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骗了康熙

第872章 想阴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别的官员,早就回家享福了,玉柱不行。

西北的军事奏折,一直源源不断的递进畅春园,老皇帝不能歇,玉柱也只能陪着干熬了。

没办法,谁叫玉柱是百胜名帅呢?

从老十四递来的折子,玉柱看得很清楚,由青海和硕特部进入雪域,确实非常正确。

冬季来临之时,老十四率领十余万精锐的八旗和绿营兵,护送着格桑嘉措,进抵青海的格尔木。

格尔木,玉柱再清楚不过了,那里是青藏铁路入雪域前最重要的一站。

据老十四的奏报,青海和硕特部的王公贝勒们,只承认格桑嘉措是第七代传人。

这就很有些棘手了。

“柱儿,你以为如何?”老皇帝盯着玉柱不肯放松。

玉柱是个明白人,老皇帝肯定不想承认格桑嘉措是第七代传人。

“回汗阿玛,只要和硕特部的王公贝勒们,承认了格桑嘉措的地位,别的就都不重要了。”玉柱故意耍了个花枪,没把话说死。

老皇帝一听,嗯,大军压境之下,只要大清一直保持沉默,谅青海的蒙古人也翻不起大浪来。

“呵呵,张廷玉刚刚到任,就传了话下去,召集阖省的缙绅,齐集于苏州商议大事。”老皇帝的心情甚好,张廷玉果然不负重托,肯于实心办差。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江苏巡抚驻于苏州,而不是江宁府。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则驻于江宁。

比较有趣的是,安徽布政使也驻于江宁,而他的顶头上司安徽巡抚,却一直待在安庆府。

历史上,长毛起义军在杨秀清的指挥下,拿下了安庆之后,清妖的江宁、苏州等膏腴之地,也就守不住了。

同理,曾国藩拿回了安庆之后,长毛也就被卡住了咽喉,不可能长久了。

原因嘛,其实并不复杂,荆湖地区大规模开发之后,湖广熟天下足,足以供应湘军的粮饷。

老皇帝一个劲的猛夸张廷玉,玉柱则暗暗冷笑不已。

满朝文武给老皇帝上尊号,张廷玉故意把这份折子交给了玉柱。

玉柱若是脑子进了水,懵懵懂懂的拿着折子进去禀报给了老皇帝,老皇帝借题发挥的对象,就变成他了。

因为,晚年的老皇帝,最厌恶大臣们的集体上书了。

不管联合上书所言的事情,是对还是错,只要大臣们集体扎了堆,就必定会惹老皇帝生气。

怎么,你们仗着人多,想逼朕就范么?

联合上书的人数越多,越容易勾起老皇帝的逆反心理。

现在,张廷玉刚到任,就积极的替老皇帝搞银子回来花,老皇帝不可能不高兴。

然而,张廷玉不是玉柱。身为汉臣,是他最大的弱点。

玉柱敢于随便折腾江南的缙绅们,那是因为,他既是满洲上三旗的超级大贵族,又是老皇帝驾前的大红人。

江南的缙绅们,想咬玉柱之前,必须掂量一下,他们惹得起佟家父子么?

江南士林的领袖们,若是群起攻击玉柱。

嘿嘿,玉柱即使睡着了,也会笑醒。

只要玉柱稍加引导,局势就会变成,江南依旧不服满洲的统治。

想想看,老八总是集合很多人,一起咬玉柱,而且是屡败屡战,他就活该被老四整死了。

锄强扶弱,勿使群臣合而谋朕,类似的平衡术,老皇帝一直都玩得贼溜。

但是,张廷玉就不同了。

江南大儒们,怕越过了红线,不敢咬玉柱,难道还不敢咬张廷玉么?

玉柱既不拍桌子,也不发脾气,不动声色的就把张廷玉支出了京城。

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张廷玉必定是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当然了,以玉柱对张廷玉的了解,这事的幕后,一定是老四指使的。

若不是老四的安排,以张廷玉沉稳的性子,绝对不可能铤而走险的招惹玉柱。

就这么着,玉柱和老四,连面都没见,就隔空过了好几招。

且不说别的,单说老四这种间接整人的高明手段,天真烂漫的老八和老十四,也配和他玩权谋?

“汗阿玛,臣儿没有举荐错吧?”玉柱见老皇帝心里很高兴,故意凑着趣儿的大拍马屁。

老皇帝抬起左手,拈须微笑,说:“是啊,有你在我的身边,我才有空赏梅听曲啊!”

玉柱觑准了老皇帝的心情甚佳,他眼珠一转,立时计上心头,随即建议说:“老爷子,除夕之夜,不若去臣儿那里走走看看,散散心?”

因老皇帝年事已高的缘故,宫里也跟着暂停了熬夜守岁之旧俗。

自从康熙五十年之后,每年的除夕赐宴完毕,讲究早睡早起的老皇帝,从不熬夜,早早的就了寝。

宫里的除夕赐宴,只有老皇帝的亲儿子及其嫡福晋和侧福晋们,才有资格参与。

在宫里举办的豪华盛宴,玉柱这个所谓的义子,也从未参与过。

正所谓,平时都是臣儿臣儿的叫,一到关键时刻,血浓于水的亲疏远近,纤毫毕现。

原本,在顺治朝之时,宫里的除夕赐宴,参与者只能是皇子们。

等老皇帝坐稳了江山后,为了削弱皇子嫡福晋的权威,故意让皇子的侧福晋们,也有资格一起进宫领宴。

异论相搅,乃是皇帝的基本技能,不可不察也。

前明的末帝崇祯,从来没有受过正经的皇权教育。

结果,他刚登基不久,不仅杀了魏忠贤,还脑残的自剪羽翼,严重的削弱了厂卫对文臣集团的监督权。

厂卫专权,仅仅是表象而已。骨子里,厂卫们都是维护皇权的爪牙。

不然的话,崇祯只凭一份诏书,就轻而易举的要了九千岁的狗命呢?

当然了,顺治和老皇帝都是绝顶的聪明人。

尤其是顺治帝,绝对是被众人低估了的大清开国之君。

总督、巡抚和驻防将军,彼此牵制,互不统属的创造性制度发明,就是在顺治帝主导下完成定型的。

前明丢掉万里河山的过失,大清朝的皇帝们,总结的异常全面。

历史上,朱重八登基之后,曾经亲口说过:元失之宽。

所以,大明朝建立之后,禁锢草民流动性的各种制度,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生根发芽。

(本章完)

阅读骗了康熙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