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燧风云录

大燧风云录

第二十五章 前朝往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御书房内,皇上屏退其他人,只有李肃、萧无惧在御书房翻看着竹简,确如李肃所说,竹简里面记载了很多不见正史的事情,虽然有些也只是这个史官的推测,可是可信度依然很高。其中有一段记载了皇上的一句话:“皇上对夏启说‘朕登基,公甚伟。’”萧无惧道:“陛下,我要回一趟太行泰家,泰福与我说过泰家有一本记录重要访客的簿册,我去查一查就知道那个打造七寸钉的是不是夏启。”萧无畏命人把这些竹简封存。第二日,萧无惧不顾劳累,又匹马往太行赶去。

袁天罡一行三人走在山路上,袁天罡说:“老先生,咱们要不要去村寨后山看一看?”老头摇头,“咱们此次是护送普度回雷音寺,不必节外生枝。而且那个村寨以后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袁天罡问:“先生何出此言。”武库老头道:“那些动物跳崖应该是一种献祭仪式,而推动这个献祭仪式的应该就是那一蟒一豹,这两个畜生不是看守袈裟,而是被袈裟所吸引而已,他们真正看守的是那禹王山下的大墓,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昨晚咱们看到的景象就该是禹王山的景象,而那一蟒一豹不是一直生活在水潭边,而是被移山填海带过来的。他们受到了普度佛法的感悟,才会暴起去和阴兵拼命。”普度道:“孙施主说的大是有理,不过村寨的人可能会因祸得福。”二人齐齐的看向普度,“这种水果在大燧不曾出现过,本是产自天竺,有强筋健体的效果,这个村寨的人以前只是去捡拾猎物,却不知此果比那些猎物价格高的多,扶风城的富人以前只能吃果干。”“秒啊,真秒。”袁天罡道。

禹王山下,宇文泰对着阴魂井说:“萨卡,我早说过,鸠摩罗什的转世之身只要开悟,就不是你这样的阴魂能对付得了的,你不听劝告,阴兵大部分都损失了吧!”“王爷,若不是有两个帮手,鸠摩罗什根本抵挡不住阴兵的连番攻击。”宇文泰嗤笑一声:“若不是有巨人的禹王锤,再多的人也没用,就连鸠摩罗什的伏魔圈都破不了。”萨卡叹了口气。茅天与詹欢站在观天镜之前,看着袁天罡三人离开村寨,茅天道:“昨日我用的移山填海都没能困住他们,真是有意思。”宇文泰道:“我们只是和他们开个玩笑而已,又不是真的想伤人。”

太子府内,师爷说:“殿下,宋念送来消息,殿下的伯父昨日返京今日又出京了,看方向是太行。离开之前曾在御书房与陛下和中书令密谋,我们是不是该发展一下中书令身边之人?”太子道:“没必要,中书令能屹立两朝不倒,岂是多嘴多舌之人,发展了也只会往里面搭银子。得不到任何线索的。就像这个宋念,看似勤快,可是送过来的消息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消息。就像今天这样的消息,伯父回城出城看大门的都能报,人家只要十两银子,他一个消息就是五百两。”一说到宋念这种谍子,太子就生气,李侍在时,培养的谍子都很中用,可是李侍被派去敦王那边卧底,这边的谍子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太子本想召回李侍,只是和敦王已经开战,又不能不保留李侍这枚棋子,越想越郁闷的太子摆摆手,张师爷退了下去。

田翁拎着两坛御赐的桃花酿来到中书令府邸,“田翁,你也太小气了,这次给你机会赚到十坛酒,只拿来两坛?”田翁嬉皮笑脸道:“恩师,你可是冤枉学生了,学生是想恩师什么时候有暇去府上做客,学生也有合适的酒招待恩师,街市里面买的酒,哪能配得上中书令的身份。”李肃道:“那我还是冤枉你了?”田翁立马换上委屈的表情,“天大的冤枉。”李肃手点着田翁道:“多大年纪了,一点正形都没有,不过今天没给我丢脸,今晚就在这里吃吧!正好把这两坛酒喝了。”田翁顿时眉开眼笑道:“那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酒桌上推杯换盏,耳红眼热之际李肃说:“田翁你只适合读书做学问,能做到国子监祭酒就不错了,你那个孙子我看不似你,倒是伶俐的很,詹士府还缺一个舍人,你让他去詹士府吧。”田翁一听老泪纵横,他这个孙子文不成武不就,又是田家的长子长孙,田翁为此头疼不已,没想到恩师连这点小事都惦记着自己,李肃又压低声音说:“到时候你看着点他,别让他和太子走的太近。”田翁听后拼命点头,心中却是大惊。

萧无惧星夜兼程赶到了泰家,泰福看到满脸风尘之色的萧无惧也是很惊讶,“道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萧无惧道:“家主,让人给我弄点吃的。”泰福赶紧吩咐做饭,萧无惧说:“泰家主,我听你说过这里所有重要访客都有登记在册?”泰福点点头,萧无惧道:“家主,你把册子找出来,就找三百年至三百二十年前这段时间的。”泰福忙进屋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找,时间久远,加之册子众多,找到之后泰福拿出来,萧无惧一页一页的翻找,萧无惧翻到一页之后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而逝,泰福见萧无惧没有要说的意思,也就不追问,吃完饭,萧无畏道:“泰家主,这本册子我要带回扶风城,你是否要备份?”泰福摇头,“道长有所不知,泰家历来这样的记录和各种图谱都是两份的,就是防止一份毁了就完全丢失了。”萧无惧不由暗赞道:“太行泰家能传承近千年自有其独到之处,就是这份谨慎心思也是很多名门望族所没有的。”泰福安排萧无惧住下。第二日,萧无惧再次启程返回京城。

皇上也没想到兄长能这么快回来,萧无惧顾不得寒暄,拿出从泰家拿到的册籍,上面果然注释有夏启的名字,只是所打造何种东西没有记载,“陛下,这应该是夏启有意为之,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打造的东西,所以没有记录,越是这样越是可疑。”皇上点头,“现在可疑基本确定这套七寸钉是夏启打造的,至于七寸钉的出处,最大的可能是天机堂,如此隐秘之事应该只有宇文鼎和夏启知道,宇文家虽说是传承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可从不涉猎玄学,那只能是夏启从天机堂得到的。”“金保,你传旨邀请天机堂堂主御问天参加秋狩。”皇上对金保说。金保走后,萧无惧问:“陛下是想从御问天口中得到关于夏启的信息?”皇上点了点头。

太子府除了太子妃灵儿之外,都在为太子即将监国兴奋不已,就连太子妃的仆役最近出去都是挺胸抬头,自觉高人一等。灵儿来到太子书房:“殿下,臣妾想回娘家住几日。”太子忙起身拉住灵儿的手道:“那我送你去吧,你去陪陪外婆,舅妈。”灵儿道:“殿下,我自己回去即可,你还有要事需要忙。”太子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接你。”灵儿点头离去。太子对这个太子妃还是很满意的,只是他知道外公自小就不待见自己,即使自己做了太子也不例外,太子也不愿去博望侯府触霉头。

灵儿回到侯府,先去拜见了奶奶和娘,这个时候父亲上朝了,叔父一家一家搬离侯府自立门户,灵儿独自来到了后院,博望侯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到了灵儿,灵儿按住了侯爷要起来的身子,侯爷见到自己的女儿也不曾要主动起身迎接,博望侯在詹家的后辈里面最喜欢的就是灵儿,博望侯躺在靠椅上,伸手拿过几上放着的橘子剥了起来,灵儿为爷爷重新倒好茶,半蹲下给爷爷按着腿,爷爷把剥好的橘瓣放入灵儿口中,“是不是在太子府待的闷了?连个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灵儿不想爷爷担心就说:“没有,太子府也不错,就是想爷爷了,回来看看爷爷。”博望侯没有往下继续这个话题,“太子喜欢折腾就让他去折腾,这次折腾厉害了没准是好事,起码当今的皇上素来不是嗜杀之人,又顾念亲情,没准太子还能获得一块封地,当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藩王。”侯爷劝慰着灵儿,灵儿道:“只怕太子心气太高,手下又是一群庸才,惹出了天大的祸事恐怕陛下也容不下他。”“灵儿,你放心吧,太子那点小把戏在陛下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太子以为自己做的那些隐秘之事,估计十有八九陛下都知道,只是陛下也需要保留太子以制衡敦王,这两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灵儿问:“爷爷,那靖王呢?”侯爷道:“当今陛下在世一天,靖王就一天也不会有此心,如果陛下百年之后,不论是谁做皇上,靖王萧让只要想争一争,谁都不是他对手。”灵儿问:“如果新皇上不动靖王,那靖王会不会不争。”侯爷拍了拍灵儿的脑袋笑道:“灵儿,将来不管是谁做皇上,都会对靖王动手。”灵儿点头道:“帝王就连一个无能藩王都容不下,何况是靖王这样的文武兼备的贤王,到时候即使皇上不想动,皇上身边的人也会劝说动手。靖王这些年有些反常,”侯爷转头看向灵儿,灵儿继续说道:“靖王这些年有些太过安静,一点动静都没有。”侯爷示意灵儿继续说,“靖王又不是那种无能之辈,太过安静绝对反常,也许靖王早有准备,只是他不亲自动手,以至于太子和敦王都没有察觉。”侯爷点头道:“灵儿,你成熟多了,能从无声处听惊雷,靖王做事一向沉稳,看似不争,其实这才是最好的争。”灵儿笑道:“爷爷什么时候也修道了?”侯爷宠溺的拍了拍孙女的头道:“爷爷哪有福气修道啊,年轻的时候听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总觉得是给自己找借口,现在终于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不不选就可以选,想不做就可以不做。个人总被裹挟在大势里面身不由己。当初如果不是宇文柱听信谗言杀害大司马一家,大司马不会造反,我们詹家也不会跟着造反,以后的靖王也是,他身在西北,只要还能军权在握,到时候他不想造反都不成。”

天机堂内,接完圣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御问天与两个弟弟商量此事,“这次秋狩陛下邀我而去,到底是为什么,不会单纯是为了上次之事,那次之后皇上已有封赏。我们又是方外之人,向来不需这种事情增添光彩。”御问地道:“大哥先不管到底为什么,既然皇上下旨了,你不能不去,虽然天机堂传承千年,我们又是方外之人,可毕竟天机堂在大燧治下,无论如何不能开罪皇上。”御问天点头:“那我就去,堂内之事就交给你们俩了。”兄弟二人点头。第二日,天机堂御问天跟随传旨的金保一起回京,天机堂地处偏远,消息也就相对闭塞,金保又是一个爱说之人,金保在车上就向御问天讲述了这段时间京城内发生的灵佛现世,并说这件事袁天罡也在场,待御问天问起袁天罡之事,金保竖起大拇指一顿夸奖,将袁天罡在泰和楼击退两拨歹人,抢夺十几峰白驼之事说了,御问天虽为袁天罡本事大进赶到欣慰,却也知道袁天罡离天机堂越来越远了。

袁天罡三人在山里走了十多日,此处已经地处西北,武库老头道:“咱们走这十几天时间,如果在大路骑快马骑马也要半月时间才能到这里,”老头指着山下隐约可见的小镇,这个小镇叫留下镇,袁天罡道:“名字这么怪?”老头道:“我和大师在留下城很难留下,不过天罡你就没准了。”说完看了看普度,两人大笑起来,袁天罡感觉莫名其妙,也不再追问。三人顺山路下来,不一会就走进了留下镇,留下镇虽名为小镇,却不大,主街两旁是二层小楼,这条主街有三里多长,小楼后面的房子就显得破旧的多,这个小镇夹在两山之间,地方毕竟狭窄。三人找了一个酒馆,“伙计,一碗素面,一份素菜,两碗烂肉面,一斤牛肉,一壶杏花酿。”伙计走后,袁天罡看着街道,发现这里的行人不多,不过穿着都很考究,袁天罡暗想:“此处也算偏僻,这里又不像有大产业的地方,怎么住着这么多有钱人。”现在不是饭口,伙计很快就把饭菜端上来了,袁天罡见伙计无事便问,“伙计,这里为什么叫留下镇?”伙计见这三人一僧一道一俗,向来敬重出家人的伙计也没有因为三人点的饭菜酒水寒酸就有意轻视,忙上前道:“小仙长有所不知,留下镇的留下是留下心,留下人,留下货。”袁天罡道:“你们是打劫的?这可都是土匪才留下的物事。”伙计笑道:“留下镇可比土匪厉害,小仙长晚上出来一看便知。”又有客人来吃饭,伙计便去忙了。袁天罡回头看武库老头,“伙计告诉你了,晚上看看就知道了。走了这么久山路,今天就住在镇子上,看看明日天罡要不要留下。”吃完饭,依据伙计的指引,三人找到了一家客栈。

华灯初上,外面嘈杂起来,普度不愿出门,老头与袁天罡二人来到街上,街上一下冒出了好多人,把街道都挤满了,白天街两旁的很多店铺都关门歇业,到了晚上,纷纷挂起了灯笼,这里的灯笼只有红色和粉色两种,二楼上很多女子趴在栏杆上向下看,袁天罡只看一眼,不觉就脸红了,老头顺着刚才袁天罡所看的方向看去,中年女人趴在栏杆上,栏杆把那丰满的胸脯挤压的呼之欲出,正在向袁天罡抛媚眼,老头道:“天罡,要不要买个绣球抛上去。”袁天罡不懂,只是还有些害羞,也不便问老头,此时前面嘈杂叫嚷声传来,老头拉住袁天罡的手道:“快,前面有热闹看了。”两人来到人群外面向里面挤,一人被挤的不耐烦骂道:“挤什么挤,挤进去投胎啊?”后头一看竟然是一个道士,忙道:“小仙长抱歉。”袁天罡也尴尬一笑。人群前面有一空地,空地上的一个椅子上坐着一个年轻公子,武库老头道:“大气,”见袁天罡投来疑问目光,老头指着里面年轻公子坐的椅子,“那把椅子坐一次就是一万两银子,看到前面的绣球了吗?”袁天罡看到公子前面有一个小篓,小篓里面装着绣球,“那种红色绣球一千两一个,粉色的是两千两,金色的是五千两,这几个绣球就要几万两,这个公子有点实力。”老头兴致勃勃的看着,却看不出任何门道,一个仆人穿戴的人又拿来一个金色的绣球放入小篓,楼上的一个小姑娘静静的看着下面默然不语,年轻公子有些坐不住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场子支起来了,如果登不了楼那就太丢人了,招招手仆人凑近,公子吩咐了几句,不一会,仆人又抱来四个金色绣球放入小篓,楼上的小姑娘见此转向屋内,不一会,姑娘又趴在栏杆上默然不语。公子气急,可也不敢破坏了规矩,盯着眼前的小篓,下了很大决心,吩咐了仆人一句,仆人一惊愣愣的看着公子,公子站起一脚踹了过去,仆人小跑似的离开了,老头道:“这些银子要打水漂了,和气生财,赌气破财啊。”不一会,仆人拿来一个红色的盖布,盖住了小篓,仆人又把小篓放在椅子上,转身和公子去了。

(本章完)

.

阅读大燧风云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