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

灰色

转折3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转折(3)</h1>  早上八点过了一点,梁化之就带着一个连的晋绥军到了,刘大树悄不念声地把县城的城防交给了晋绥军,带着自己的部队不显山不漏水的“走”了。

这个大礼让阎老西可是欣喜不已,“你小日本不是觉得我没啥价值开的价高吗?那么好,我给你添点堵,看看你还小瞧我阎老西吗?老蒋,你不总是说我第二战区没战果吗?好,我光复一个县城给你看看!那个啥!把中央社的记者叫上!还有那个啥外国记者,叫他们别吝惜胶片,胶片的钱我出!”

于是,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一群老百姓举着花花绿绿的旗子欢迎光复大军进城,于是,一些记者忙得不亦乐乎,拍照的拍照,采访的采访……还要赶稿子。

马二狗这个伪县长这次又溜了,坦白说是李久让人稍信给他,叫他“暂避”一下,马二狗这个县长现在留着还有价值,至少这个家伙可以帮助一些商人到天津和青岛搞来物资,这对当地的老百姓很重要,同时,在八路军的高压下,马二狗还算老实,并没有玩命的刮地皮,尤其是马二狗与细川和刁得贵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属于典型的相互制衡,这对璋德县的稳定是有好处的。一个不思进取的鬼子,一个一门心思钻营苟活的汉奸县长,一个只想着为了家族和富户看家护院的伪军司令,这个配伍还真是一味中药,败毒散!

中午,重庆的中央社就发出了号外,国民党控制的广播电台也播放了新闻,一时之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无限风光,向日本鬼子和老蒋叫板的砝码又增加了不少,到了晚上,中央社的现场采访录音也送到了重庆。阎老西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能吹的时候绝对是要吹的,什么经过“三小时激烈战斗,消灭倭寇三百余方获得空前之胜利”,什么“我军将士英勇奋战,誓死抗战到底”云云。

在正面战场见不到胜利希望的时候,收复一个沦陷三年的县城可谓是鼓舞士气的一个好消息。就是八路军也向阎老西发出了贺电。只不过阎老西看到这封贺电颇有一些尴尬而已,他到现在还是猜不透李久这个小朋友到底是玩的啥名堂。

梁化之对阎老西的解释是他与李久私下的“友谊”,李久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换得一些七九子弹,这种子弹在打鬼子的时候就是缴获也没有,梁化之从警卫营调了五千发子弹给了李久。所以,这个事情八路军上层未必知晓。

这个解释可以说“合情合理”,八路军缺弹少炮是大家都知道的,基层干部经常用各种法子自己想法子补充也是在常情之中,阎老西没有怀疑。就是怀疑,一个小小的李久能搞出啥名堂?跟他现在获得的巨大政治利益比起来,不值一提。

在璋德县城里,梁化之带着人还收缴了“大量”的鬼子装备,其实都是存放在仓库里无法修复或者缺少零件的武器,这些也被拍成了照片,成为了功绩证据。

多田骏看了情报监听送过来的报告后大怒,“八格牙路!怎么会突然丢掉了一个县城?难道说大日本皇军连个县城都守不住吗?查!一定要查出问题!”

要说这华北方面军里谁最忙?不是那些情报官,也不是那些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的参谋,而是“事故调查课”里的调查官。他们几乎没完没了地去调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故,战败案例,评估出结论,写出报告。现在,璋德县城丢了,自然又要展开调查。这次的调查倒是简单了,驻守在璋德县的守备大队并不在县城,阎老西其实拿下的是座空城,而且所谓的缴获全属子虚乌有,至于说帝国军人的玉碎更是“无稽之谈”。问题是,璋德县为什么会是座空城?

现在,在璋安地区的鬼子指挥系统出了问题,当地的守备部队到底是受集团旅团指挥还是由军部指挥?原来是授权给吉田武作统一指挥,可是吉田武作现在在哪儿?临时接替的铃木幸一有没有权力继承吉田武作的指挥权?至少铃木幸一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对璋德县城的丢失“一无所知”。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责任算是谁的?在丢失的当天清晨,细川就分别给铃木幸一和军部发去了电报,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家给他个准确的答复。细川倒霉透了,自己的老窝不是被将军占领就是被国军占领,谁把他这个中佐当颗蒜?

就在华北方面军在进一步评估璋德县城丢失带来的影响时,吉田武作找到了,被两个当地农民抬到了安县县城,而吉田武作已经奄奄一息,神志惶惑。

两个农民在交火后的第三天去看自己的庄稼地被“毁坏”了多少,农民嘛,心疼的是自己的庄稼,要是毁坏的多了,还来得及补种。到了地里看了看,也就是一些玉米苗被踩倒了,他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把踩倒的秧苗扶正,然后才想着去井里弄点水浇上,结果在水井里发现了一个人。这年月,看见个把死人不稀奇,农民也不害怕,让他们害怕的是,那人是活的,还是个“太君”。于是,两人七手八脚地把人捞了出来,其实也很简单,那井口有辘轳,上面有绳子,一个人坐在水桶上滑下去,然后把吉田武作捆在水桶上,上面的人使劲地摇上去,再把下面的人接上来。吉田武作没有穿上衣,自然也没有军衔,可善良的农民还是用独轮车把吉田武作送到了县城。

也是吉田武作命大,独轮车上无法躺着,只能让他“扑”在车上,结果胃里的积水就顺着腮帮子往下流,如此,反而是帮助了吉田武作快速的排出了腹部的积水,并且出来暖和的斜阳也给他提高了体温,如此,吉田武作捡回了一条命。

可是两个农民却没有换回来好报,吉田武作认为要不是那个该死的水井,他就脱困了,出来一定组织部队消灭那股偷袭的土八路。所以,那个水井是不应该有的,而作为水井的所有人是要负责的,于是,两个农民被抓到唐山煤矿上当劳工去了。连个善良的农民没有得到想要的奖励,哪怕是二斤小米也行啊,却反而要被送去当劳工/这个故事在当地很快传开,救人反而被坑害了,现代版的东郭先生?现代版的“农夫与蛇”?东北沦陷十三年,中国老百姓在战后救助了多少日本遗孤和日本人?据考,当年滞留在东北的日本人高达151万人,可是遣返的人数是105万,光是嫁给当地人的妇女就高达11万,最后得到日本政府回报的有几人?日本政府对他们自己族人尚且如此,还指望他们对华人劳工,慰安妇残骸俘虏等问题有交代有补偿和有回报?无异于与虎谋皮。

吉田武作并无大碍,主要是冻饿引起的虚弱,缓个两天就没事了。找到了他,笠原幸雄松了一口大气,可是,吉田武作肯定是不适合继续留在一线部队了,华北方面军很快就以“需要静心休养”为由把他送回了国内,最后退出了现役,到军校教书去了。(战争开始后,日本的军校就像个垃圾桶,收容了不少残兵败将)

这一晃悠,又是几天过去,此时,阎老西光复璋德县城已经三天了,这几乎是创了记录了。在与鬼子的密谈中,阎老西的代表拿璋德县说事,把日本的代表气得够呛,最后日军方面做出了“拿回璋德,让阎老西的砝码少一点”的决定。

决定好做,谁去干?指望细川的那个残缺不全的守备大队吗?这一点李久向梁化之保证过,只要细川敢动,定然叫他“有来无回”。细川也没那么傻,以他这几百人去攻击有火炮的晋绥军?不行!细川给军部的报告里直接地拒绝了,“我不能随便拿帝国军人的生命去冒险,那是不明智的。”

细川不去,只能是铃木幸一联队去干了,可现在铃木幸一也是一头包,横山大队被困在山里,进不去出不来,已经没有粮食,正在杀马。内田大队在进山的隘口与八路军阻击部队“激战”数日无寸土进展。而军部特别强调“收复”璋德县的“政治意义”大于“战略意义”,必须在近日内收复。意思,铃木幸一不得不从安县县城派出了自己手上剩下的二个大队。

不是还有藤田的两个大队吗?没有了,铃木手上剩余的两个大队其实有一个就是藤田的,另外一个大队被藤田强烈要求,护送老长官回北平,然后转道天津回国。藤田不是傻瓜,他被“病”在北平可不是被关在北平,鉴于吉田旅团的目前状况,加上藤田联队已经残缺不堪,通过与军部相关人物协商,藤田联队那个大队竟然自己爬上回程的火车,护送吉田武作返回北平,随后去了在涿州的驻地休整去了,临走的时候十分“友好”地把弹药和火炮都给了铃木联队。

华北军部对此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鉴于集团旅团的特殊情况,现决定铃木联队为军部直辖独立特混联队,下辖横山大队、内田大队、丘山大队、熊本大队……”这条命令彻底的葬送了铃木今后的前程。别以为就是国人爱好宫斗,其实日本人宫斗的本事不在国人之下,甚至还要高出不少呢。

藤田之所以这么干,无非是对觊觎旅团长位置的铃木不满,他自己估计是没多少机会了,可他也不愿意铃木顺顺当当的上位。

说起来,铃木现在的确是有个好机会,军部让他收复璋德就是给他机会,打得好,这个独立混成联队可以马上升格为独立混成旅团,藤田那边就是再怎么有意见,军令如山。那么藤田为啥要拆铃木的台?要说拆台不准确,至少藤田提出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首先,他的联队是不完整的,是个破碎的联队。调往汤县一个大队,已经被编为当地守备大队。在往返安县与璋德县和去匡县的时候,又先后丢掉了二个中队,加上在指挥部被袭,消耗的几乎都是藤田联队的,要是把藤田联队的家底都打干净了,藤田别说升迁旅团长,就是联队长能不能保住都在两说。从另一个阴暗的角度说,藤田不愿意让铃木拿着自己的部队去“建功立业”,能够减少一些自己就多留一些机会。他对军部的关系户说,“难道说铃木一个联队加上我的一个大队还拿不下一个璋德县城?那还是帝国的军人吗?”

于是,军部给铃木收复璋德县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此时,军部似乎把困在山里的横山大队给遗忘了。没有遗忘,军部在给铃木的命令里还有一条,“拿下璋德后,立即突击石板村,采用围魏救赵之策,为横山大队解围。”

在华北军部的那些参谋看来,整个璋安地区的敌我双方态势已经明了,八路军的主力虽然是把横山大队围在了山里,可反过来说,横山大队也把八路军二个主力团吸引牵制在山里,整个璋安平原上“已无”八路主力,只要动作快,把八路军反向围堵在山区里,眼下是最好机会。这个判断得到了笠原幸雄的支持。

就在铃木幸一率领两个超大号大队浩浩荡荡地向璋德县进发的时候,梁化之得到了八路军那边的信号,于是带着部队快速的撤离了,整个光复时间是三天零四小时,临走时还没忘记高呼,“我们还会回来的!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好了,鬼子被李杂碎彻底的调动起来了,让孙继和他们麻利点,别再跟横山斗咳嗽了!”司令员接到了前方传来的情报后,轻松地说道,“让他们打得激烈点,消耗的弹药战后找李杂碎去补充!这一次,李杂碎肯定发财!”

孙继和这几天也是憋着火,按理说眼前这千把多鬼子已经“弱不禁风”了,他在望远镜里亲眼看到了鬼子杀马充饥,可见鬼子的军粮已经熬不住了。鬼子单兵携带的口粮一般不超过三天,从他们离开五里牌到三团重新占领五里牌,已经过去了一周,三团切断横山大队与山外的联系也超过了五天,看来粮食是没了。

其实孙继和高估了横山角夫了,横山大队从五里牌出击的时候,构想的是后勤补给没有问题,于是,士兵携带的粮食少,弹药多。在横山角夫看来,进山后,粮食可以“就地取材”,他没见过八路军的坚壁清野的厉害,一千多人每天消耗粮食800多公斤,加上400多匹骡马,这个数字几乎要把横山角夫压垮。杀马倒不是真的要充饥,而是减少马料的消耗,这山里,就是马能吃的草料都不多。

而之所以对横山大队围而不打,正是分区配合李久的战乱,现在该收网了。

阅读灰色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