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小爱

人工智能小爱

136正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实际上百家姓的车也是有在动能回收的,过弯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速度有所下降,至于刹车灯没有亮是因为真的没有踩刹车,只是松了油门。

开过电动汽车的都知道,松油门的时候不像汽车一样能够自然的滑行,而是明显感觉像轻踩了刹车,速度降的很快。

这就是在动能回收,这个比例是可以调节的,动能回收比例越大,松油门的时候速度就降的越快,如果调到0,那就是不动能回收,可以自然的滑行。

特斯拉称之为单踏板模式,而特斯拉这个模式出厂时默认的动能回收比例都比较大,而大部分人实际上是不知道可以调的。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特斯拉刹车失灵的原因。

因为他们在想减速的时候是不需要踩刹车的,只需要松开油门就有刹车的效果。

开习惯后就会对踩刹车的概念越来越模糊,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肯定是踩刹车,但是因为平时都很少踩刹车,下意识的就一脚踩下去,结果平时最顺脚的就是油门,就有可能把油门当做刹车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平时开的比较慢,只要松油门就有刹车的效果,他们下意识的认为只要不踩油门就等于刹车,一旦速度快以后,特别是在高速,明明大老远就看到有事故,距离也完全够刹停,但是他们就好像刹车失灵一样直接冲上去。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不踩油门就是刹车的错误意识,他们大老远实际上已经看到前方事故了,一般人采取的方法是踩刹车,而他们采取的措施是松油门。

因为松了油门他们确实是感觉到了车子速度在降,但是这只是动能回收的拉扯力而已,而动能回收电机的拉扯力是有极限的,根本不能代替刹车有效的短距离将车速降下来。

事后他们就会说,我们刹车了,但是车子就是不停,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刹车失灵。

实际上这种单踏板模式是不推荐的,特斯拉也是因为电池续航不足的原因,出厂时就将默认动能回收调的很高,变相增加续航,并且还特意宣传什么单踏板模式,才误导了很多人。

动能回收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还是推荐的,只是回收比例不能太高,最起码不能让人感觉只要不踩油门就是在刹车的错觉。

百家姓的赛车此时就是依靠松油门后电机的拉扯力回收能源,不过比利调的比较小,这个比例也是根据每个弯道的角度大小通过车载电脑判断然后自动动态调节的。

驾驶员不需要操心那么多,只要踩油门松油门转弯就行了。

不得不说这个自动调节回收比例系统还是非常给力的,每一次调节都能精准的结合车子的性能和弯道角度调节到刚刚好的比例。

而别的赛车回收比例基本都要依靠驾驶员对弯道的判断来自行调节。

而他们调节的方法基本就是刹车的力度,当踩下刹车的时候首先介入的不是刹车而是动能回收的电机,当动能回收电机达到极限拉扯力的时候,如果还需要减速刹车才会介入。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各家对车载电脑智能化的区别,当然智能辅助FE是允许的。

不像F1,FE除了车子性能和车手技术的较量以外,智能辅助也是一种较量,F1注重纯粹的机械操控,FE注重的则是高科技的运用。

不过现在的F1已经不在是以前那种纯粹的机械操控了,发展到了现在,从不允许使用电动辅助转向,到现在已经都能上油电混动了。

实际上这种依靠车载电脑来动态控制动能回收比例的做法已经有一点作弊的意思,不过赛委会没有禁止,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现在的车载电脑能够做到这么智能。

FE智能辅助可以有,但是得有个限度,像这种已经代替驾驶员操控的智能辅助应该是不能用的,毕竟实际上还是人在操控车在比赛,而不是电脑在操控车比赛。

不然直接方向盘和油门也让电脑来掌控,自主判断操控就行了,还要人干嘛,主动空气动力学组件可以有,但是方向盘,刹车,油门必须留给驾驶员,这是体现车手操控的最后工具。

当然很大原因还是因为赛委会根本想不到现在车载电脑已经那么强了。

实际上大部分厂商的车载电脑确实做不到,就目前也就只有随便科技一家可以,别看现在新出的车基本都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实际上其他厂商的L3自动驾驶系统都是找随便科技定制的。

他们自己也有尝试在做,不过目前做出来的基本都过不了国家的审核,能通过国际L3自动驾驶测试的目前只有随便科技出品的。

比赛很快就进行了20分钟,不可思议的是在最前面的两台百家姓的赛车已经领先第三名几乎半圈。

现场和网上的观众有人惊喜有人愁,就连百家姓的粉丝都开始担心起来。

“跑这么快会不会等下电量不够啊。”

黑粉也趁机嘲讽。

“果然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车队。”

“看来他们还没有理解什么是电量管理。”

“也许不用等最后一圈,估计40分钟都撑不过。”

百家姓的2位赛车手还是不管不顾,还是一股脑的全力冲刺。

慢慢的随着比赛时间继续,越到后面观众越是兴奋,比赛进行到了35分钟。

大家兴奋的点是因为百家姓的赛车已经几乎领先第三名一圈了,并且已经可以看到最后一名的赛车手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才是最后一名呢。

观众是可以通过一个大屏幕看到车子信息的,功率,速度,还有剩余电量。

大家惊奇的发现虽然百家姓的赛车领先了其他车手几乎一圈,但是剩余电量却跟其他车手差不多,甚至还是最多的前2个,比第三名多了整整百分之5。

这就很恐怖了,这么快的速度下,过弯的动能回收比例还很低的情况,还能剩下那么多电,说明他们的车子根本不缺电,既然不缺电,那还管什么电量管理,直接冲就完事了。

实际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根本没考虑什么电量管理有多快跑多快。

电量管理本身就是因为电池能量密度不够而被迫产生的一个方案,或许将来这个方案将会因为百家姓车队而取消。

就像以前F1发动机燃烧效率不高的时候,比较费油,一箱油是不足以完成比赛的,所以中途就需要加油。

随着科技进步,现在的发动机效率非常的高,一箱油就能够完成一场比赛了,F1也取消了中途加油的规则。

至于为什么FE不采用中途充电的方案,还是因为技术原因,充电不像加油那么快,如果中途比赛到一半就要充电半小时,这你能忍吗?

所以就有了电量管理的方案,利用中途过弯刹车来回收动能,变相提升续航。

当然那是以前的快充技术不行,就算现在随便科技的快充速度已经可以跟加油一样快了也没必要中途充电。

因为随便科技的电机能量利用率非常高,非常省电,足够完成一场比赛,所以没必要中途在充电了。

大家意识到百家姓的赛车不缺电的时候,比赛每过一分钟大家就越是更兴奋一些。

很快来到了攻击模式的区域,百家姓的两台车都选择了开启攻击模式,车子功率上限增加,车速更加的快了。

攻击模式结束后两台车手又开启了FB模式,前面说过FB模式是观众投票出来的,很幸运百家姓的2位车手都拿到了这个机会。

两个加速权限用完之后,百家姓的车已经追上了最后一名的车手,紧跟其后。

甚至有超过的趋势,观众这时候也到达了一个新的激动点,现场欢呼,网上刷屏。

其实到这里已经可以宣布百家姓排名了,因为从电量和圈数来看,后面想追上已经不可能了,至于电量,多的不能再多了,没电不存在的。

但是比赛还得进行,百家姓的两台车准备超越最后的赛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那几辆赛车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故意降低速度。

几辆赛车堆在一起,不留缝隙,好像在故意挡着百家姓的车子。

观众这时候也发现了,不发现都不行,因为现在大家的目光基本都在百家姓车队这里。

网上的观众也气氛的开始发弹幕开骂。

“裁判也不管管吗?”

“其实一直跟在后面不超车基本也能稳拿冠亚军了。”

“嘿嘿,我绝对不会让你们超过我一圈的。”

实际上确实只要跟着最后一名跑到最后,也是可以拿到冠军的,但是后面那几辆车就像商量好的一样速度越压越慢。

百家姓车队也迫不得已的跟着降低了速度,现在离比赛还有3分钟左右,虽然领先了一圈,但是其他赛车跑一圈也只需要1分10秒左右的时间。

这样让他们拖延1分钟后面的车就能追上来,看来他们已经急到宁愿让几辆车放弃成绩也要拦住他们的地步了。

这时候现场的骂声更大了,而裁判却只是不紧不慢的给了这几辆车警告。

这几辆车看到警告牌后慢慢的速度又都提了起来,并且奇怪的是中间还让出一个车位的距离。

好像突然开窍了想放百家姓的赛车通过一样。

此时百家姓的两位车手感觉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两台车一辆尝试从中间通过,另一辆车则靠边跟在其他赛车后面。

那台尝试从中间通过的赛车很快就开到了两台车的中间,此时赛车手精神紧绷,时刻观察着旁边两台车的一举一动。

突然他感觉到右边的车似乎想往左急转,想要将他夹在中间。

百家姓的赛车手一脚刹车,车子在主动空气动力学组件的帮助下实现了超短距离刹车,车子瞬间速度就降了下来,脱离了夹击区域。

那台想急左转的车也没想到百家姓的刹车系统这么强,一个没操控好撞上了最左边的车,两台车碰在一起开始失控。

后方的百家姓车手也发现了失控的两台车,瞬间做出反应,连续几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高速激动躲了过去。

这还得靠这套主动空气动力学的帮助才能在这种速度下做出这种幅度的规避激动。

后面两台车被取消成绩,准备出动安全车,然后清理赛道。

网上的观众瞬间有人开骂,有人叫好的,叫好的要不是别的车队粉丝就是百家姓黑粉。

开骂是因为一旦出动安全车,所有车按照当前排名一辆跟着一辆不能超车,第一名不能超过安全车。

而且安全车的速度通常都是比较慢的,1是为了保证在清理赛道时候工作人员的安全着想,2是它真的跑不快,尽管它已经油门踩到底了,在专业赛车面前还是太慢了。

有人说那为什么不拿同款的赛车做安全车?

首先,安全车的作用就是保证清理赛道的人员安全,而保证安全的方法就是让赛道上的赛车速度慢下来,还有就是让所有赛车尽可能的集中起来,有秩序的跟随,所以安全车是不能太快的。

一旦出动安全车领先的赛车是最吃亏的,而最后的则是最兴奋的。

清理赛道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只需要1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圈的赛车,无论快慢,落后多少,基本最后都会被聚在一起。

就相当于重新发车了,落后太多的能不高兴才怪,这就是为什么粉丝们都开骂的原因。

本来可以见证历史性的一刻,以超过对手一圈的成绩完成比赛,却突然来这一出,而且后面那两台车明显是故意的。

两台车虽然都不是一个车队的,但是却有着不错的默契,就像提前商量好的一样,虽然一开始本来是想撞百家姓赛车的,不过因为百家姓赛车的制动性能太强躲过了,撞上旁边那台车。

但是他们想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牺牲自己的成绩来出动安全车,让自己的另外一个队友能够在创造一个争夺的机会。

百家姓的车手心里很郁闷的跟随在安全车后面缓慢行驶,很快后面的车手也追上来了排成一条车队跟着。

安全车的规则看起来好像对领先车手不太公平,但是没办法,比赛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安全第一。

几分钟后赛道清理好了,安全车撤回去了,各位赛车手也开始电门踩到底,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反超的机会。

刚刚比赛进行到了37分钟出动的安全车,也就是说大家还要在赛道上跑3分钟才进入最后一圈的决赛。

电量统计也接着安全车出动时的数值开始恢复统计的,安全车出动的清理赛道期间电量消耗是不统计的,不过要扣除掉各车和第一名差距的电量。

这个扣除的电量有专门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不过总归是对领先选手的一种安慰,我费那么多电才跑的距离,安全车一出来,你就可以不消耗电量追上来,这显然不公平。

安全车出来要降速是为安全考虑,但是电量的消耗是不会对安全造成问题的,所以该扣还得扣。

实际上大屏幕各车手信息的电量剩余显示,如果电量是0也并不代表完全没电,电机如果在电压低的时候动力就会有损失,而电池电量低的时候电压也会跟着降低,为了保证电机在低电量时不损失性能,通常电池都会比规定的大一点,来保证电压的稳定。

但是也不能大太多,这有个规定上限,并且如果电池太大重量也就上来了,可能就会对成绩造成影响,而且多出的电也不能在比赛上用掉,做太大了也浪费。

所以就会出现明明大屏幕上显示这辆车已经没电了但还是在跑,而且还有的车跑出了负电量的情况。

这些没到终点就超出最大使用电量的车子,就算跑过了终点,成绩也不算的,如果所有车的电量都没有撑到终点的话,就根据0电量时所在的距离先后来排名。

虽然大家距离现在都跟起跑的时候差不多,但是电量却是不一样的。

她们这时候应该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追上第一名,而是电量够不够跑完最后一圈。

原本电量的设计就是几乎只能够勉强完成40+1的比赛的,但是这百家姓的车比平时要多跑了一圈,他么虽然因为安全车出动距离拉回来了,但是电量却是实打实的扣掉了一圈的电量。

恢复比赛后百家姓的车还是跟开始一样一股脑的全力冲刺,完全不考虑电量消耗。

后面的车在犹豫要不要跟着全力冲刺,还是保留电量尽可能的跑完全程,因为他们是看不到其他车手电量的,以为百家姓这速度肯定也是跑不完全程的。

而且在场的车几乎都是跑不完全程的,这时候就要看最终离终点的距离了,如果能保留电量跑完全程虽然比平时慢一点但是总归是到终点的。

最后他们选择了保留电量,这就让百家姓的车子比开场时候更快的速度将他们拉开距离。

很快3分钟就过去了,马上要进行最后一圈的决赛了,但是尴尬的是,这时候第一名是处于在赛道中场的。

而最后一圈则是要从起点开始算起的,也就意味着所有车辆都需要跟着百家姓车队在多跑半圈,这让本不富裕的电池雪上加霜啊。

百家姓车队还是不管不顾的一股脑全力冲刺,根本不考虑电量的消耗,很快就冲过了起点,正式开始进入最后一圈的对决。

这时候已经开始有车用完了规定电量被迫出局。

百家姓的2辆赛车都各还有一次攻击模式的机会,在经过指定地点后都开启了攻击模式进行最后的冲刺。

最后以领先第三名半圈的优势获得了冠军和亚军,更震撼的一幕是,除了百家姓的赛车,所有的车现在已经都没有电了,包括第三名,全部都没有到达终点。

比赛结束百家姓的粉丝纷纷欢呼,就连其他车队的粉丝也有很多转粉的。

阅读人工智能小爱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