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符卸甲

归符卸甲

第十五章 马文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昔日皇上驾崩了!”

这个消息在柳万胜听来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大脑“嗡”的一声,突然一片空白。他强忍着悲痛,强忍着泪水,回想起曾经的好主上,曾经的好皇帝;曾经的音容笑貌,曾经的谆谆话语;曾经的和他作为君臣的日子……

“皇上什么时候晏驾的?”柳万胜问道。

“一月前。”霍宇霆答。

“皇上正值盛年,不知是因为什么……?”

“病重,医不得治……”

忽然,有某种感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在柳万胜心底升起。

事情应该没有如此简单。他心想。

“那,我爹是什么时候进京的?”

“有一段日子了。”

“有一段日子是多久?”柳万胜感觉更加蹊跷。

“柳万胜,你问这个做什么?!快说说你的主子乐山是怎么给你安排的计划?从实招来!其他的事,你不必多问!”霍宇霆怒道。

“柳某生乃北朝人,死是北朝鬼!以前没做、现在没做、以后也不会做有负国家的事!言尽于此,别无他言!”柳万胜昂首挺立,怒目圆睁。

“你当真是执迷不悟?”

“好男儿立于天地之间,万事但求无愧于心!何来的执迷不悟!”柳万胜厉声道。

“好,好,好——我看是刑杖硬,还是你的骨头硬!来呀,用刑!”霍宇霆恼羞成怒。

……

刑杖翻飞,皮开肉绽……

柳万胜牙关紧咬,未吭一声。

且说北朝京师统万城。

北朝始祖寰宇帝廖昌太和十三年。

寰宇帝廖昌病重,床前留贵妃杜萱娥伺候饮食起居、尝汤喂药。杜贵妃衣不解带的日夜侍奉,令廖昌甚是感动。

太子却未在身边。

只因此前北方胡族又在边境挑起战端,此时太子廖仲亨(乃嫡子)正领军在外,同胡族交战。廖昌行伍出身,平日对太子要求极其严格。一方面锤炼太子对内处理政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外让太子也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肃杀,以提高他的胆识。

廖昌前些日子染了风寒,没成想却一病不起。太医虽极力调治,廖昌病体仍未见好转,日趋沉重。

廖昌感觉时日无多,急令太子回京。

一道圣旨拟好了,但是却没有发出去。

因为被一个人给扣下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马文忠。

金刀侯马文忠。

马文忠,原系前朝大魏天威骑“八虎上将”之一马韬之子。(柳擒鹰也原属天威骑“八虎上将。”)因柳擒鹰功高,引得马韬嫉妒,遂频频向魏主进馋中伤柳擒鹰。

魏主昏聩无能,是非不明,逐渐猜忌柳擒鹰。并借故杀掉柳擒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侄子柳敬宗。意图杀鸡儆猴,打压柳擒鹰。

柳擒鹰心里极度不满魏帝,却未曾敢越雷池半步。

——廖昌乃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大魏兵权。魏主又听信民间童谣谶语——“广羽属,日日主”。意思是姓廖的下属、名字叫昌的人不日即为国主。

马韬为谋取私利,又煽风点火,怂恿魏主剥夺廖昌兵权。魏主以其京中家眷相威胁,令彼时领兵在外、同东夷诸部交战的廖昌火速回京。廖昌自知已遭奸人陷害,若回京必将九死一生,难逃厄运。故与其长子廖伯亨、次子廖仲亨抗令不回。只将大军驻扎于统万城外四十里的变龙桥。

魏主闻讯发怒,立刻命人诛杀廖昌三子廖叔亨、四子廖季亨及妇孺老幼等家眷共计三十七口。廖昌开始投鼠忌器,不敢造次;后来得知魏主已诛杀他全家老幼,至此心无挂牵,愤而起兵伐魏。

他联合柳擒鹰、徐孝宽、刘猛等天威骑造反,很快就杀入统万城,活捉魏主,把他全家也杀了个干干净净。辛佑之、汤曜、石谈圣、高沛臣服归顺;马韬畏罪自杀,其子马文忠面对廖昌傲骨嶙峋、无所畏惧;廖昌被其铮铮铁骨所触动,改变主意没有杀他。而是发配他到黑仙岛充军。

后来,廖昌坐稳龙庭,“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天威骑“七虎上将”(马韬死,八虎已去一虎)柳擒鹰、徐孝宽、刘猛、辛佑之、汤曜、石谈圣、高沛的职务。杯盏交错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他们自动交出手中兵权,给他们发放金银田产,让其回乡颐养天年。

后来,没几年,天威骑刘猛、辛佑之、石谈圣集结流民、盗贼、匪寇起兵谋反,叛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因为没有名将压阵,使得朝廷大军纷纷溃败,半壁江山瞬间易主;廖昌惶恐不安,即刻令柳擒鹰复起领兵平叛。却说巧不巧,柳擒鹰忽然身染重病,无法出战。那时的柳万胜、左元龙等人还都籍籍无名,且正在南方同西越土蛮作战,土蛮凶悍,柳万胜也无法脱身。

此时其他的天威骑死的死,老的老,病的病,一时间北朝到了“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地步,眼看叛军战火就要烧进统万城,廖昌顿感焦头烂额,心急如焚。

正当无人可用之际,忽有人上书保举,说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起用此前发配充军的马韬之子马文忠,令他带兵平叛。

廖昌道“祸及其父,其子可用乎?”

大臣们婉言劝说廖昌摒弃成见,破格起用马文忠。廖昌其实也不知马文忠到底是“将门虎子”,还是“将门犬子”,只得硬着头皮试一试吧。

马文忠火速进京,廖昌封其为“讨逆大将军”,领兵十万讨伐叛军。

马文忠果然不负众望,先是设计捉了刘猛,押赴京城被廖昌一刀剐了。

又在曹妃店和云天荡战役中先后诛杀辛佑之、石谈圣。

此后,叛军望风而降,“讨逆”大军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马文忠迅速收复失地,重整河山。

马文忠历时三个月,成功平叛。

廖昌大喜,因马文忠惯使一口“螭龙缘水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故廖昌封他为“金刀侯”。

——凯旋那日,廖昌到承佑门亲自迎接马文忠。

“马将军,恕朕直言,你今非昔比,早已非当日之吴下阿蒙了!哈哈哈。”廖昌笑道。

“陛下,谬赞了!臣还是那个永远对皇上忠心耿耿的马文忠。”马文忠说。

自此,廖昌方觉当日不该猜疑马文忠,若非他力挽狂澜于既倒,江山恐怕早就易主。

从今后,他对马文忠深信不疑,倍加礼遇。

——再后来,廖昌愈是宠信他;他坐拥军功,又蒙皇帝恩宠,所以更加有恃无恐,日渐骄纵。

他恨柳擒鹰和其他天威骑反水,恨廖昌逼死了他爹。但他只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到有一天长成一柄冲天的利剑,刺穿他所憎恨的所有人的胸膛!

柳擒鹰知其父子皆为阴鸷小人,故多次劝廖昌说“马文忠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又恃才傲物,不服管束。若任其做大,以至尾大不掉后,必成祸患。到时候再去设法控制,恐怕已经无力回天。其子怀有二志,不可不防。不如在其羽翼未丰之前,积极打压、有效扼制、不再重用、慢慢边缘化,方能防患于未然。”

柳擒鹰万没想到,此番话,竟是一语成谶。

廖昌听罢深以为意,此后渐渐疏远马文忠。(龙象川之战,并未起用马文忠,就是最好的例子)

马文忠知是柳擒鹰背后作梗,更加“深嫉之。”

柳擒鹰与马文忠的矛盾逐渐升级,慢慢的,竟然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在马文忠看来,柳擒鹰就是马文忠的眼中钉,肉中刺。

有柳擒鹰在,马文忠就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必须,必须,除之而后快。

然而,柳擒鹰乃廖昌心腹重臣,有廖昌在,他很难对柳擒鹰下手。

此刻,他缺少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借口。

恰恰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出现了。

廖昌一病不起。

得知廖昌病体日渐沉重,马文忠令重金收买的近身太监葛林儿密切关注廖昌病情,每日将消息速报于他。

葛林儿传来消息:

廖昌传旨,令太子廖仲亨火速回京。

马文忠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个不好的讯号。

这是一个廖昌要传位的讯号。

“必须阻止他这么做,决不能让太子回京。一旦太子回京,天位顺应民意,局势自然无法掌控。”

于是,他压下了那道圣旨。

葛林儿又传来消息:

近几日,皇上龙体竟已渐有恢复之势,一次能喝一碗参汤了。

“局势不妙!不能再等了!”马文忠心道。

一个惊天计划在马文忠的脑海里慢慢展开。

(本章完)

.

阅读归符卸甲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