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零四章 巡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近中午之时,李孟羲与刘备关羽一起,他们三个义军最高层终于动身去城外营寨里巡营了。

断粮期间不能在营寨里乱窜,因为要明哲保身,因为要避免被民夫们拦住询问,但在放粮之后,这个顾虑没有了。

断粮已经四天了,城外营寨也扎了四天,这是四天以来,李孟羲第一次到营寨里来。

进入了营寨中,往中间走去,一路上,李孟羲对四周所有的一切投注了足够的关注。

他会留心看营寨中留出的道路有多宽,会去看营帐的布局,会抬起脚踢一下看地上的雪到底有多厚,他还会去时不时随便选了一个帐篷走进去查看一番。

往往,当李孟羲钻到帐篷里的时候,刘备关羽都会停下来等他。

巡营一路看过来,李孟羲看到每座帐篷里都铺满了稿席,能容纳十人休息的帐篷,塞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床铺。

就地铺就的稿席也没舒展开,只铺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卷了起来卷在一边,这样就造成了,每一个床铺都很短,人睡上去腿不能伸展的开,只能蜷着腿缩成一团睡。

这样也好,能最大限度的让更多的人得以休息。

李孟羲还发现,把稿席卷起一节还有意外的别的用处,稿席头起卷起卷成了个筒,刚好头可以枕到上边,枕头就有了。

再者,因稿席是直接铺到地上的缘故,地面又湿又冷,睡地上会很凉,有了枕头睡的高一点,会温暖一些。

当李孟羲看到帐篷里绝大多数睡着的人都是蜷缩着身体裹着被子紧紧的缩成一团之时,李孟羲看到所有人都是侧着睡的,不管往左侧还是往右侧,都是侧着睡的。

李孟羲因为他自己和弟弟都是喜欢躺着睡的,因而他觉得那么多人都侧着睡,有些疑惑。

这么一疑惑,略想了一下,李孟羲顿时想明白了到底为什么。

根源还是在地上,地面太冷,床铺也冷,因而,如果是躺在床铺上的话,整个嵴背都得接触冰冷的稿席。

当侧躺的时候,身体和稿席的接触面积是最小的,小了几倍之多,因而,从保温效率来说,侧躺会更加温暖。

李孟羲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联想到了很多,他推测得出,一般冻死的人,死的时候,都是侧着躺着死的吧。

因为不管是在哪冻死的,不管他躺在麦秸上,躺在草上,躺在地上,甚至躺在冰雪上,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地面都是冰冷的。

此时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好,人都会选择侧着躺来保温的。

那么,就这个睡姿问题,躺着睡与侧着睡的区别,能有何用处?

李孟羲想到了该如何更科学的制作行军床铺,他想到了寒冷乃是行军宿营的大敌,炎热不是,炎热不是问题,寒冷才可怕。

既然,寒冷之时,士卒都会躺着睡来取暖,那么,军中配发的行军床就不必要做太宽了,可以做的窄上许多,窄到勉强能躺着睡,窄到稍微动一点就掉下地的程度。

这样做的目的,其一,尽可能减少床铺的宽度,尽可能的减少士卒的负重。

其二,在稿席宽度降下来的同时,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重量加到厚度上。

稿席更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睡在潮湿的地方的时候,床铺不容易湿,意味着睡在冰冷的雪地上时,稿席厚了,不那么凉。

由此,两种床铺,一种正常宽度,薄一些,一种非常窄,但非常厚实,这两种床铺重量是一样的,那么,两种床铺负重一样,对后勤的拖累程度也一样。但是,在潮湿地面,在寒冷地面,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窄而厚的床铺防潮隔湿能力,隔寒能力,还有缓冲能力,都远强于普通帐篷。

以李孟羲的推测,帐篷厚薄对御寒效果的影响不小,极端天气下,稿席表面温度高上半度低上半度就是冻死人与不冻死人的区别。

帐篷除了窄一些以外,李孟羲也看到民夫们普遍都是枕着席筒当枕头的。

毫无疑问,头枕在席筒上,这一个小细节也能提高保温效果的,因为头部不与冰冷的底下席面接触了,而是枕的高高的,少了头部这个散热点的接触,保温效果又提高了那么一些。

由此,李孟羲觉得可以特意加强稿席的隆起结构。

既,特意把稿席首尾两端编的硬一点,为何要硬?

稿席李孟羲不陌生,小时候在老家住,就睡过好多年的稿席,稿席在卷起来的时候,如果编的毛毛糙糙,卷起来就是很大个筒子,卷不贴实。

要是编的比较好的话,麦秸柔和,可以卷的很圆滚。

原因就在这里,毛毛糙糙的稿席卷起来会很高,支愣着。

在寒冷的自然条件下,出于御寒这一目的下,稿席卷起的席筒还是高一些为好。

席筒高上三厘米,头部受凉气侵蚀就少上百分之一。

固,行军草席可以特意把两头编的硬邦邦的,可以把头抬得很高,也可以把被子棚的高一点,保温效果因而更强。

除了军备相关以外,李孟羲还想到,既然已经确定寒冷之时人会侧着御寒,既然已经确定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冻死的人是侧躺着的,那么反过来,假设一个冻死的人是直挺挺的趴着或者仰面倒地的,那么大可能,这个人尸体被人动过。

这一点,似乎可以用在刑事诊断之上。

李孟羲从帐篷里出来了。

出来之后他就从怀里掏出白绢,从腰间拴着的一个小竹管里拿出毛笔。

天寒地冻的,毛笔上的墨都冻的结冰了。

李孟羲把毛笔塞进嘴里含了一会儿,墨水味道很恶心的,李孟羲很嫌弃的呸呸呸呸连吐了好几口吐沫。

刘备关羽看的直笑。

等李孟羲拿着一个小巧的木板,白绢铺上,提笔开始写东西,刘备关羽见李孟羲竟然又有东西写了,刘备关羽二人分外好奇。

好奇之下,两人走过来问,“羲儿,你写的什么?”

李孟羲笔锋不停,他抬起头,看向关张二人,说到,“方才我进帐篷,看见民夫众人比比皆是侧躺在床。”

刘备关羽两人相视一眼,茫然无比。“这……侧着睡有何不可?”刘备大惑不解。

关羽也道,“地上冰凉,侧着睡不暖和一点?”

李孟羲点了点头,“对!就是地上凉,就是侧着睡,就在此处。”

之后,李孟羲一通吧啦吧啦说了很多,刘备关羽二人听得惊讶连连。

刘备二人惊讶于,李孟羲巡营就一会儿而已,就看见民夫们侧着睡,就这一点,就能有重大发现。

李孟羲说可以特意把行军稿席做的又窄又厚,既能减轻负重,又能提高隔湿隔冷能力,两全其美。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