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四百二十三章 诈败计.骄兵之策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战事首尾清理完之后,天色已暮,义军就地扎下营寨。

战时不比以往,今日扎营谨慎了许多,扎营范围变得紧凑,没有再摊那么开,李孟羲用过一次的车阵,被关羽认为有可取之处,扎营时也布了半圈车阵,围拢起整个后军。

李孟羲有满心疑问要问关羽。

“关将军,此战我军用诈败之法,似乎不甚妥当?”李孟羲犹豫道。

回想当时,黄巾士气并不高,全凭结成阵势人多势众维持着士气。

可之后,黄巾嗷嗷叫了……

关羽笑着看向李孟羲,点了点头,点头道,“正是如此,那黄巾虽严阵待我,但细观之,其阵中之人,迟疑而惧怯,此士气低迷也。

可之后,我军稍诈败,黄巾见我败退,士气竟由此激昂如虹,其喊杀震天之势,羲儿你也见到了。呵,”关羽自嘲一笑,“我等用诈败法,反倒适得其反,反助黄巾激昂士气。

若非黄巾散乱,若有一人能约束黄巾军众,其士气激昂之际,再趁势结阵压来,我军万不能取胜,只有退避。”

“此次虽胜,险祸内藏,下不可为。诈败之法,不可轻用,用之当慎。”关羽如此点评道。

正如关羽所言,此战用诈败法,殊为不智。

黄巾本来就是士气不高的军队,直接打,说不定黄巾坚持不了多久,就士气崩溃败退了。

可多此一举,用什么诈败法,这边义军一诈败,那边黄巾本来摇摇欲坠的士气,瞬间涨了一截。

诈败用的时机不对,就给对面加buff了。

正如今日一战,若不是黄巾那边纪律不行,一追就散,但凡黄巾纪律好一点,这边义军诈败,那边黄巾将领若是有点才能,直接振臂一呼,就能把黄巾士气调动起来,然后,再约束部众,趁士气如虹,一鼓作气压过来,义军就只能暂避锋芒。

如此,就亏太大了。

黄巾除了士气高涨以外,黄巾还多了别的战略优势。

黄巾进,义军退,这等于是,黄巾开拓了一点战略空间,义军则被压缩了一点战略空间。

这一进一退,等于是,再把黄巾打败,黄巾有更多的撤退逃跑的战略空间,就晚一天山穷水尽,于义军来说,战事就多拖延一日。

行军在外,时间如金,多一天拖延,粮草得多损耗多少。

幸好,虽然此次谋事不备,诈败法用的很不是时机,有极大破绽,但是黄巾更弱,根本就没抓到此处破绽。

所以最后,黄巾还是败了。

学到了一点重要知识,李孟羲感触颇深,看电视剧的时候,看人家用诈败法,用的神乎其神,自己亲自用的时候,却忽略了个中关键,差点弄巧成戳。

李孟羲不无感慨,知易行难,今知矣。

李孟羲心中有深深地疑问,诈败计既然要考虑到使用的时机和对象,那么,适合使用此计的对象和时机是什么?

李孟羲就这个问题,和关羽认真讨论起来,最终讨论出的结果是——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