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齐国风云

春秋之齐国风云

第5章齐孝公 第4节 孝公即位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就这样,在宋国的帮助下,姜昭回到了齐国即位为齐孝公。齐孝公的即位之路是艰辛的,这点与他父亲齐桓公相类似。只是齐桓公本来君位不是自己的,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齐孝公的君位本就是自己的,却被自己的兄弟抢了去,他是靠别人的帮助得来的。

这种帮助要付出很大的报酬!齐孝公深深感激着宋襄公,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将齐国的财富装了一百多辆车送给宋襄公以示感谢:“如果没有宋公的大义,寡人估计是要流亡贵国了,这点小意思,请您一定要收下啊。”

宋襄公洋洋得意,也坦然收受了礼物,他大手一挥,对齐孝公道:“举手之劳而已,兄弟之国,理应互相支持。放心吧,宋国是不会放任乱臣贼子恣意妄为的,有什么困难,齐侯及时来报告寡人即是。”

齐孝公也送了大量财富给曹国、卫国、邾国,然后便是辞谢四国联军,他要做的事太多了,必须马上整顿齐国。

现在,齐国还有哪些人呢?上卿国懿仲、上卿高傒、管仲之子大夫管平等等。这些人得重赏,他们一直支持自己,这次也是靠他们里应外合才一举拿下公子无亏。

经历了一场大乱,齐国国内人心不稳,齐孝公还有大量的安定人心的事要做。另外,父亲齐桓公停尸已快五个月了,根据周礼,诸侯五月而葬,马上得着手安排父亲的葬礼。齐孝公忙得团团转。

齐孝公以及他的大臣们没有想到的是,公子无亏虽然被诛,但他还有党羽。不但公子无亏还有党羽,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人都有党羽,群公子大多数虽然都逃亡了,但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却还在自己的封地,他们一直在准备着。原本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公子无亏,现在公子无亏死了,他们的共同敌人顿时变成了齐孝公。

齐孝公忙着整顿齐国的一堆破事,却没有迅速整顿军队,没有将军队牢牢掌控住,这是齐孝公最失策之处。他忙前忙后忙了两个月,突然得报: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举兵,并组成联军,共同向都城临淄杀来!

啊?齐孝公大惊,临淄空虚呐,怎么抵挡?此时上卿国仲懿已经重病在身,齐孝公立即找高傒商议。高傒也是一愁莫展,虽然他一声令下,可以集结起高氏、国氏、管氏、鲍氏等大家族以及齐孝公自己的势力,与三公子一决高下,但万一失败呢?

“臣建议主公先往宋国,请宋公继续派兵支持。臣以为,三位公子虽然来势汹汹,但各自为政,都心存当国君之念。主公回国前,他们便与公子无亏大干了一架,当时他们视公子无亏为敌人。现在主公回来了,他们便视主公为敌人,故能够暂时联合。主公一走,他们势必又闹窝里斗。如果宋军此时来攻,他们必败。”高傒对齐孝公说。高傒不愧为此时齐国第一重臣,对这场内部斗争看得极期通透。

齐孝公想想也是,此时自己羽翼未丰,虽然国内有不少支持力量,但终归是兄弟火并,自己的这三位兄弟都不是善茬,还是先避其锋。于是,齐孝公再度出走宋国。

宋襄公见齐孝公再度被赶出齐国,顿时便发了大火:敢情寡人的话没人听?

宋军再次出兵,这次没有联合其他诸侯,宋襄公自信满满,齐国乱成这个样子,军队没有几分战斗力,靠宋国自己的军队完全足够了。

支撑宋襄公自信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军队的战斗力,在内心里他一直坚持着一个词:仁义。宋襄公认为,只要自己行的是仁义之事,那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宋襄公又对了,因为齐孝公一走,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三兄弟顿时窝里斗了,大家打成了一团,各自损失惨重。尤其是公子元,所率军马主力几乎损失殆尽,自知夺位无望,干脆率残兵逃到了自己的姥姥家卫国。

宋军到达临淄时,已经打得精疲力竭的公子潘和公子商人根本没能力与宋军对抗,各自退兵回封地。宋国两次救齐孝公,让齐孝公无比感激,他是一个大方的人,再次拿出数百车财物送给宋襄公。

连续两次所谓击败齐军,令宋襄公信心爆棚:连齐侯都靠自己了,看来,这春秋江湖应该是属于姓宋的天下了。

自此以后,宋襄公便朝着自己的宋国霸业之路奋勇前进,为了体现自己的霸气,宋襄公于扶立齐孝公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41年便以敢不尽地主之谊为由关押了滕国国君滕宣公,再于公元前640年开会迟到为由杀了鄫国国君并活祭之。然后又多次主持会盟,最后于公元前638年与楚国爆发了泓水之役,结果其“仁义”之师几乎被全歼,宋国终于退出了春秋争霸的舞台。这些事,我们放在宋国风云介绍了。

现在,多苦多难的齐孝公终于可以安心做他的齐国国君了。经历了数月之久的内乱,齐国再也折腾不起了。齐孝公是一位仁厚的国君,他没有对在国内的两位兄弟公子潘和公子商人赶尽杀绝,允许他们在其封地自食其邑。

齐孝公即位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安葬父亲齐桓公。可怜齐桓公英雄一世,到晚年却被活活饿死,死后更无人过问,史料记载整整67天后尸体才被收敛,浑身都长满了蛆虫!直到齐孝公安安稳稳地即了齐国国君之位,齐桓公才被安葬,而这时距齐桓公去世已经整整十个月了!

阅读春秋之齐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