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七十章 新物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又一日,李孟羲一早去了窑场,但凡李孟羲亲至,就绝没简单的事儿。

李孟羲在窑场跟管事儿的头头交代了良久,然后离开了。

李孟羲走,匠人们围上头头,问又下来什么任务了。

窑场头头眉头紧皱,一脸难为的样子。

“军师让咱,烧一个陶器。房子那么大一个!”管事儿的拿手夸张的比划了一下,他叹气,看向四周同行们,“你们谁烧过这么大的?”

众人都摇头,匠人们都说,越大越难烧,房子大的,可不好弄。

何止不好弄,简直能把人难死。

首先,泥胚就不好捏,那么大的一个玩意儿,做胚还得搭个梯子爬上去湖泥,再说,泥软塌塌的,做那么高那么大,能不能塌了吗?

还有,按烧陶器的经验,器物越大,烧制的时候成品率就越低,大的跟个屋子一样的陶罐子,可想而知烧制成功率会有多渺茫。

一项艰难的任务压在陶土匠人们头上了,好在,军师走的时候说的明白,军师说不着急,慢慢做,试着想想办法,花一年两年时间也无所谓,总归能做好的,做好之后,有重赏。

只说了重赏,没说任何处罚,陶匠们心中稍安。

窑场头头寻思了一会儿,他叫了几个得力人手,然后拿着锄头铁锹筐子,准备出去找土去了。

寻常陶器,随便挖点泥就行,但要是造那么大的一个东西,得更好的泥才行。

回到城主府,李孟羲不很开心,有些郁闷,郁闷的原因在于,明明找到了用木头造纸的技术,却因性价比过低没任何使用价值。

想了想,李孟羲想起,木材造纸的测试,似乎才进行了一半。

木头用碱粉煮不出纸浆,基于两个猜测,一个猜测是,木头中含有另外的物质,因而使木质无法成浆,这是第一个猜测。

第二个猜测是,可能是碱粉碱性不够强,因此,碱粉能把脆弱的树皮煮成纸浆,却无法把坚硬的木质煮成浆。

依稀记得,初中或是高中化学讲,草木灰溶液碱性强于石灰水的。

李孟羲找来一些石灰粉,找来从草木灰溶液中提取的碱粉,然后泡了两碗水,他拄着下巴,左看看,右看看,容易找到的碱,就这两种啊,别的还能去哪里找。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草木灰溶液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似乎已经是强碱了啊,”李孟羲自言自语着,“要找更强的碱,难道得氢氧化钠?可这氢氧化钠这玩意儿,哪里去找……”

边上,小砖今天又没上课,小砖最近画画上瘾了,天天在家里画画。

听到李孟羲的滴咕,小砖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哥哥,什么是强碱啊?”

小砖好奇的问。

“强碱就是,碱性比较强的碱。”李孟羲在想事,心不在焉的回答着。

小砖挠了挠头,歪着脑袋想了想,他又问,“那哥哥,什么是碱性比较强?”

“额……”李孟羲想解释,可他忘了强碱弱碱的具体定义了,想了半天,李孟羲只能说,“碱性强的东西就是,腐蚀性非常大,不能弄到皮肤上,不能弄到手上。”

回忆起化学课本上所配的插图,插图中,把鸡腿放到氢氧化钠溶液里,鸡腿被腐蚀的骨肉糜烂,他说到,“……就比如说,手指头要是放到强碱里,那一下骨头都得露出来……”

小砖是个小孩子,作为一个小孩子,他理解不了强碱弱碱的概念,他更不了解骨头都露出来该有多恐怖。

当小砖听到,手指往碱里一放,一下骨头都露了出来,小砖眼睛便亮了,哇,这么厉害的吗。

“哥哥,那咱们上哪去找强碱吗?”小砖问。

李孟羲指了指草木灰溶液,“这个就是。”

话音方落,李孟羲一个没留意,小砖就把小手伸到草木灰溶液里去了。

李孟羲瞪大了眼睛,诧异当场。

“哥哥,”小砖把手从草木灰溶液里拿起,他看了看好好的手,疑惑无比,把手伸到李孟羲面前,小砖疑惑的问,“哥哥,俺手指头咋木有骨头露出来?你看,咋木有?”

弟弟的小手在眼前动啊动的,李孟羲本想训斥弟弟两句,训斥说强碱不能乱碰的,万一烧伤该咋办。

可是,再一看,发现弟弟的爪子好好的,哪有一点被灼伤的痕迹。

李孟羲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他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

强碱会灼伤皮肤,草木灰溶液是强碱,那么理应,草木灰溶液会灼伤皮肤。

然而,实际情况是,草木灰溶液,根本不会灼伤皮肤。

这当中,三个论据,强碱腐蚀性强,草木灰溶液是强碱,强碱会腐蚀皮肤,当中肯定有一个环节错了。

清楚记得,化学课本上讲的很清楚,强碱就是具有腐蚀性,就是会腐蚀皮肤,这两点不可能有错。

那就只可能是,草木灰不是强碱。

“奥!”李孟羲恍然,“草木灰不是强碱。”他目光闪动,自语着,“草木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原来不是强碱,顶多算中强酸……”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草木灰不会把皮肤给灼伤。

想明白之后,李孟羲仔细给弟弟讲解,他讲草木灰溶液不是强碱,所以比较安全。

弟弟挠了挠头,小脸上一脸疑惑。

经此一阵插曲,小砖的吸引力被矮几上放着的两碗水吸引走了,他端过碗,一边玩了。

石灰水和草木灰溶液都很安全,任由小砖玩去,李孟羲拿过小砖画的厚厚一沓画纸翻看起来。

小砖能会画个什么画,画的尽是涂鸦,乱七八糟的,李孟羲看着小砖凌乱稚嫩的笔触,不住的摇头。

李孟羲翻看小砖画的画,小砖端走水玩的不亦乐乎,很和谐。

玩水能有多少种玩法,小砖不过是先是用手指头沾了水,然后在矮几上写写画画,写写画画了一会儿,感觉无聊了,开始玩别的。

小砖把草木灰溶液端起,倒进石灰水溶液里,准备搅和搅和。

此时,草木灰溶液一倒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草木灰溶液很清澈,石灰溶液也很清澈,但这两者一掺混之后,立刻,碗里出现了絮状的细微沉淀。

“哎?”小砖不由瞪大了眼睛,他不明白,为什么碗里突然多了白色的东西。

好奇之下,小砖再一次拿草木灰溶液,又往石灰水倒了一点,这次,同样是草木灰溶液一倒进去,立刻,碗里又一次出现了白色的东西。

“哥哥!”小砖拍打李孟羲的胳膊,“哥哥你看,”小砖把窑推到李孟羲面前,“你看碗里咋有面儿面儿了吗?”

李孟羲低头看了一眼,他看到,石灰水溶液那一碗当中,碗底沉了一些白色的沉淀。

石灰水这玩意儿,李孟羲很熟悉,石灰水放在空气中放一会儿,遭遇了二氧化碳,肯定会有白色沉淀。

李孟羲只当是放置久了的缘故,他边翻看着弟弟的画,边随意跟弟弟解释着,“是这样,空气里,有一种叫做二氧化碳的东西,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就变成碳酸钙。

这个碳酸钙呢,跟石头差不多,石头是不是就是白的?

所以,碗里就有了白的面粉一样的东西。”

在李孟羲这一通讲述中,小砖没听懂多少,小砖只听懂了,是外边的气掉进碗里碰到碗里的水,然后会有白的。

小砖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想出了个好办法。

小砖想到的好办法是,他拿小手捂住碗,然后端着草木灰溶液,小心翼翼的往捂着的石灰水溶液里倒。

结果,可想而知。

碗那么大,小砖手那么小,怎么可能隔绝了空气。

小砖再一次把草木灰溶液倒入石灰水,立刻,碗里又多了一些白色沉淀。

小砖不理解了,他不理解为什么都把碗捂住了,为什么外边的东西还是掉进碗里了。

“哥哥,”小砖再一次喊李孟羲,“俺都拿手捂住了,咋还有面儿面儿吗?水都脏了。”

李孟羲放下手里的画纸,他转头看去,看弟弟天真的拿手想把碗口盖着的举动,李孟羲笑了。

这不行的啊,要隔绝空气,用手捂住可不行。

看石灰水已经非常脏了,李孟羲端起碗,起身走到门口把水泼了出去。

而后,重新制取了一份新的石灰水溶液,端回来,李孟羲准备给弟弟展示一下石灰水的相关实验。

李孟羲拿眼睛四处寻摸着,他在找密封材料和导管之类的。

这时,弟弟看见新的水又来了,且此时,新的一碗石灰水比另一碗多,他于是便端起碗,把石灰水倒进草木灰溶液想让两碗一般的多。

两种溶液一经掺和,沉淀又出现了。

“哥哥!”小砖拿手拍打李孟羲的胳膊,“你看,他咋又有面面了?”

李孟羲低头来看,他看到一个没注意,草木灰溶液当中,出现了一些白色的沉淀。

李孟羲此时并未发觉异常之处,他看了弟弟一眼,问,“你干啥了?”

“你看,”弟弟端着石灰水,“俺就是往里边一倒,他就有面儿面儿了。”说着,弟弟操作了起来。

李孟羲看到,当小弟把石灰水给倾倒在草木灰溶液当中的时候,在两种溶液接触的一瞬间,大量白色沉淀出现在碗里。

李孟羲微有诧异。

见此一幕,一开始,李孟羲以为是液体倾倒的时候带动了风,风把二氧化碳吹进了石灰水当中,所以,溶液里顷刻间就产生了大量沉淀。

可随后,众多记忆飞速浮现,李孟羲印象中在化学课上石灰水的相关实验,当向石灰水当中吹气的时候,沉淀产生的速度,根本没这么快!

李孟羲敏锐的察觉异常了,他眼睛微睁。

李孟羲盯着两个碗盯了很久,这期间,小砖觉得两只碗里水还是不一样,他把碗端起,左边倒进右边,右边倒进左边,来回倒了好多次。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