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七十三章 批量渗碳法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今日特来锻铁,不欲假他人之手,乃欲测试一下工艺改进能否有成效。

刀条锻打成型之后,按昨日所见流程,接下来,应是退火,既,把刀条再加热到微微发软的程度,然后进行长时间保温,使软化的刀条缓缓“流动”,以均匀材质。

退火过程,要通体加热,要里外加热充分,且温度不可过高,若温度过高,刀条就太软,放着会微微形变,过犹不及。

故,退火时加热的温度,应略低于锻打时加热的温度。

当保温的火柜布置好,李孟羲是按昨日铁匠所用的方法,用一些将要烧尽的木炭铺到火柜里,然后刀放进去之后,再盖上了一层炭,此处改进的在于,李孟羲给火柜加了盖子,并拿泥湖上了。

有了盖子密封,保温效果会更好。

此时,李孟羲想到一个问题。

关于渗碳脱碳的问题,已知炭火是既能给生铁脱碳,同时又能给熟铁渗碳,那么已经渗好炭的刀条放火柜里加热,表面炭含量会不会降低?

大概是,极可能降低,毕竟退火需要长时间保温,刀条需要长时间维持着高温,高温状态下,炭是会燃烧的。

刀条内部还好,刀条内部接触不到空气,炭不会丢失太严重,可表层长处于时间高温之下,炭大概会大量消耗。

表层少了炭,会造成,刀剑表面的硬度下降。

想到这里,李孟羲不由皱眉,若是刀剑,刀剑那么宽厚的体量,表面少一些炭无妨,对整体的影响不大,可放在别处,比如铠甲,比如甲片之上,甲片薄薄的一点,要是表层的炭丢失了,那对甲片整体强度的影响就太大了。

要解决此难题,或许有方法,既然长时间加热容易使炭丢失,那索性,就减少加热,比如冷锻,直接拿锤子砸,当能有效降低甲片中炭的流失,这或就说明了,为何冷锻甲性能会极其优异。

热处理难免要加热,加热难免要改变炭含量,甲片可用冷锻,刀剑或许也能补救,将刀剑放在充满炭但是没有氧的地方加热,这样,刀剑会吸收炭,但同时,刀剑中的炭不会燃烧也就不会丢失,这就把刀剑表层损失的炭补回来了。

可,不加热又能补炭的方法,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会是什么?

想来想去,避免燃烧或许用隔绝氧气的方法,既,跟闷窑一样,把刀剑和炭放到一起,然后完全密封起来。

早些时日闷窑烧炭的情景李孟羲还历历在目,当时窑一打开,满窑都是炭,乌漆麻黑的,炭灰飘散的满窑都是。

灵感来的如此巧妙,李孟羲眼睛亮了,妙啊!闷窑之时,炭的微小颗粒飞的到处都是,而窑中又是缺氧环境,不正好利于渗碳?

明了了,渗碳可以结合热处理最后一步,将淬火过后的刀剑放到窑里,然后点火,再封窑,窑中的温度,是远低于冶铁的温度的,这正好,温度恰适合回火,既批量回了火,又批量渗了炭,简直绝妙。

不仅如此,甲片也可以此种方法渗碳。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