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五百七十章 诡道兵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孟羲自以为以钱财为诱饵诱杀涿州军甲士这是皇甫嵩的手段。

处理完了事情,李孟羲心想,(这方法不错,不过,现在这方法是李某人的了!)

借物谋人,应属【木马兵法】。

在李孟羲整理出的粗疏兵法框架中,木马兵法乃指一切借物/人算计敌军的策略总称。

【木马兵法】包括且不仅限于,故意做一个用柳木做的攻城梯留在城外,敌军若是捡到柳木攻城梯直接扛着梯子去攻城,那么必然,城头一块石头下来,攻城梯轻而易举的被砸坏。如此,敌军得攻城梯一架,不仅没能取得什么战术优势,反而还被坑死许多士卒。

类此种种。

还有故意留金牛一对,留于三敌,三敌争二金牛,不能均分,此为二桃杀三士之法。若三敌之中,恰好有吕布之类气量狭小见利忘义之辈,则一对金牛,足以令三方敌军厮斗。

于是,区区一对金牛,便使十万之敌一夜灰飞烟灭。

至于留带有瘟疫病毒的粮食故意留给敌军,等等,李孟羲皆将其归属于【木马兵法】之中,木马兵法,借物谋敌也。

今又学得,可以钱财布帛为诱饵,诱敌厮杀。

片刻间,李孟羲已思索得钱财布帛在战斗中所能发挥的所能想到的所有作用。

【其一,敌若为黄巾流民之类散乱无纪之军,可以诱敌之法更散乱其阵。令军士抛撒钱财布帛于路,黄巾流民见之,必蜂拥争抢不休,彼既蜂拥,阵势全无,我军再率众冲之,败之易也。钱财三五车,足诱十万黄巾,溃十万之众。

其二,同用于诱敌。于守城之时,我军守城,敌军蚁附而攻,此时守城之器有弓弩擂石落木金汁等,今知守城器械可加以钱财布帛。

可以布块包五铢钱,成拳头般大,守城之时,可抛钱于城外,敌军若军纪不严,则城下之敌,哄抢一片,彼既哄抢,抬梯便不及,攀登便迟缓,于是此时,我守城压力大减,钱财百贯,守城之利竟胜于擂石金汁多矣;而敌若稍有军纪,则其军士卒不敢哄抢钱财,然财帛动人,金珠滚于脚下叮铃声响,谁人能尽无视之。彼虽不敢哄抢,然城下士卒,扶梯之士眼盯金珠,攀梯之人见金珠下撒,目为之移,彼一心两分之时,梯械如何能稳,攀梯如何能速,士气如何能坚稳如铁。

其三,若于攻城之时,使钱财抛撒敌城头,敌若哄抢,则必散乱,彼散乱,则我登城大利。】

官军摆了涿州军一道,差点就害死许多涿州军甲士。

也正因为有此一次交锋,李孟羲倒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李孟羲因此又把【木马兵法】补充了起来。

说奇攻之法,有水攻火津用间等,动用钱财布帛谋敌之法,或可称为金攻之法。

李孟羲感悟到的并不仅是三二奇攻兵法,还有军规相关。

在撞见甲士们欧斗时,李孟羲当时抽刀将要砍人,当时他便立刻意识到,要是有鞭子倒好了。

用鞭子抽人,比用刀好。

李孟羲意识到,日后要随身带着鞭子了。

不说像张飞那样动辄打人了,至少有时鞭子啪的凌空一抽,能威慑住混乱局势。

再往了深了去想,李孟羲再结合前段时间抓黄巾俘虏时,特意让士卒们配备了好多鞭子绊马索无锋鸣镝一样,尤其无锋鸣镝,无锋鸣镝虽然是箭,但是箭头平钝,射人身上,只会痛,不会伤。

李孟羲视无锋鸣镝类似于橡胶弾一样的效果,用于镇压和稳定秩序十分好用。

重要的便在这里——稳定秩序。

李孟羲认为,于军中而言,军中巡查机构,诸如军法官军纪官之类的,应该配备无锋鸣镝马鞭长棍甚至绊马索这些特殊的非杀伤性装备。

因军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两名士卒或两伙士卒欧斗的状况,若是军纪官手头只有刀,拔刀上去要维持秩序,刀锋锐利,慌乱之中,难免流血冲突。

两伙士卒不过稍有矛盾,军法官拔刀上去,控制不住,致使死伤者数十,这显然太过。

而军法官若是不拔刀,赤手空拳上去,则威慑力不够。

所以,李孟羲意识到,既有很强威慑力又非杀伤性武器的无锋鸣镝,简直像是跟军法官贴身定制的一样。

鸣镝威慑力肯定足够。两伙士卒打的头破血流的,拉也拉不开,这时军法官拿长鞭照着人堆一阵狠抽,拿着鸣镝朝人身上尽管射,鞭子抽在身上,鸣镝撞在肋骨嵴梁上,该有多疼,再加以木棍绊马索鱼网之类,特别是绊马索鱼网这些东西,已经跟关张二人论证过了,关张二人皆认为,若是有人拿鱼网长绳来围,躲之不能。

也就是说,若几十个士卒拿着鱼网长绳围过来,勇如关张二人也得给活捉。

军中执法官若特意配备足够的非杀伤性威慑武器,这就意味着,哪怕打架斗殴的是吕布,执法官只要一来,鱼网一丢,绳子一拉,哪怕他是吕布,也得安静下来。

更妙的是,整个维持秩序的过程,没有造成任何流血冲突,未死伤一人。

又岂是在军中,若有朝一日,涿州军与百姓起了冲突,百姓受人扇动,冲突军营,此时若令战兵前往维持秩序,冲突之中,极易流血伤亡,不妥。

而以军法官带非杀伤性武器前往维持秩序,则秩序能维持,又不伤及无辜,两全其美。

这便是官军反击一击之后,李孟羲与曹操暗中交锋之后,所从中学到的第二点知识。

再说官军。

皇甫嵩听信了曹操的话,真以为用钱财引得涿州军厮杀起来,皇甫嵩心中大快,令曹操再接再励,好好折折涿州军的锐气。

曹操又调淄重车一车,行军一段时间之后,前路又见涿州军甲士在道旁。

曹操依用旧策,到了地方,令人割开钱袋,铜钱哗啦啦的顺路抛撒。

可是这次,守在道路两旁的涿州军甲士,眼睁睁的看着,无动于衷。

待曹操把淄重车推倒在地,走远,涿州军士卒依然对满地钱财无动于衷。

见此一幕,曹操心中叹气,果然,计策方出,就被涿州军防备住了。

再想到片刻前涿州军勐将张飞朝前去了,何事要劳烦涿州军大将向前?必是要紧急向前申以军令,严令不得拾钱一文。

不然,不足以解释为何短短时间之内,涿州军甲士前后判若两军。

计不能成了,曹操满是无力之感。

这也从侧面再一次证明了李孟羲谨慎的恰到好处。

李孟羲总说何必明日,若今日就遇敌,下一刻便遇敌,该当如何。

若不是李孟羲立刻就委托张飞前去严申军令,在曹操施行第二次计策之前,前边的甲士便先一步被张飞严厉警告过了。

要是张飞去的不够快,反应不够及时,则曹操第二次施计,涿州军甲士依然会中招,依然会死伤无数。

曹操的计策没发挥作用。

大道中,一辆淄重车倒在路中,满地铜钱洒落。

两侧,涿州军甲士一个个直勾勾的盯着路上唾手可得的钱看,注意力全在钱上。

李孟羲又猜对了一点,李孟羲方才完善了【木马兵法】,李孟羲以为,金钱可以跟石头一样是好用的攻守武器,甚至金钱比千钧巨石更好用。

拿钱往城墙下丢,城下敌军士卒,纵是军纪严格,当城头钱如雨下之时,敌军士卒依然会降低战斗力。

钱当啷啷的直往脚上滚,谁不会分心。

曹操这第二次撒钱,涿州军甲士虽岿然不动,但曹操撒钱之时,甲士们注意力全在钱币上了,警惕性十不存一。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