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第三十三章 微臣要举荐一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汤若望当然是要大明皇帝陛下给他传教大开方便之门。

朱由检早就料到汤若望会如此,但是他并不希望看到大明百姓信奉外来的神。

甚至,如果不是不合时宜,朱由检都要灭佛了。

所以朱由检并没有主动提出帮汤若望传教。

现在,面对高官厚禄,汤若望仍然痴心不改,朱由检也只能做思考状……

天主教的全称为“罗马天主教会”,亦称“罗马公教”,简称“公教”,也曾音译为“加特力教”。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并列为基督宗教三大派别。

基督宗教是一种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体系,相信上帝作为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人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以及基督的复归和对人世的拯救。

“天主教”一词的西文源自希腊文,意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华夏后,借用华夏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华夏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元代,天主教一度传入华夏,元亡而中断。

16世纪,天主教再度传入华夏,耶稣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的传教士相继来华夏传教,其中以葡萄伢派遣的耶稣会势力最大。

耶稣会会士利玛窦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伦理观念相融合为传教方针,积极活动于华夏知识分子阶层,为天主教在华夏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朱由检脑海中再次回想起天主教的资料,沉吟片刻,还是认为不能立刻同意汤若望的请愿,一来吊着他,让他好好干活,二来,天主教连知识分子都可以忽悠,朱由检防范心很重。

于是,朱由检回复道:“汤爱卿且先为朕把这几件事办好,朕绝对不会亏待你。”

汤若望有些失望,不过仍然拜谢,起码仍有机会。

朱由检看出来汤若望不高兴,又忽悠道:“朕听说你们教会上层统治阶级很黑暗,治下民不聊生,十分凄苦,朕于心不忍啊,所以,朕希望过几年可以去解救他们,到时,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减少无谓的战争、冲突,朕想扶植一个亲善我大明的教皇,不知道汤爱卿是否愿意?”

汤若望彻底懵圈,您真会玩,这可能吗?

朱由检看到汤若望有些怀疑的样子,便释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朕只需要收买人心,投其所好收买几个鼓吹手,好好包装宣扬一下你,推你上位并不难。”

汤若望回想教会历史,不得不承认,真有可能……

于是,汤若望热血沸腾了,能够有机会更加接近他信仰的神,这种诱惑是每一个虔诚信徒无法拒绝的诱惑。

汤若望头一次感觉自己以前还是太目光短浅了,他应该为了弘扬主的荣光发挥更大作用!

从这一刻起,汤若望决意坚定追随大明皇帝陛下。

现在他不过才三十五岁,就算等二十年才能登上那个位置,他也有信心坐二十年本教宝座。

投桃报李,汤若望刚从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中回神,就立刻跪奏:“陛下,微臣要举荐一个人。此人及其朋友,非常了得,对陛下有大用!”

“哦?此人是谁?”

“此人即为与微臣一同来大明传教的邓玉函,这是他的履历。”汤若望答道,同时呈上一份奏章。

朱由检命人接过来,看去,然后就被这位神级大牛人震惊了。

邓玉函(johannschreck,1576年生),字涵璞,生于哲蛮。

他先入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道夫大学学医,后就读于意呆利的帕多瓦大学。

1611年,由于邓玉函在医学、天文学、植物学等领域学识卓著,被由贵族费特里考·欠席(federicocesi)创建的猞猁科学院吸收为第七位院士,仅略晚于其好友伽里略几天。该荣誉为当时第一流科学家方能获得的殊荣。

他在灵采研究院时,曾诠释考订了一本记述墨西哥动植矿物的药物学名著。

他精于医学、博物学、哲学、数学,并且通晓德、英、法、葡、拉丁、希腊、希伯来、迦勒底等多种文字。

1611年11月1日,邓玉函拒绝当时许多宫廷贵族提供给他的待遇优厚的邀请,申请加入耶稣会。

邓玉函在来华之前已名满日耳曼。

金尼阁在罗马募集捐款和赠给来华传教士和中国朝廷的大批精美礼品和图书时,邓玉函以医学家和数学家的身份随行,协助金尼阁募书,购置仪器。

1618年4月16日,邓玉函随金尼阁在里斯苯启程赴东方。同行的传教士还有汤若望、罗雅谷、傅泛际,而邓玉函是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学识最渊博的。

来华途中,传教士们每日下午有例行的学术活动,每周二、五下午邓玉函作数学讲演。

在航行途经卧亚、榜葛剌、满剌加、苏门答剌及安南南圻沿岸、濠镜与大明沿海时,每到一处,邓玉函必采集异种动物、植物、矿石、鱼类、爬虫、昆虫等标本,绘制其图形,悉心研究。详为叙述。他还研究各地的气候人物。

邓玉函还与汤若望等一起观察天象、风向、海流及磁针指向,确定航船的位置及由船上所见的海岸和岛屿的位置,并将研究结果报告欧洲学术界。

1619年7月22日,金尼阁携7000余部欧洲图书等物,与邓玉函等人抵达濠镜。

邓玉函因病在濠镜住了一年多。在此期间他曾行医,并曾解剖日本某神父的尸体,这是西方医学家在华夏所作的最早的病理解剖。

1621年,邓玉函先到嘉定学习汉语,后来到杭州传教。在杭州期间,曾住李之藻家,撰译成《泰西人身说概》2卷。

1623年邓玉函到达北京。

1626年冬由邓玉函口授、王徵笔述,译成《远西奇器图说录最》3卷,该书次年在北京刊行。

《远西奇器图说》,卷一论重之本体,六十一条。卷二论各色器具之法,九十二条。卷三绘起重十一图,引重四图,转重二图,取水九图,转磨十五图,解木四图,解石,转碓、书架、水日晷,代耕各一图,水铣四图。其书讲重力,重心,比重等概念,解释杠杆,滑车,轮轴、斜面等原理。以图说明应用原理及其起重、提吊等器械用法。

他还是第一个把天文望远镜带进中国的。

邓玉函与同时代的欧洲科学家交往颇多,伽利略、j.开普勒(kepler)等都是他的挚友。在欧洲时,他为来华作准备,非常希望知道当时欧洲的科学新成就,特别是了解伽利略推算日月食的新方法,因该方法比第谷(tychobrahe)的方法更精确,邓玉函打算比较这两种推算方法的准确性究竟相差多少。在金尼阁返欧期间,邓玉函与他曾多次会晤开普勒。来华之后,邓玉函仍常写信给他的朋友,提及希望能寄来开普勒、伽利略的著作之事。

朱由检越看越心惊、佩服,待看完,立刻问道:“涵璞现在京师?”

在得到汤若望肯定的回答后,朱由检急忙对身边传旨太监道:“快宣!用豪车软轿去接!派锦衣卫保护、沿途开道!”

(本章完)

.

阅读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