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孤烟

明末孤烟

第64章 玉玺归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辽东盛京城

金秋时节,又刚下过雨,官道两旁稻谷飘香,皇太极携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托雅等四个蒙古福晋,并命众贝勒贝子都携自己的蒙古福晋,前往昭乌达。同时随行的还有满汉众位大臣,由于正蓝旗撤销,其众归于正黄,镶黄两旗。七旗各选精锐一万,加上东北各小部落共八万大军同赴大草原。

官道上早就泼过了水,大队人马经过,一点尘土都没有,皇太极骑在马上,心情大好,传令道:“传朕命令,大军行进,严禁践踏庄稼,无论宗室重将,若有违令,一律严惩不贷。”指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说道:“文程先生,你看我大金的农事如此兴旺,全赖先生之功,汉人重农桑,朕感知同受,这几年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

范文程谦虚的说道:“岂是臣的功劳,全赖汗王聪明英断,汗王登基之初就推行记丁授田之政,大力推广农桑,鼓励开荒。汗王不以臣是汉人,还委以重任,真乃千古明君也。”

皇太极说道:“我大金国有女真人,也有汉人,蒙古人,朕一视同仁。”

范文程说道;“汗王圣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皆是天子之民,汗王胸中有天下之民,他日必能入主中原。”

皇太极兴致很高:“先汗王十三副盔甲起兵,四方征战,才一统女真各部,先生常常教导我,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如今大金国,囊括辽左,治下之民百万众,何以养活众口,唯有靠汉人的农垦,要是还按照祖训,打猎为生,恐怕早就饿死了。”

皇太极接着说道:“记得朕读书时,看过《孟子》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范文程是发自内心的对皇太极敬佩,他本人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万历四十六年,后金攻下抚顺时,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归降努尔哈赤,当时只是为了活命,心里视其为蛮夷。皇太极自幼倾心汉学,熟读儒家经典,重用汉臣,以孝道治天下,开科举,遵儒学,俨然就是圣明天子。如今的范文程早已不再把皇太极当做夷狄之君了,而是看成争夺天下的开国之主,倾心辅佐。无广告网am~w~w.

这时柔敏格格萨察?思琦听到,拍马上来说道:“汗王哥哥,您说得对,孟子说民者,天下之本也,治天下当讲仁爱。官为民生存之父母,民则是官的衣食父母,不爱民必缺衣少食,虐民残民,则无衣无食矣。但是孟子只是一书生尔,得天下还得靠兵革之利,秦虎狼之师,吞并六国,我大金铁骑才是根本,我看呀应该说,威天下以兵戈之利,治天下以仁爱为先。”

皇太极哈哈大笑:“就你鬼机灵。”

范文程说道:“格格高见,一语中的,要是男儿身,当位列朝堂。”

萨察?思琦:“谁说女人不如男,我听说明就有女将军秦良玉呢。”

众人一路欢声笑语,心情都大好。

半月后,大军到达阳木石河,在河畔安营扎寨,绵延十数里,召集漠南蒙古各部前来觐见,同时檄文漠北蒙古三部来归。皇太极胸有成竹,不怕漠北蒙古不来,林丹汗新败,他们没有那个胆子,草原上一向是以强者为尊,若是他们真敢不来,七旗的八万大军不是摆设,到时金戈所指,灭了他们。

又等了半月有余,漠北蒙古三部果然如期而来。浩浩荡荡的骑兵大队,带着毡帽,举着苏鲁锭。蒙古人的荣光已经不在了,看着女真人大军的威严,旌旗招展,各个都是精壮,土谢图汗心中不是滋味。在大营很远的地方,漠北三部,土谢图汗、扎萨克汗、车臣汗三位可汗就下马步行近前,右手抚胸说道:“大金国汗的英名威震四方,如同草原上的太阳一般光芒万丈,祝愿您万寿无疆。”

皇太极回礼后说道:“女真和蒙古本就是一家人,我的四个福晋都是蒙古人,大金国众位贝勒,贝子的福晋也是蒙古人,论起亲戚来我们都是兄弟吗,三位汗王不远万里前来,朕定不忘兄弟情谊。”

迎入大营中,自然是盛情款待,众人纵情喝酒吃肉,一直到入夜,又点起篝火,宴会格外热闹,海兰珠又跳起了蒙古舞,其他福晋也各展所长,直到深夜。

第二日大典如期举行,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照耀着茫茫大地,显得大草原更是一望无际,辽阔壮美。皇太极的金顶大帐外,筑起了一座高高的祭坛,四面陡峭,只有东面一条缓坡可以登坛,伴着东方初升的太阳,皇太极缓缓登坛,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宁完我说这叫如日中天。

在祭坛的四角分别放着四个大鼎,鼎里燃烧着祭天的粗大祭香,这也是出自宁完我的设计,叫鼎定四方。坛上旌旗飘扬,坛下是肃立的七旗大军,还有归附的各个部落,众将士身着盔甲,手持战刀,昂首挺立。众大臣,各部头人,分立御道左右。额哲捧着传国玉玺,缓缓走上祭坛,跪在皇太极面前,将玉玺高举过顶,说道:“臣额哲,愿率察哈尔部尊大金国汗为漠南蒙古至高无上的大汗,从此愿效忠,若有二心,天诛地灭。”同样的事情,在盛京城外额哲做过一次,那次是在女真人面前,如今是在全蒙古人面前向皇太极称臣。

皇太极接过玉玺,置于案上,率代善等贝勒,三叩九拜,焚香祷告。接着举起玉玺,面向将士,说道:“天命所归,从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大金国一体,荣辱与共,不分彼此。”

坛下将士高呼万岁,额哲也率蒙古诸贝勒叩拜,高呼道:“祝汗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扎萨克汗代表漠北蒙古表示愿意归顺大金,听从调遣。

接着多尔衮宣读圣旨,“奉天承运,汗王诏曰:蒙古各部今重归于一统,然各部分离日久,风俗各异,为统一政令,今决定组建蒙古八旗。原蒙古四十九部均划入蒙八旗中,并设哲里木、卓尔图、昭乌达、锡林格勒、乌兰察布、伊尔昭等六盟,分别辖四十九旗,主管政务、刑罚、税赋等。漠南蒙古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均编入八旗……”

然后又宣布设立大金国蒙古衙门,以达尔汉为承政,贝子瓦克达副之,勘定蒙古各部界限,即日起各部当严守界定,不得恣意侵犯,有违犯者按罪论处。钦此。”

四川资县罗泉

秋粮缴纳后,赵胥北发动村民又抓紧播下小麦,期望在入冬前再收获一茬庄稼。现在是小冰河期,天冷得早,高大的秦岭挡住了大部分冷空气,四川盆地里气温还算温和,不像一山之隔的陕甘那样无常。赵胥北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试试看,能收多少算多少,了胜于无。

罗泉镇的人口几乎翻了一倍,有新招募的匠户,有遭难的民户,也有收容的难民,总人口突破了三千人。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已经有机灵的,在镇里开了粮铺。赵胥北考虑把珠溪河对岸开发出来,作为商业街。

乡练的训练有刘赣在抓,私盐的生意由吴成在管,练勇每日识字课程有顾麒麟在教,赵胥北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个闲人,无事可做。每日去校场看看练兵,练勇人数比初创时翻了一倍还多,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靠嗓子喊传达指令。

赵辉是职业军人出身,对旗鼓号令略通一二。众人商议先从最简单的闻鼓而进,鸣金而退练起。一通鼓响,全军肃立,预备突击。二通鼓响全力突进。三通鼓响小跑出击,急促鼓响不停,跑步追击,鼓不停,不许后退。金声一响,全军立定防御,金声二响,全军转向退回,金声三响,跑步退回本阵,金声急促响不停,各自火速退回本阵。管迪本来是乐户出身,精通各种鼓乐,就由其挑选五人专门负责锣鼓,编入中军。

阅读明末孤烟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