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臣

明末逆臣

第164章局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总镇,果然不愧是名将啊!一战而破贼,虽古之韩信、李靖也不能比啊!”

虽然明知道这个济宁州知州在拍自己马屁,但是李信听到他夸自己比韩信、李靖强心里还是觉得高兴,不由冲他一笑。

“知州身为父母官能够面对数万妖贼而力保城池不失也是大功一件,又出兵助本将破贼,我一定在给皇上的奏疏之中向皇上说明此事。”

济宁州知州听到李信的话不由眉开眼笑,两人又商业互吹了一番之后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李信一夜没睡需要回去休息,济宁州知州则需要收拢流民,接收俘虏。

这一战数万白莲教教徒与流民被一扫而空,只有极少数人向北而逃,他们必然会将登州军到来的消息以及登州军强悍的战力广为宣扬。

想必只要东平州一带的白莲教徒不傻就会四散而逃,李信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将势力扩展到运河沿岸各城市。虽然中间出了王林这个变故,但是李信借白莲教之乱回师山东,在运河沿岸扩充势力的目的已经达到。

这一觉直接睡到天色已黑李信才醒了过来,他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又揉了揉眉头起身到来了账外。只见大营之中早已收拾完毕,众多的明军士卒也都在有说有笑享受战后的轻松。

“总镇,这一战咱们斩首上万,俘虏也有几万人都已经移交给了济宁州,另外火铳收回两千支,另有一千支被这些妖贼暴殄天物使用过度损毁了。”

率领辎重后勤赶来的韩廷宪向李信说了一下此战的收获,随后韩廷宪又带着兴奋的语气说道:“总镇,缴获的财物也清点完毕了有黄金五百两,白银九万八千两,棉布、丝绸五千匹。”

“将黄金拿出三百两,白银拿出两万两、布匹绸缎拿出两千匹交给济宁州,剩余的全部赏给有功将士吧。”

“遵命!”

就在李信大破白莲教的早些时候,陕西湫头镇上也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明军尸体,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大战的双方分别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高应登等流寇主力,以及明军最精锐的兵马之一曹文诏所部。

这一战曹文诏落入了流寇的伏击圈之中全军覆没,曹文诏本人本来有希望突出重围,结果手下的士卒大喊曹将军放弃我们了吗,他又杀进重围深处最终力竭自尽而亡。

曹文诏所部的全军覆没意味着洪承畴手中少了最能打的一支机动兵力,陕西流寇的安全得到了保证,整个陕西也能让让他们继续纵横下去。

“诸位,曹贼已死官兵必然胆寒,这陕西咱们要定了!”

身为流寇总盟主的高迎祥一把将曹文诏的首级扔了出去,然后举起了酒碗,其他流寇首领也纷纷起身举起酒碗高声欢呼。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十几万的流寇精锐同样在欢呼,这大明的天下要变了!

而在陕西以北的河套地区同样发生了一场恶战,察哈尔蒙古最后的精锐在这里遇到了后金精锐八旗一万人的突袭,最后他们在新任大汗十几岁的额哲带领下向多尔衮投降。

也许是因为李信的原因产生了蝴蝶效应,这一次察哈尔蒙古没等被漠北蒙古掳掠以及内讧就先被后金攻击了。原本历史上他们应该是先被漠北蒙古攻击,随后八大福晋内讧,接着先后不战而降归顺了后金。

现在却因为后金的提前出动,双方爆发了一场恶战,然后察哈尔不出意外的再次战败,最终选择了投降。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吗?”

后金墨尔根岱清贝勒同时也是这次远征主帅的多尔衮把玩着手里的一方玉玺,随口向跪在地上的额哲生母苏泰询问。刚刚就是她带着这个玉玺前来向多尔衮进献,以保住自己母子的性命。

“回贝勒,这正是历代蒙古大汗才能拥有的传国玉玺。现在大金得到了这个玉玺,预示着天命要眷顾大金了。”

“等我回去必定告诉大汗,你献出玉玺的功劳,相信大汗不会亏待你们母子的。”

“多谢贝勒!”

苏泰献给多尔衮的这个玉玺当然不是秦始皇当年制作的那个玉玺,那一枚真正的传国玉玺随着后唐末帝李从柯的已经消失了。

北元的这颗玉玺是北宋年间民间之人献给宋哲宗声称是真正的传国玉玺,随后北宋被金国所灭这颗玉玺成为金国玉玺。等金国被蒙古所灭之后,这颗玉玺便一直在元朝流传。

到了明太祖驱逐蒙元的时候元顺帝将这颗玉玺带回了草原,随后这颗玉玺成为历代蒙古大汗的信物,每一任大汗即位之后都要将这颗玉玺传示各部落以示自己的正统。

现在多尔衮得到了这颗玉玺,他当然高兴的很,但是他不敢私藏因为与他同行的还有岳托、萨哈廉、豪格。他只能将玉玺带回去献给皇太极也算是大功一件。

察哈尔蒙古的投降意味着整个漠南蒙古已经全部成为了皇太极的臣属,这也意味着皇太极拥有了满蒙共主的身份,他的实力有了更大的提升。

而对于这一切身在紫禁城的崇祯并不清楚,他被山东巡抚朱大典的告急文书所震惊,因为大运河一旦被切断整个京城百万人口不到半年就得断粮,更不用说九边的军饷了。

崇祯在又惊又怒之下一边下旨斥责朱大典命其戴罪立功,一边下旨调李信返回山东平乱,因为担心李信兵力不够他又下旨命停留在河南的山东总兵杨御蕃返回山东。

就像原本历史上山东在崇祯十五年爆发李青山起义之后,崇祯宁愿暂时放弃对势力扩张的李自成的进攻,也要先抽调兵力镇压李青山保证运河畅通一样。

在这个时空他同样选择了先镇压山东的白莲教叛乱而放弃对其他地方流寇的追剿,这个时候的崇祯并不知道李信早已经返回了山东,并在朝廷使者刚到山东边境的时候已经在济宁大破贼寇了。

阅读明末逆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