。

去朱棣寝宫的路上,正好见到来找他的朱高熙、朱高燧两兄弟。如今这两兄弟被这大哥胖揍了几顿后心老实了,这次顺利回到北平,细想想大哥那一直镇定的神情,心中就很是佩服。

三兄弟到了寝宫,正好碰到副承奉黄俨,一问之下,知道父亲一个时辰去了太液池了。

太液池始建于金朝,元代时成了元都皇宫的内湖,燕王府占了这元朝皇宫,但是这皇宫规制宏大,朱元璋又是个爱惜百姓的皇帝,于是为了节省民力,燕王府并没有全部占用了元朝旧宫,正是占了一部分,而这太液池也占了不少。

作为元朝皇室专用的地方,这里湖光山色,景色诱人,好不美好。朱高炽三兄弟却没看风景的意思,一路寻来,知道了朱棣在池中琼华岛上的山顶凉亭。

三人不说废话,直接前去,快到山顶时,上面有诗声传来:“苍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阴森绕殿扶。万顷烟霞常自有,一川风月等闲无。乔松挺拔来深涧,异石嵌空出太湖。尽是长生闲活计,修真荐福迈京都。”

朱高炽一愣,他听过这诗,是那重阳宫道士丘处机的诗,也是拜他喜欢金庸老爷子武侠小说的福。

不过声音很是陌生,就望向了两个弟弟,朱高燧明显不知道,朱高熙不悦,他不喜欢读书人,于是吵道:“真不知道那些酸腐文人哪里好,眼下朝廷的刀都架到我们脖子上了,他老人家到还有兴趣找人吟风弄月!”

朱高炽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懂个der,“不得胡说。”被朱高炽一瞪,朱高熙不敢再说话了。

(本章完)

.

阅读大明第一胖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